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孩子的爱是不需要条件的(七)真正的爱

 @春花秋月@ 2012-05-21

对孩子的爱是不需要条件的(七)真正的爱

(2008-09-22 07:26:12)
这是刘贞华女士为《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写的序
     张放天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是国内中学生亲子人生设计的首部著作,也是他从事人生设计咨询的宝贵成果。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书稿,这真是一本对中学生家长特别有帮助的书,对于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升学咨询,特别是对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可操作性。
    一页页地翻阅书稿,合着会心的笑、感慨的泪,我看到了一个个孩子跌跌撞撞向前成长的身影,孩子的身后是阴霾笼罩下父母们焦灼的面容,他们自以为会教育孩子却恰恰做着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的事;拨开云雾,我更看到了父母和孩子勇敢面对、寻求帮助的正确选择,艰难痛苦的心理跋涉以及不分昼夜的自我超越;我看到阳光下孩子们比阳光还灿烂的笑颜,比鹿儿还矫健的步伐,他们勇敢坚强,他们不再害怕失败和暂时的黑夜;蓝天下父母们比大海更深邃的爱,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他们对孩子的欣赏多了,自己的生活更自在了,他们变得平和、宁静和智慧。科学被人们掌握就变成了进步的力量。我仿佛看到了全中国所有的孩子、所有的父亲、母亲,他们相亲相爱、互相欣赏、彼此鼓励,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奋斗、一起成长,一起规划人生和家庭的美丽前景,于是在我的眼前就出现了太平盛世:快乐的人们、幸福的家庭和美好的社会!
    我知道张老师对成年人的职业生涯设计咨询深有研究并富有经验,但没有想到他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规律、现阶段中国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对于问题“病症”号脉这么准确。我惊奇于孩子成长的潜力之大、进步之显著,又感于身为父母的既伟大又卑微的爱,更惊奇于科学方法的巨大成效。
    是的,在书中实录了家长通过诵读《我是一个最优秀、最棒的家长》,增强了对于孩子和生活的正向信念,做出了与孩子互动方式的改变,换来了孩子的进步;父母与孩子之间学着达成“亲子协议”,加深了亲子之间的理解和感情,双方都从对方那里获得了加倍的支持力量和爱,促进了孩子的成长,也提高了家长的生活信心;一个复读生在做了“未来生涯幻游想象”练习之后,更加明确了人生目标,重建了信心,得到了分数之外的收获。什么样的爱才能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什么样的劝说才能为孩子接受,什么样的行动才能激起孩子的斗志,什么样的倾听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等这些习以为常的问题都被重新诠释赋予了激动人心的生命力。
    是啊,每一次亲子人生设计咨询,都是自我觉醒的时刻,都是寻求改变的开始,都是能量的流动与交换、聚变与释放,都是家长和孩子的双重收获,家长的收获保证了孩子的收获,孩子的收获增强了家长的信心,这些收获既有利于孩子的进步成长,也有利于家长的自身成长,更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幸福。
    这一切的改变与进步都源于科学的方法指导而科学方法的基础是对理论的清醒认识以及对现实的洞察和问题的研究之后形成的理念,比如:高考的压力,所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本人的整体素质,更是考验家庭整体素质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时期;孩子的很多表现往往来源于家庭,要让孩子改变,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改变;家长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孩子的最大支持和教育,孩子幸福的关键是父母要幸福;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身教是装不出来的;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长自己问题的一种心理投射。
    正是这些清醒的认识,加上长期对成人职业生涯设计的研究和咨询实践以及对于哲学、宗教和社会学的研究、广泛的游历社交,都使得张老师的亲子人生设计教育更加科学全面、更加可信、更具可操作性,所以也就更富有成效。
    《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从目前我国中学阶段家庭教育遇到的普遍和典型问题出发,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证方法,独辟蹊径,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寓于令人信服、生动鲜活的实践之中。我要说这本书是一本好书,好在这本书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中学生人生设计咨询的生动样本,好在它出自一位有着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深刻人生体验的专业人士之手,好在它提供了可理解性、可操作性都极好的理念和工具。尽管本书的宗旨是为中学生家长服务的,但是,张老师所提出的中学生亲子人生设计教育的六个关键,我认为对所有为人父母者都有借鉴意义。
