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景平】混成学习的典范Basic Blue混成学习其实很早就在台湾远距教育中使用,像很多空中大学或专校除用电视或广播来传递课程外,还另外搭配了教室面授的时间,来为学生复习上课重点或解答疑难,这就是最早的混成学习原型。 混成学习就是老师或开课单位在课程中视教学需要,而机动选用实体教室、同步模式或异步模式来进行教学的方式。例如,将部分阅读材料放在网上,让学生以异步方式阅读,而对于需要面对面进行的讲解、操作或演练活动,则选择教室或网络进行,远方学生则可透过网络一齐同步参与。 因特网普及后,目前美国大学院校里很多的教室课程,都已搭配网站来提供课程相关信息、参考资源的连结、讨论区等,让师生间有更多的互动机会,这也算是一种混合学习模式,有些学校也会因采用混合式教学,而缩减该课程应有的教室时数。 美国IBM公司的Basic Blue初阶经理人培训课程,就是运用混成学习而脍炙人口的案例,它不但让学习者获得比以往传统训练更好的学习经验,公司也得到极高的投资效益。 自1997年起,IBM转型为信息服务公司后,人员流动量非常大,所需培训之新任经理人数目激增为三万人,且散布全球各地五十余国。而IBM原本规划五天之教室训练,已无法提供足够的知识与技能给经理人。但若要增加受训天数,IBM也面临多数经理人任务繁重,工作时间极长,无法受训的困扰。 IBM为突破此困境,在1999年推出精心规划的Basic Blue for Manager课程,将原本五天之教室训练,扩展为一整年延续性学习的混成课程,分为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二十六周的自学式在线教材,学习者每周大约需花两小时进行学习,同时以20到24人为单位,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位资深经理督导,小组成员透过学习平台上的讨论区进行互动讨论。 第二阶段是五天的实体教室训练,此阶段着重于管理经验的传承,及高层次知识内容的讲解,让学习者实地运用第一阶段所学。小组成员因在网络已认识半年,见面后很快就会熟稔起来,共聚一堂不但强化了彼此间的凝聚力,也为他们日后业务上的沟通、搭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有二十五周,进行模式与第一周相似,但更着重于知识与及管理技能的应用,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以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的方式为主轴,期望能加强学习者的深度思考与实务应用能力,最后每个受训的经理人都要自行撰写一份个人与公司的成长计划,并由其主管负责审核过后,才算是完成训练。 Basic Blue的学习内容极为多元,包括网络化教材模块、小组合作、管理情境仿真、网络视讯教学、自我测试与绩效回馈及在线导师等,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在线教学最注重的「趣味」及「互动」两原则,因之Basic Blue推出后,极受学员欢迎。 IBM由于使用Basic Blue在2000年省下了一千六百万美元,学习者所学到的内容则较传统教室方式多出五倍,IBM在接连三年内用Basic Blue共培训了6800名经理,节省了8800万美元,由于效果卓著, Basic Blue多次被训练协会遴选为最佳典范。 2002年Nucleus研究公司对Basic Blue管理训练的投资效益做质量分析,结果发现IBM公司得到22.84倍的高回收,在训练费用和差旅费的节省是最快见效的,此外,由于Basic Blue使用模拟教学、小组合作、教室研讨和在线导师等多元教学内涵,使得IBM的经理们能熟记更多学习内容,也把学习者完成课程模块所需的时间减少了四分之一,才达到了这么高的投资效益。 2002年以后,美国很多专家都预测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会成为企业学习的主流模式。但混成学习动用的教学与行政人员也最多,所需花的沟通与协调工作最多,除此之外,开课前缜密的课程规划和分工,在线教材制作以及相关教学资源的整合,开课前讲师、助教的安排与联系,训练进行中各项同步教学活动的贯串与执行,都需有人负责,企业所需付出的人力与管理成本非常高,因此,混成学习并不能适用在所有课程上,只适合用在大量人员受训的课程上。 |
|
来自: 教技1001施晋晋 > 《第8章 教学媒体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