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活导学案

 昵称9740411 2012-05-23


参加完“博客沙龙”和“课堂大赛的决赛”的活动,我的思绪里平添了几分思考:

1、如何才能用活导学案,做到“心中有案”?

2、备课的实效性在哪里?

一、导学案。

课堂是自己的“实验田”,对于它的经营,不但要向农民那样功夫尽心,更要“科学施肥”;对于“实验田”里“庄稼”不但要给以充足的阳光,更要给足充分的生长空间;不但要给以充分的自主空间,还要配以适当的指导;不但要……

两 年来的课改中,我们从开始的临贴走到现在,可以说尝尽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充分领略了个中滋味。但猛一回头,却发现我们的课堂从“教师讲”这个极端又走向了 “做学案”这个极端,学生做了展,展了做,好象机器一样程序化地进行着导学案的各个环节,没有新意,没有生机。感慨之余,不免又怀念老师那精彩的情景创设,怀念那自然流畅的环节。茫然间,觉得应该让导学案承载起“教师+学生”的双重任务的重担,一头挑起教师智慧的融入,一头担起学生学习的自主。

要让导学案担起重任,必须要精心设计导学案。针对目前的导学案,我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我认为导学案要“瘦身”,要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要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要删除那些形式化环节和模式化的内容。

第二,导学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第三,教师要精心备课,在充分备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尊重知识的内在规律,精心设计导学案。

第四,能够用其他形式呈现的内容,可以不必在导学案上显示,有效避免“一纸堂”的局面,达到丰富课堂的目的。

第五,根据学生特点,教师要适当地融入自己的教学智慧,如:故事、游戏、情景创设等场景,为导学案的学习增添生机,为课堂增色。

第六,导学案的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备课。

要 用活导学案,备课很关键。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备课:参照课标、熟悉教材、备好学生。现在我们设计导学案时,往往是同学科的教师在一起共同商讨,共同 设计导学案,这样做的弊端是学案呈现更多的是教师的思路,教师的认为,学生方面也备了,但不充分,只是人为地设想,最好让学生也参与其中。比如:可以找不 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试做,根据做题的情况再设计学案,根据学生的思路来设计,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其次,备好学生体现在要熟悉学生的语言,谙知学生的爱好,正所谓“投其所好”地来设计自己的导学案。

三、提升。

“有了导学案,教师就有了上课‘法宝’”,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而恰恰相反,使有导案的课堂,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需要教师更有智慧了。

下面以《解决问题》为例,采撷两个镜头来验证一下。

镜头一:一上课发放导学案,做知识链接,直接进入新课的自学环节,做自学检测……

镜头二:创设情景导入:

师采访:小朋友,你每天刷几次牙?(2次)那么你一星期需要刷几次牙?(14次)

师继续采访:小朋友,你每天几顿饭?(3次)那么你3天要吃几顿饭?(9顿)

看来呀,在咱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咱们今天就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通过对这两个镜头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喜欢镜头二的激趣导入方式,他们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感叹:导学案的教学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智慧,而教师智慧的显现,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