    在我看来,张老师所提出的亲子人生设计教育的关键就是爱,真正的爱!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一种感恩的爱,不加任何条件的爱。感谢上苍把一个生命送给我们做礼物,让我们有机会通过孩子的成长,再学习做一回人!对于礼物,我们是不该有奢求的,我们该接受孩子的一切,我们要从内心深处认为这个礼物是专为我们送的。这样,我们每天都会快乐地看着孩子的成长,就不会对孩子有任何的嫌弃、抱怨、指责和不满,就不会去和别人比较,就不会觉得孩子给自己丢脸或者为自己挣了脸面。我曾经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有的父母嫌女儿长得不如自己漂亮,抱怨儿子笨;有的怕照顾孩子影响自己的工作、晋升或娱乐,不愿花时间和心力与孩子一起“生活”;有的指责孩子成绩不好没给自己脸上贴金,觉得跟单位里的人比矮了一头;有的孩子考上了好一点的学校到处宣扬,唯恐别人不知道,可是一旦孩子发展得不好又觉得很丢脸;有的父母干涉孩子的恋爱是因为影响了家庭的荣耀,而不是先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所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接受和喜悦。
    心存真正的爱,我们就会不断学习,改善我们的性情,美化我们的言行,提高我们的学识,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心存真正的爱,我们就会学着变得更加善良仁慈,更加机智和包容,更加坚定和勇敢,更加阳光明媚和年轻。于是,我们也就和孩子一起成长了!
    《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一书中的事例大部分都是母亲和孩子的故事,父亲成了隐形人。现在人们普遍地感觉社会经济压力大,脚步匆匆,父亲面临的经济压力更大一些,教育孩子的时间精力都不够。但是,我们知道家庭是一个系统,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家庭,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父母亲任何一个角色的缺失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父亲是山,母亲是水,山水相依,风景才宜人。我觉得一个父亲爱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地爱孩子的母亲,帮助孩子的母亲性情温和,仪态美丽,心态年轻。这样,即使父亲不在场,孩子一样会通过母亲的状态感受到父亲的爱,他(她)会感到安全和温暖,就会有勇气有信心进步。实际上我们也常看到一个焦虑暴躁、幽怨萎靡或者面无光华的母亲背后,常常隐藏着一个不那么负责任或者不肯成长的父亲。为了孩子的成长,家庭的幸福,既需要为人母者的付出,更需要为人父者的爱和责任。
    写到这里,我想我们为人父母的过程不正是教孩子如何做父母的过程吗?实际上不正是教孩子如何做好男人或女人的过程吗?人类不就是这么一代代传承家庭文明的吗?!今天我们之所以需要学习如何做父母,如何做丈夫,如何做妻子,恰恰说明我们从上一代那里学得太少,或者他们教得太少,或者我们不会学,或者他们没教好。现实当中,自己不会做丈夫或妻子,也教不会儿女做丈夫或妻子的父母、长辈、兄姐、朋友大有人在!现在中小学教育都注意到了性教育,可是我认为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是性别教育,学习如何做男人,如何做女人,然后结婚以后才有可能做好丈夫和妻子的角色,只有做好了丈夫和妻子的角色,有了孩子之后才能真正做好父母。在中小学的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幼儿教育中,应该加强生命、人生、人性、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教育和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加深对生命的理解,通过对社会的了解认识人性的丰富,通过人际互动更加了解他人和自己,通过艺术教育和感受提高处理矛盾的境界,如此,就可能拥有美丽的人生。

摘自我的新书《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张放天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8年4月出版),欢迎转载!转载请将书籍相关信息及后附作者简介完整信息包括,否则视为侵权!

《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作者简介:张放天,“亲子人生设计”概念的提出者和倡导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国内中学生亲子人生设计教育领域的最早开拓者之一。最新著作《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研究方向:人生设计、学习心理、个人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