分享

精神分裂症 華人社區潛藏

 阿生记图书馆 2012-05-21
2月17日深夜10時多,紐約市艾姆赫斯一名疑有「精神病史」的華裔婦女,持刀挾持自己五歲小孩作為人質,在公寓內試圖切割自己喉嚨。轄區警察趕到現場,派出講普通話的警察與持刀婦女對話。結果,華裔婦女將孩子交出,到凌晨2時走出房門。警方查明該名華裔婦女有精神病史,將她送往艾姆赫斯特醫院精神病科治療。

3月14日,加州法官再次裁定弒母兇嫌張成華精神失常,不具備出庭應訴能力,令將其送往加州一所州立精神病院接受治療。30歲的張成華被控2010年1月在聖地牙哥將母親殺害,並肢解屍體。警察在死者住宅電冰箱內找到殘缺的屍體,又在樓下車庫垃圾桶內尋獲死者的一隻手臂。在醫師確診患上精神疾病後,他被送往佩頓州立醫院(Patton State Hospital)接受治療。

有關人士指出,在這些「精神疾病」中,許多人患的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紐約艾姆赫斯特醫院亞裔精神病科(Asian American Psychiatric Program)主任劉士燮醫師指出,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是1%。他表示,紐約市華人近百萬,華裔精神分裂症患者有1萬人左右。但是,許多華人把精神疾病視為家醜,有病不看醫師,導致許多人倫慘劇。

紐約州克里模精神病院(Creedmoor Psychiatric Center)醫師王達說,該醫院99%的病人為精神分裂症患者。他說,住院病人有260人,其中華人有20個,「因為病床就這麼多,很多華裔病人進不來」。他說,許多華人患病後,因為沒有保險,很少看病,治療也不徹底,反覆發作後住進該院。克里模精神病院的社工督導文惠玲表示,病人出院後,安排出路也很難。她呼籲,華人社區應該關注這一群體的處境,並施以援手。「聯邦政府提供相關經費,但是華人沒有很好利用」。

大腦受傷 患者思路清晰

劉士燮自1996年就在艾姆赫斯醫院精神科工作。該醫院共有177張精神病床,在11家紐約市屬醫院中是最多的。其中亞裔精神病床有36張,總是住滿。如果不夠,他們可以去其他的床位。「這個數字可以隨時調整」。

在艾姆赫斯特醫院採訪,記者正好碰到一名前來就診的華裔病人。這位病患說話思路清晰。他說,他的父母是香港的福州人,而他是在香港出生,高中沒有畢業。在1981年至1984年間,他來美國旅遊,留在美國打工。他表示,他患上精神分裂症是因為「大腦被打傷了」。

1984年,他在波士頓一家餐館工作。該餐館裡雇員中有「幫派分子」。在一次糾紛中,幫派分子將其打傷。「我七天七夜睡不著覺」。同事把他送到醫院急診室,醫師診斷他患上精神分裂症,需要吃藥治療。後來,他返回香港。1986年,他的精神病發作,父親打報警電話,被送進香港的急診室。

他說,在發病時,他總是聽到一個聲音,要他「打醫師」,他也就按照這個聲音做了,結果被送進精神病院。後來,他的哥哥成為美國公民,就申請他移民美國。他說,他在香港離過婚,沒有孩子。「申請公民時,移民官說我很老實,讓我成為公民」。他說,他這次來醫院,是因為頭天晚上睡不著覺,感覺又要發病,於是要看醫師。

他現在沒有工作,每月可以收到173元的社安金,加上出租一套共有公寓(condo)的租金,日常生活沒有問題。他每日吃藥控制病情。他表示,他時常感到很孤獨,感到這樣生活「沒有意思」。他承認,自己很懶惰,什麼都不想做。「我容易動怒,小事想不開,人際關係很差」。他住在哥哥家裡,但每月交房租。他透露,他與姐姐關係不錯,但是與哥嫂關係不好。

精神崩潰 亂說話愛幻想

今年50多歲的安娜多年前患上精神分裂症,表面上看起來與正常人無異。她自己從班森賀成人住家(adult home)乘坐地鐵來到艾姆赫斯姐姐家中。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常常是詞不達意,顯示出她言語混亂。

她記得自己是何年出生,表示自己會說「英語、普通話和廣東話」。她說,在那個療養院裡,有十多名華人,最年輕的是20多歲,最大的是60多歲。她和一名非洲裔婦女住在一個房間裡,她們的關係是「女人與女人的關係」。她說自己在那裡已經居住28年了,但是姐姐糾正說「只住了20年」。

