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第二运动系统

 太极拳养生 2012-05-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 黄震寰 
北京恒远新技术公司   刘曦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身心兼修的内功锻练运动。它既不同于体育运动和一般武术运动,又不同于保健医疗气功。体育运动可以活动活动人体筋骨肌肤,达到健身效果,还可以通过体育训练参加竞技比赛,都能增强人体体质。大凡体育运动注重人体外部肌肉力量和技巧的训练而不重视练心锻练。近年来,为了提高竞技水平,增加了科学的心理训练。一般武术运动由套路运动和技击运动两部分组成,套路运动用来“活动手足,惯勤肢体”,并提高其技巧;技击运动集中于增强攻防能力、灵活性和反应速度的训练。这种注重于练身强筋骨,练外强力量,练快强速度的训练反映在技击上为“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体强胜体弱”。保健医疗气功即俗称的“气功”运动是通过养气、练气、用气来进行自我身心锻练,以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气功主要重视练内练气而不注重练外。太极拳运动注重内练“精气神意”,外练“筋骨皮肉”,是一种性命双修、身心合修、内外兼练、神形兼备的最好的练内练外运动。
内家拳历来认为:
练身不练心,外强内不纯,
练身不练拳,内壮外不强,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练拳又练功,妙用数不完。
太极拳运动的内功锻练通过养气、运气,使气和意、气、劲、神四者的分合训练实现有序化配合达到养生、延年益寿和上乘的技击武功。
太极拳运动经过科学的艰苦训练和长期不懈的坚持锻练即拳论所说的:“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不息法自修”后,可以从第一运动系统转化为太极拳第二运动系统。
第一运动系统即为一般运动系统,这种运动系统表现为本身自然之能和后天习惯反应。太极拳运动系统可分为太极拳第一运动系统和太极拳第二运动系统。太极拳第一运动系统即为太极拳放松运动系统。太极拳第二运动系统即为锻练上乘功夫的太极拳虚空运动系统。
第一运动系统是一种无序化的运动过程,其思想、意念、气势、精神均为散乱状态。人体的分子、原子、电子、电磁偶结构可能处于混乱状态。形体锻练为练筋练皮的练外状态,运动的信息反馈主要用视觉方式接收外界干扰信号并作出直接反应,乃是本身自然之能和后天习惯反应。这种信息反馈系统称为第一信息反馈系统。第一信息反馈系统对外来干扰力反应为或顶或匾或丢或抗,所谓“直来蛮顶、横来横抗”,势必“过力伤血、过速伤气”,这对养生是有害的。第一运动系统反映在技击方面为“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体强胜体弱”。
太极拳第一运动系统和第二运动系统是练心练气练形和意气劲神分合的有序化的高级锻练过程。练心练体练形可使人体的分子、原子、电子、电磁偶结构很快消除混乱状态而进入有序化。运动的信息反馈用视觉更主要用触觉在放松的状态下,接收外来干扰信号并作出反应,这种信息反馈系统称为太极拳第一信息反馈系统。太极拳第一信息反馈系统接收外来干扰信号后通过意念活动可以达到“沾粘连随不丢顶”,“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运动的信息反馈系统用视觉和触觉更主要用神觉和灵觉在虚空状态下体验外来干扰信号并作出反应,这种信息反馈系统称为太极拳的第二信息反馈系统。太极拳第二信息反馈系统体验外来干扰信号后通过意念活动可使外来作用者“一碰就出,一揪就起、一触就虚、一摸就空”。这就是“ 意到气到,气到功到”。至此“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太极拳的第二运动系统能够达到“心虚、身虚、气虚,身空、心空、气空”,从而“虚无缥渺、灵灵空空”,“无形无象、全身透空”,“泉清水静、翻江闹海、尽性立命”。真所谓:“应物自然、海阔天空”,这就是太极拳锻练的最高境界“虚空”化境状态。
表中给出了一般运动、太极拳运动状态比较表。

[page]


