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以来,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我的帮助很大,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
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电子白板引入生物课堂,将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
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方面都能起到很好作用,使生物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开发了“黑板”的
更多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成为生物教学的重要媒体。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对交互 式电子白板的感受。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生物教学上的优势:
1、技术集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磁感应技术、多媒体技术。
2、资源整合:实现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的灵活的整合(课件、音视频材料、 白板资源库、 网络资源)。
3、交互平台: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资源、本班师生与外界师生及专家的交互平台。
4、协作环境:交互白板支持构建一个课堂教与学的协作环境,利于教师导学助学,利于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学生表现更
多的参与协作、活力和凝聚力。
5、亲近师生:交互白板外观接近黑板和触摸屏,易学易用;便于展示教学材料的动态和细节,并可回放,提高学生兴趣,激
励学生参与和交互。
6、传统创新:传统黑板加粉笔言传身教的传统课堂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整合。
7、常态应用:适用于生物的日常课堂教学,逐渐成为大多数教师常态课堂教学的第一选择。
8、多种模式:即可适应教师中心、以教为主的讲授型教学模式,也可适应学生中心、以学为主的协作教学、自主学习、探究
型学习。 特别适用我校现在推行的“合作学习探究”教学模式。
9、教学设计:为教师培训、教研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环境和工具。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上的作用:
1、利用电子白板,创设教学情境。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
氛围中学到知识。
2、利用电子白板,唤醒学生的好奇心。
传统的教学“粉笔+黑板”给出的信息是平面的图像和单调的声音,板书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不一定规范,而利用电子白板
教学通常采用的是“互动课件+灵活讲稿”的发生、发展和延伸。 比如:我在教学“开花和结果”时,将花园图展现在学生们
眼前,学生们就像身临其境一样,迈上进入到情境中去,学生们伴随着音乐开始了新的学习,兴奋极了,积极动脑思考,这时
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好奇心一下子被唤醒了。
3、利用电子白板,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的制约,对于某些数学概念,仅靠教师的讲解及教具的演示,在理解上是有一定的困难。这
时,利用电子白板教学为学生搭桥铺路, 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起来,通过生动 有趣的画面,
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分辨与综合。实践证明感知得越好,学习和记忆的效果越好,概念的形成
出就越清晰。
4、利用电子白板,深化课堂训练,提高练习效率。
在练习中,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焕发精神,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识。电
子白板的反馈和记录再次激发 他们的学习精神,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达到了扩展思维,提高练习效率的目的,让学生的
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
三、使用交互式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1、利用电子白板时需要与CAI课件将结合。
课件要符合科学原则生物的实物图要清晰易辨,比例要恰当。图有时可利用白板中的放大镜来看会更好。文字用语要符合生
物学的要求,不要与教材相背离。同时,在注解模式下利用的课件不要做得太华丽、花俏。一个过于花俏的课件 会分散学生
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学习。
2、备课应该简洁明了,能简单说明的就不要复杂化。
备课板、白板笔具有容易使用、操作方便的特点,只要稍懂电脑,会用鼠标、键盘的人,就懂得使用白板。同时,备课板不
能当作“万能板”,什么都往上写。 这样就进入了误区。不要把白板内容定得太多,范围可以小一点。应该多加一些小课件
(或者可以叫做小插件),如减数分裂过程、有丝分裂过程、细胞的结构等等,提高白板的利用率。
3、资源共享
每个教师所做的备课板可能不尽相同,但一本书、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毕竟有限,难免存在着重复工作的问题。做备课板所
花的时间是比较多的, 大都需要几个小时,如果做出的课用一次就放在一边,是资源的浪费。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呢?笔者觉得应该提倡资源共享的思想,开放源程序,让其他人可以从中学习,从中改进, 实现资源的共享。现在因特网正
大行其道,我们也应该利用因特网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这一点就需要大家齐心合力。
四、交互电子白板的授课的反思:
相对于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言,电子白板运用于教学,对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绩效,促进教师专
业化成长等方面的确有其优势。 但是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技术永远是技术,也只能是技术,比技术更先进更
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对于教育活动的意义比教师所拥有的教 育技术对于教
育活动的意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