她的姐姐張太太說,她的妹妹把自己想像成醫師,總想懸壺濟世。「她認為自己有病,但自己患的是腦腫瘤」。妹妹沒事天天在寫東西。安娜解釋說,她就是「寫出別人的病況,幫助別人看病」。

張太太說,她的妹妹在家裡排行老三,隨著做廚師的父親來美國讀書。在美上大學期間,妹妹和一個香港留學生戀愛,要隨男友去加州。但父親反對,要女兒留下來。「結果,妹妹大哭不止,精神崩潰」。從此,妹妹被診斷患上精神分裂症。她於1977年來到美國,第一天就發現妹妹病得很重。妹妹的症狀是,語無倫次,半夜在家大吵大鬧,亂花錢,幻想自己是名醫師,在本子上胡亂塗鴉。

她的媽媽也有精神疾病。一開始,媽媽和妹妹都住在家裡,就像兩隻困獸,半夜吵鬧,把大門打得砰砰響,四周鄰居都不安生。妹妹整天吃了睡、睡了吃,體重增加到300多磅。她說,妹妹病情嚴重時,經常亂吼亂叫,被送到史泰登島的離島醫院,被隔離起來。等病情減輕後,她才被放出來。她說,她們過去住的社區不好,當地沒有給精神病人居住的成人住家。「我們就搬到有成人住家的班森賀,才住進這樣的住家裡」。

耽誤治療 病情影響終生

劉士燮說,美國華人新移民一般都是單身闖天下,沒有親人在身邊。如果在工作場所發病,餐館老闆或者工友就把他們送到醫院。如果家人也在這裡,他們會認為患上精神病是件家醜,總是設法保密。

等到病人和家人發生衝突、鬧得雞犬不寧時,家人無奈才給九一一打電話,由警察就把病人送到醫院。他說,按照紐約市緊急救助程序,撥打911電話後,警察就會先來,救護車隨後趕到。警察發現有人精神異常後,就會把病人銬起來,放進救護車。「銬起來是為了保護病人」。

例如,一名來自南京的華人孩子在當地高考分數很高,後隨著父母移民來美讀大學,但他一個學期讀不下來。後來,父親去世,母親退休。父母對他期望很高,但是他不願意學習。「孩子有幻聽,說自己有火眼金睛」。症狀顯示這個孩子患上精神分裂症。但是,父母不認為孩子患病。

劉士燮說,這孩子在患病兩年後才來看病,但是長期患病導致腦功能退化,主要原因是治療不及時。「如果及時發現和治療,病人可以恢復得很好,甚至可以工作」。他現在住在法拉盛,體重300多磅,每天只能買份報紙,此外什麼都不能做。「孩子很聰明,如果在中國,可能很成功」。

二線醫院 病床遠遠不夠

王達說,有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沒有保險,沒能及時治療,結果出現自殺或者他殺。病人首先要到紐約市醫院精神科看病。這些醫院屬於一線醫院。症狀減輕後,病人才出院。但是,病人後來復發,又被送進醫院。反覆幾次,急性變成慢性。最後,病人從普通醫院轉到克里模精神病院。

他說,克里模醫院屬於最後一線醫院,病人都是慢性重症病人。目前,克里模精神病院醫院有華人病床20張,在紐約州是華人精神病床最多的醫院。另外一家是在紐約市史坦登島,有五張病床,因為該院有華人醫師。

克里模精神病院社工督導文惠玲說,克里模精神病院歷史悠久,在美國主流社區相當知名,許多電視劇都是以該院為背景。不過,華人居民對這個醫院不太了解。此前紐約州精神病院系統全部為英語病房。病人不會英語,無法與醫師交流,也不能得到正確治療,許多病人一拖多年。

目前,紐約市共有五間紐約州的精神病院,其中僅有兩間醫院設有亞裔病房,「這是我們與紐約州政府打官司爭取來的」。官司打贏後,州政府同意設立亞裔病房,聘用雙語人員。1998年2月,克里模成立亞裔住院病房,設有20個華裔床位和15個韓裔床位。現在,克里模精神病院的中英雙語工作人員有二、三十人,組成一個完整的治療團隊,包括精神科醫師、心理科醫師、護士、社工、康復師等。