表一 运动状态比较表
项目    第一运动系统
(一般运动系统)    太极拳第一运动系统
(太极拳放松运动系统)    太极拳第二运动系统
(太极拳虚空运动系统)
思想    杂乱    入静、放松    虚静、灵静
精神    焕散    神贯顶    心死神活
心意    散乱气浮    心静意坚气沉    心虚意淡
有意无意是真意
气势    散漫    沉稳    神气充足
意识    散    由重至轻    虚
神经    有负载    轻负载    无负载
练拳练意特点    练身不练意    以意练拳
以拳练意用意不用力    拳无拳
意无意
有意无意是真意
内气运行    意气散乱    以心行意
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翻江播海
元气流动
修身养性    练身强筋骨    内练精气神
外练筋骨皮    无形无象(忘其有已)
全身透空(内外如一)
应物自然(不思而得)
动静虚实    双重    实中求虚、动中求静    静中触动动犹静、
动极返静静生动,
有生于无有归无
运动特色    直来直往    上圆、下圆、左右圆
外圆、内圆、整体圆    大圆化小圆
小圆化无圆
练拳要求    活动筋骨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再求尺寸分毫返虚空
力点    固定    游走    无根无点
力方向    僵硬对抗    随方就圆,方圆相生    有形归无迹
作功原理    机械力学原理    柔轴原理,游走原理    抽丝功原理
内丹功原理
力的感觉    刚方    柔圆    形体柔而内气坚
形体运动    四肢成棍躯干为板    柔轴传导    神主行,气主动
腰主形
劲源    位于背,出于骨    起于脚主宰于腰
发于脊形于手    无形无象无根无源无点
劲端    僵滞    圆整    纯以神行,虚空莫测
劲方向    有形有向    曲中求直    无形无象,不思而得
劲别    拙劲、明劲    内劲八法    朋履挤按皆非是
劲特点    僵劲蛮力力自骨出    松节脱节,劲由筋发    虚空粉碎
劲的流动    直来直顶横来横抗    内外合一节节贯穿    忽隐忽现
信息反馈系统    视觉    触觉    神觉、灵觉
技击特点    有力打无力
手慢让手快
体强胜体弱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以轻制重
以小克大    修道养寿
技由道出


推荐下面太极拳理论知识文章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

 太极拳的“悟”
 由太极拳理悟人生道理
 太极拳本质修炼的参悟
 修炼任何一家太极拳都必须按程序进行
 太极拳辅助修炼法
 说武德评师资
 论太极拳的技击
 论太极拳的技击和爆发力
 太极拳散手技击法
 散手论之技击步法
 谈太极拳技击功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太极拳的十五种技击打法
   太极拳技击思考
 太极拳传统散手功夫亟待提高
  习练太极拳应注意的几大问题 和容易走入的误区
  习练传统杨氏太极拳运动中注意事项
 揭开太极拳的原生态面貌   太极拳之秘
 薛蔚昌前辈的《太极拳今论》
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浅析以“以柔克刚”的拳理,做到松柔练拳
 浅谈太极拳实战散手中的“接手”
 太极拳腹式逆呼吸的练法
 太极意念养气基本功法
 浅说太极拳身法
  太极拳教学中的“意”与“气”
  太极拳放松八大好处
  太极拳缠丝精论
 各式名家谈太极拳  吴图南作品宗气论
 膝问题及原则规范  杨澄浦授曼青口诀
 班侯九诀之遗失者
  太极腰的锻炼方法
 杨健侯传太极精要  桩功三步功法解密
 如何深入练太极拳  诸名家释身法八要
  太极拳道功南怀瑾  太极内功心法密要
  行坐卧与太极修炼
 练功与脊柱关系几则
 

推荐下面更多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

 最全的太极拳明师论文总汇
  最全的太极拳教学视频总汇 最全的名师演练太极拳视频总汇
 最全的摄影技术知识大汇集
 最全的摄影技巧视频教程大汇集
 photoshop视频教程大汇集
 最全的photoshop文字教程专辑
 光影魔术手视频教程总汇
 会声会影视频教程总汇
 博客技巧总汇  博客代码总汇
 电脑技术总汇
 相学占卜大全
 健康养生视频讲座大汇集
 健康养生保健知识总汇
 沙画艺术集锦  电子图书珍藏
  交谊舞蹈教程
 音画作品欣赏  美图动图欣赏
 音乐素材总汇
 flash时钟日历大汇集
 百家讲坛视频总汇
 竹简字画总汇
 古玩字画总汇   收集最全的动画歌曲总汇
 美食/烹饪专辑
 中外美景奇观专辑   民间艺术作品欣赏专辑
 极品音画总汇
  花卉知识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