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究底特律复兴之路(上篇)

 zimmer_l 2012-05-23
【底特律的兴衰发展恰好印证了卡萨达教授的五波理论。底特律在第四波崛起,在第五波到来之前衰落,而又必须借助第五波的航空大都市实现复兴。】

  进入21世纪,全球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温特主义引领着全球产品链、价值链和标准链从垂直整合转变为水平整合,专业化、模块化成为新经济跨界服务的产业法则,温特主义培育出世界先锋科技大脑——美国硅谷,同时也培育了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和一批新的创新型、服务型的全球城市,为世界边缘经济体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与可能。通过政府的全力支持、环境资源优势和后发的技术优势,印度的班加罗尔、爱尔兰的都柏林等地区,正逐渐成为各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力量。从全球的城市体系微笑曲线图可以看出,新一轮城市创新竞争的实质就是全球科技枢纽与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竞争。

  从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的大部分城市正迎来自身发展的“平台期”。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战略,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中国许多城市都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被誉为“美国的巴黎”的世界著名“汽车之都”底特律,曾在《福布斯》杂志的一项排名中,因犯罪率第一、失业率第二被列为 “全美最悲惨的城市”。2005年,以临空经济为特征的航空大都市建设让底特律逐步摆脱困境,走上了复兴之路。底特律的复兴之路给予了正在十字路口中的中国诸多城市以启迪。

  19世纪末的底特律——“美国的巴黎”

  早在18世纪末,底特律便已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引领美国乃至世界历史前进的步伐。那里有人类历史上第一条柏油路、第一条水泥公路和第一个交通信号灯,那里建造了高层建筑,被称为“美国的巴黎”。由于占据五大湖水路的战略地位,底特律逐渐成为了一个交通枢纽。随着航运、造船以及制造工业的兴起,底特律自1830年起稳步成长,后随伊利运河的竣工迅速发展。1852年,底特律与芝加哥连通铁路,城市飞速发展。

  20世纪上半叶的底特律——“世界汽车之都”

  底特律有“给世界装上汽车轮子的城市”之誉,汽车业的发展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关键。自1899年建立第一座汽车制造厂起,底特律的命运便与美国的汽车工业紧密相连。1914年,由老福特首创的批量部件生产法和流水线作业取代了“工匠”式操作。由于福特模式十分成功,汽车产业的蓬勃兴盛直接带来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所谓的“柯立芝繁荣”。

  这里甚至一度号称美国的第二大城市。在美国人眼里,汽车是美国梦的标志,底特律就是美国崛起的象征。在20世纪漫长的时间里,美国的汽车产业在全球长期独占鳌头,因此被誉为“车轮上的民族”。伊利湖畔的底特律因为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的总部而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汽车之城”,在最高峰期全城440万人口中约有90%的人以汽车工业为生。

  20世纪下半叶的底特律——“全美最悲惨的城市”

  20世纪下半叶,曾经风光无限的底特律以其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和失业率及严重匮乏的公共交通等状况居《福布斯》网站“最悲惨城市”榜单第二位,底特律的市民就居住在一个犯罪率全美最高、失业率全美次高、有毒废物多过任何地方的破败不堪的悲惨境地之中。

  然而,底特律的衰败并非偶然。

  底特律的城市治安声名狼藉,种族问题困扰着当地居民。1967年,处于社会底层的底特律黑人居民因种族歧视等原因与白人社会发生流血冲突。总统动用5000人的军队入城镇压,冲突中4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7200人被捕,数百幢建筑被烧或受损,三大汽车业巨头全部停工停产。这场暴乱使底特律从巅峰跌落。富有的白人开始大规模撤出,人口大量流失。市政府原来是按300万人口的居住规模设计这个城市的,如今的常住人口只有50万左右。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底特律受到致命的一击。作为核心制造业的三大汽车公司裁员已高达14万人,带动了城市服务产业的失业率飙升。当时,底特律失业率达到16.2%,即每6个底特律人中就有1人失去了饭碗。经济的坍塌和中心城区的“空心化”互相作用,如同腐蚀肺部的病毒,在城市地图上产生不断扩大的死白色。

  底特律在最衰败的时期,失业率达到了全盛时期的5倍还多。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带来了惊人的犯罪率,如今的犯罪率比全盛时期翻了3.6万倍。生活没有保障,安全受到威胁,大量人口迁出底特律,致使人口较全盛时期缩水了2/3,底特律成为美国过去50年城市人口削减最多的城市之一。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受到撼动,其对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了4/5,从业人数也不足全盛时期的一半。