克里模韓裔社工負責人孫海仁說,韓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相同,對精神病人的看法也不好,如把他們視為懶人、瘋子、弱人。如果他們的孩子患上精神疾病,他們不接受事實,也不送去治療。「直到出了問題,他們才把孩子送進急診室,但已經太晚了」。

文化差異 華人常有誤解

王達表示,由於文化的原因,許多華裔病人對精神疾病不理解。「精神疾病也是人體疾病的一種」,精神科醫師需要教育華裔精神病人。他認為,華人病人有以下幾個特點。

有的華人有幻聽,很害怕,但不願與醫師合作接受治療。美國精神疾病的治療包括服藥、活動、談心等。但是,許多華人病人不參加活動,不認同「活動也是治療」。醫師要花費很多時間教育病人。

美國法律規定,如果患上精神疾病,一定要接受治療。如果病人拒絕接受治療,醫師可以在法官批准的情況下強行治療。「我們要到法院請求法官同意」。他說,電休克治療精神分裂症效果很好,但華人很害怕電休克療法,「可能受電影上可怕景象的影響」。在美國,電休克前病人要先麻醉,治療時病人感覺不到,與電影上的情況不同。採取電休克療法需要病人同意。如果病人不同意,而臨床上又需要,醫師就要去法庭申請。

華裔病人不願意吃藥,把藥物想像成毒藥。由於體質的原因,華人對精神疾病藥物的反應與其他族裔不同。有的藥物對白人有效,但是對華人無效。同樣,也有的藥物對華人效果較好,但對其他族裔的病人不起作用。

華人總是把精神病人與瘋子聯繫在一起。他們認為,精神病人充滿暴力,見人就打,歇斯底里。王達說,實際上,病人怕別人傷害他們。「患者是受害者,需要受到關心和保護」。華人有個錯覺,認為把病人關在精神病院是因為這些病人打人。「我們實際上是保護他們」。克里模精神病院公關負責人基(Nancy Key)表示,許多人對精神病人有誤解。自從她在克里模工作後,她的親友也經常向她詢問在精神病院工作是否安全。

艾姆赫斯醫院精神病科社工負責人趙先生表示,在精神病科當然要注意安全。「但是,我在精神科工作12年,病人沒有打過我」。他認為,大多數病人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充滿暴力。「我們主要擔心的病人的康復和安全」。

病因不明 多與遺傳有關

劉士燮說,許多精神疾病的病因不明,但比較明確的是精神疾病與遺傳有關。例如,如果父親或母親一方患有精神疾病,其子女的發病率達到14%。如果父母雙方都有精神疾病,其子女的發病率可以達到40%至50%。

他說,人們已經發現,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腦裡發現多巴胺活動增加,認為精神分裂症與多巴胺活動度有關。儘管病因尚不清楚,但是研究出來的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很多,效果也很好。目前,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主要是控制症狀,但是不能根治。「我們的目標是讓病人有能力回到病前的生活狀態」。

王達表示,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與營養不良、遺傳等因素有關,也有人發現該病與出生月分也有關係,病人多出生在冬季,即每年12月和1月。這可能和胎兒冬季容易感染有關。吸毒可以引起該病。這些都是潛在因素,但不一定發病。總之,他們大腦內化學元素不平衡。

馬友診所(Mayo Clinic)醫師在文章中表示,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的腦病疾病,病人解釋現實與常人不同。精神分裂症可以產生幻覺、妄想、無序的思想和行為。精神分裂症並不意味著「精神的分裂」,而是指情緒和思想的平衡被破壞。

研究者認為,遺傳和環境的共同作用會導致精神分裂症的發生。患者大腦中化學元素(包括神經遞質多巴胺和谷氨酸)出現問題,也許對精神分裂症產生影響。神經影像學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大腦結構和中樞神經系統「存在差異」。

馬友醫師認為,盡管人們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並不清楚,但是有些因素可以促發精神分裂症,包括有家族病史、在子宮內接觸病毒、毒素或者營養不良、生活壓力大、曾經服用精神活躍的藥物等。

症狀交叉出現 值得注意

馬友診所醫師指出,精神分裂症的症狀與其他精神疾病的症狀相交叉,因此沒有一個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獨有症狀。男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可以在十幾歲出現,而女性的症狀可能晚一些。兒童時診斷為精神分裂症不少見,而45歲以上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十分罕見。

精神分裂症症狀一般分為三個方面:陽性症狀、陰性症狀和認知功能損害症狀。陽性症狀包括幻影、幻覺、思維障礙、行為混亂。陰性症狀有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缺乏情感、計畫與執行活動的能力降低、忽視個人衛生、退出社交活動、動機缺失。認知功能損害症狀涉及到思維過程。症狀包括資訊感出現問題、無法集中注意力和記憶障礙。由於該病干擾日常活動的執行能力,也許認知功能損害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最明顯的症狀。

在青少年期,常見的症狀包括:遠離朋友和家人、學校表現下降、睡眠障礙及易怒。與成年病人相比,青少年病人也許不太可能有妄想、更可能有幻視。在精神分裂症中,自殺的想法和行為也常見。

為了診斷該病,醫師要詢問醫學和精神史,進行醫學和心理測驗。這些測驗包括實驗室檢驗和心理評估。實驗室檢驗有全血細胞計數(CBC)、其他血液測試以排除另外疾病、酒精與藥物測試以及核磁共振(MRI)與大腦電子掃描(CT)等。心理評估是醫師觀察病人的表現,詢問關於思想、情緒、妄想、幻覺、藥物濫用、潛在暴力和自殺等。

精神分裂症的診斷必須滿足美國心理學會(APA)制定的標準。做出診斷前,必須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症狀。同時,病人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要有至少兩個以下症狀:妄想、幻覺、言語混亂、紊亂或緊張行為或在一個月內陰性症狀多次出現;二、出現上學、上班或日常工作的執行能力大幅下降;三、具有這些症狀至少六個月。

馬友醫師指出,精神分裂症是個慢性疾病,需要終生接受治療,甚至在症狀消失以後。而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能夠控制這些症狀。在危險期和嚴重期內,病人需要住院,以保證安全、營養、睡眠和衛生。

免費治療機構 善加利用

艾姆赫斯醫院對外事務副執行主管山托士立(Dario L. Centercelli)說,該醫院是紐約市公立醫院,每年的經費主要來自政府醫療保險項目:醫療照顧計畫(Medicare)和醫療援助計畫(Medicaid)。「我們從紐約市政府拿的錢並不多」。

與私立醫院相比,公立醫院承擔的責任更大。如果非法移民去私立醫院看病,藥費要自己付。「我們醫院有內部藥房,如果購買處方藥,他們只需付兩元」。他說,正因為如此,前來看病的病人很多,門診排的隊伍很長,「常常要繞圈子」。

他表示,因為紐約是個多族裔移民的城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但是,醫師並非全部會講他們的語言,因此醫院要不停地使用電話翻譯服務,結果翻譯費也是高得驚人。「我們一年的翻譯費用達到80萬元」。

王達說,能夠住上州精神病院的只是幸運的少數。即使是非法移民,其所有費用都是由政府支出。「一個病人一天費用起碼要2000元,一年就要70多萬元,很多人一住就是五、六年。這是很大一筆費用」。

家人支持 治療大有助益

張太太說,她娘家有三個精神病人:她的母親、弟弟和妹妹。現在,母親和弟弟已經去世,僅剩下妹妹。為了照顧家人,她去大學裡選修心理學課程,明白很多道理。她認為,精神疾病與家庭背景有關。她的父親在香港是名海員,母親是廣東一名孤兒。「母親很早就在村長家做女佣,帶孩子,沒有過過正常家庭生活」。

她的父母結婚後,生下四個孩子。她是老大,父親常年在外,母親一個人帶四個孩子在家,缺乏安全感。「媽媽每月都在等父親寄生活費,錢不來就緊張」。因為經濟不穩定,他們經常搬家。她的母親還和房東打架,能罵人兩個小時。「她去警察局投訴,警察發現她精神有病,但是她不承認」。她估計,她的母親那時就已經發病了。

華人都怕別人知道自己家裡有個精神病人,「我不介意」。家有精神病人,也改變她的生活和工作。她說,「如果聽說家裡有三個精神病人,人家嚇都嚇死了,沒有人會和我結婚」。她從家裡搬出,才和丈夫結婚。

張太太說,她每周要帶妹妹出去一次,如去唐人街吃中餐。「我在報紙上看到什麼活動,就要帶她去」。妹妹也兩周來她家一次。如果和妹妹外出,妹妹就會亂說。「我就站出來,說我妹妹有病,請多包涵」。她表示,她願意接受周刊記者採訪,就是想把自己的經驗和心得與有同樣經歷的讀者分享。