  问题重重的底特律期盼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重塑大都市的良好形象。底特律的发展亟待转型,然而,单凭传统的单一汽车工业已无法将其复苏。美国政府、底特律政府均对其复兴发展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为了摆脱困境,底特律开始尝试转型。近年来,当地修建了一些赌场,有消息称,好莱坞可能把底特律发展成影视基地。几大汽车巨头也曾尝试技术革新和开发新市场,但这些均未能使停滞的底特律重新焕发生机。底特律似乎落入了绝望的深渊。

  21世纪航空大都市:底特律的凤凰涅槃

  约翰·卡萨达教授的航空大都市设想让底特律看到了重生的希望。迷途中的底特律终于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航空大都市的成功经验鼓舞着底特律实现华丽的转身。2005年,航空大都市开始建设,卡萨达教授组织底特律的开发者们组成代表团,参观考察史基浦国际机场,以期在美国拔地而起一座同样的大都市。如今的底特律百废待兴,卡萨达教授从2008年起为底特律绘制了一幅航空大都市的宏伟蓝图,试图让底特律追赶第五波浪潮,祛除痼疾,浴火重生,跨入航空时代,重拾往日繁华,再造新时代的辉煌。

  底特律区域航空大都市(Detroit Region Aerotropolis)规划围绕底特律国际机场和附近的威洛鲁恩机场,以美国94号州际公路形成一个约100平方公里的高附加值产业聚集区。

  据估计,该项目开工建设时,可带来1.73亿美元的经济拉动效应,解决1800人的就业问题。在建成之后,带来的经济效应可达100亿美元,创造6.4万个就业机会。

  目前,许多卡车和航空货运公司已在两个机场周围建立枢纽,配备大约3.71平方公里的仓库和工业用地。距离完整的航空大都市还缺少住宅、零售及娱乐场地,以及支持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因为底特律航空大都市正在初期规划阶段,还需要花20年~30年的时间才能建设得与现阶段世界上先进的航空大都市相媲美,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航空大都市、美国达拉斯沃斯堡航空大都市。

  1.底特律国际机场

  底特律国际机场位于底特律的西南部,2010年旅客吞吐量为3200多万人次,货物运输量达到20万吨。底特律机场是天合联盟位于美国中西部的重要枢纽。同时,底特律机场也是低成本航空公司Spirit航空公司的主要经营基地。通过14个其他的客运航空公司,其中包括4家载国旗飞行的外国航空公司,底特律机场可直达世界160多个目的地。

  2.威洛鲁恩机场

  威洛鲁恩机场距离底特律机场11.3公里,是为汽车行业提供服务的北美最繁忙的货运机场之一。该机场主要提供货运服务,为企业和通用航空客户提供服务,目前没有商业客运航班。

  3.航空大都市内已有主要项目

  伟世通公司村(Visteon Village):是一家提供汽车总装零部件的公司。

  通用软件技术中心:该软件技术中心主要由通用公司牵头出资成立,依托汽车业,研发与汽车产业相关的车载娱乐、导航系统等软件。

  密歇根航空技术研究所(MIAT)(The Michigan Institute of Aviation and Technology):主要研究方向是飞行器保养维修,也提供动力工程和运输调度项目。

  扬基空军博物馆(Yankee Air Force Museum):主要展出东南密歇根空军发展史,毗邻威洛鲁恩机场,始建于1981年。现在的空军博物馆是2004年大火后在一校舍的旧址上重建的。这一校舍1938年由亨利福特建立,曾作为空军俱乐部。2009年,扬基空军博物馆从密歇根航空技术研究所购买了一处占地为4366平方米的建筑,作为扬基空军博物馆的收藏展馆,展出历史展品、复原展品,还配备有零售商店和影院。

  汽车主题公园:福特公司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就是枯燥的汽车生产线,现正在被创意产业所代替。目前,每年有1600万位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参观美国最大的室内和户外博物馆及主题公园。《变形金刚3》的许多场景都取材于汽车城底特律。

  品尼高赛马场:品尼高公司现计划在底特律机场西南约1.6公里的地方投资1.42亿美元新建一座赛马场。

  作者简介

  曹允春,经济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航空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我国临空经济理论的首创者。主持临空经济及航空物流研究课题40余项。出版专著有《临空经济——速度经济时代的增长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