她表示,一般人總認為,他們是廢人。她的妹妹沒有思考能力,但是生活上基本上能夠照顧自己,可以吃飯、穿衣、睡覺,但是需要有人幫她洗衣做飯。「如果住在家裡,就沒有辦法了」。她的丈夫張先生表示,美國對精神病人不錯,包吃包住包洗衣服還包看病,家人沒有經濟負擔。

劉士燮說,中國有句俗話,久病無孝子。時間一長,家庭成員關注的程度減弱。例如,一名華人40多歲,有哥哥和姐姐在美國。該病人住院三四次,姐姐對外宣稱這是她的朋友。妻子知道丈夫患上精神病,就帶著孩子走了。他康復後住進成人住家。他很想念孩子,但是不知道孩子在哪。

熟悉流程 治病更加有利

文惠玲說,精神分裂症發病很早。許多人在十幾歲時就出現症狀,如與同學處不好關係,思想和行為與別人不同,總是抱怨別人背後講其壞話,躲在房間裡不出來,書讀不下去。她表示,華人都是家醜不可外揚,承認家裡有精神病人很難。

她建議,如果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該帶他們去看精神科醫師。精神科醫師對其進行評估後,讓其吃藥,或者進行心理輔導。如果錯過這個機會,孩子的精神疾病就會越來越嚴重,最後發展成打人、罵人、對家人使用暴力。這時,家人無法忍受,只好報警,警察將其送進醫院。紐約市立醫院系統中的艾姆赫斯特醫院和表維醫院設有精神病科,屬於一線醫院。病人入院後,接受藥物治療,症狀控制後出院回家。雖然他們出院了,但還要約門診,繼續接受治療。「如果能夠這樣做,預後就會很好」。

一些華人沒有繼續接受治療,就會因為疾病復發而回到醫院。如果是第二次住院,他們的恢復時間就會加倍。「如果第一次住院一個月,第二次可能就要兩個月」。一小部分病人沒有進展,轉入克里模精神病院。「因為病床少,病人要等很久」。克里模華人病人平均住院時間是三至四年。最短的是半年,最長的甚至長達一、二十年。

她說,由於病床少、病人多,入院與出院都需要一定的條件。入院的條件是,他們在其他醫院治療無效,才轉到這家醫院。如果要出院,病人要保證繼續治療。有人出院了,不久又回來了,「一年進來十幾次」。

有的病人出院後,看起來和正常人一樣,有的家人就不讓他們吃藥了,甚至還要求他們「趕快幹活去」。因此,對病人家屬的教育也很重要。華人社區對精神病人歧視。 「如果我們舉辦講座,不敢講是精神疾病講座,而是叫心理健康講座」。如果說是精神疾病講座,人們不願意來了。

病人何去何從 有待探索

文惠玲說,最難的是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後住在哪裡。有的病人有暴力行為,家人不願意讓他們回家,醫院就要給他們找住的地方。如果他們有身分,可以申請專門的「住房」(house)。

她說,根據病人的病情,政府提供不同層級的「住房」。例如,紐約市有一些成人住家。這些住家像旅館,適合年齡較大、沒有攻擊性、可以照顧自己的病人居住。如果病人不能照顧自己,就要住進有專業人士照顧的養老院。

她說,華裔病人家屬一般不願意把病人送回中國。在美國,所有的費用由政府買單,而回到中國,如果沒有保險,他們要自己出錢。她在該院工作20多年,總共辦過返回福州、上海等地的三個病人。按照紐約州政府規定,精神病院要把轉院手續全部辦齊,包括對方醫院同意接收的證明、第一次看病日期、病人的住址,「手續很繁瑣」。

目前,紐約市有一些為精神病人提供住房、就業幫助的機構,但這些機構多數沒有華人雇員。出院後,病人需要在家服藥,也可以工作,不過需要訓練。「醫院經常送他們出去做義工」。不過,他們很難在華人社區找到工作。她說,聯邦政府對精神病人的住房、就業等都有預算,但華人病人沒有申請,也沒有這樣的華人機構。

王達說,華人社區對華裔精神病人關心不夠。例如,其他族裔社區組織經常來看望精神病人,但是華人團體來精神病院的很少。醫院為華裔病人訂閱「世界日報」,但文化生活極度貧乏。因為經費有限,甚至不能添置中文書籍、錄音帶、音響設備。「我們在此呼籲,希望華人捐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