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瘙痒,不可小视(中西双角度分析)

 LuciaLovesLife 2012-05-24

皮肤瘙痒 不可小视


 

皮肤瘙痒症在临床上的表现是仅有瘙痒,而无明显的原发皮肤损害,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全身性瘙痒病:瘙痒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由于瘙痒剧烈,长期不得安眠,会有头晕、精神忧郁、食欲不振等神经衰弱症状。局限性瘙痒病:瘙痒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以肛门、阴囊及女阴等部位最为多见,如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等。老年人因皮肤萎缩、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功能减退引起皮肤干燥后瘙痒,称为老年性瘙痒症。

 

一、西医系统疾病造成皮肤瘙痒的原因。


皮肤瘙痒症发病原因比较多。内因主要为机体内在的疾病,如血液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异常、阻塞性黄疸、贫血、肾炎、习惯性便秘等。外因多为外来的刺激,如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的某些物质,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贴身穿着的化纤衣物等。冬季寒冷,皮肤干燥,夏季炎热,皮肤多汗,都可诱发本病或症状加重。

1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肝胆疾病,包括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因血清和皮肤中胆盐浓度升高,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孕妇因怀孕时内分泌紊乱会导致"妊娠性瘙痒",原因为怀孕时雌激素和孕激素升高,产后会自动消失。

2内分泌系统疾病:“甲亢”和“甲减”病人大约有19%发生皮肤瘙痒,但两者还有区别,“甲亢的瘙痒出现较早,因“甲亢者皮肤较潮湿,故夏季大多加重;而“甲减”的瘙痒出现较迟,且发展缓慢,皮肤更加干燥粗糙,更易诱发冬季瘙痒。糖尿病人因血糖升高,使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明显下降,更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诱发皮肤瘙痒。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病人,尤其是进入后期(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和尿素等代谢物无法排出体外,而在体内大量潴留,并随汗液排出体表,故引起全身性顽固瘙痒,其痒难忍。中老年妇女常因月经不调,白带增多,外阴不洁,卵巢病变,或因阴道滴虫和真菌感染而致外阴炎症等,常可发生外阴瘙痒。

 4血液系统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都伴有全身性皮肤瘙痒,有的表现为灼痛和刺痛,夏季加重,热浴后更甚,半小时后缓解,奇妙的是阿斯匹林可减缓此种瘙痒。缺铁性贫血患者约15%-20%出现全身或局部性瘙痒,补铁和纠正贫血后,即可解除瘙痒。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脑水肿和脑肿瘤等疾患,会降低中枢感受器止痒阈值,导致皮肤瘙痒。更奇妙的是,脑瘤浸润到第四脑室底部时,会引起面部鼻孔附近皮肤剧烈而持久的瘙痒,继而发展到整个面颊部。 

 6 恶性肿瘤:大多数肿瘤都可因癌细胞和代谢物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胃癌和肝癌初期常全身轻微发痒,随着癌程进展而瘙痒加剧。淋巴系统癌如蕈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都伴有全身性皮肤瘙痒。直肠和结肠癌常表现为肛门瘙痒;各种白血病,肺癌和食道癌等伴有泛发性瘙痒。

 

二、皮肤瘙痒属中医“风瘙痒”、“痒风”等范畴。


皮肤瘙痒是指自觉皮肤瘙痒的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瘙痒。多因风邪外袭,或因血热内扰,或血虚失养、生活饮食失节、吸烟嗜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邪,内外两邪相博,充于腠理,浸淫肌肤所致。常见于各种皮肤疾病,以及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经前隐疹、妊娠风疹、阴痒等病。临床对以皮肤瘙痒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皮肤瘙痒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1.风寒外袭证:瘙痒多发于暴露部位,天气寒冷或气温急骤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解衣卧床时亦甚,皮肤干燥,恶寒、微发热,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用药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2.风热郁滞肌肤证: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卧床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干,脉浮数。用药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3.湿毒蕴结肌肤证:瘙痒好发于肛门周围、阴囊及女阴部位,痒时难以控制,引起过度搔抓,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日久则肥厚、苔藓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妇人可伴有带下腥臭,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用药宜清热除湿止痒。

4.血热风盛证:周身瘙痒剧烈,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遇热痒剧,得凉则安,身热心烦,口燥咽干,多见于青壮年,春夏好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用药宜清热凉血、消风止痒。

5.血虚风燥证:多见于年老羸弱者,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夜间尤甚,难以入眠,周身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累累,经久不愈,冬重夏轻,伴倦怠无力,大便艰涩,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用药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6.肝郁血虚证:皮肤瘙痒多因情绪激动时产生,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叹息,心烦,口苦,妇女月经失调或闭经,唇甲色淡,舌质淡或暗,苔薄,脉细涩。用药宜疏肝解郁、养血祛风。

可能有些人认为皮肤瘙痒是小毛病,但是它也会给我们造成极大的不适,皮肤痒了就会产生搔抓的欲望,一点儿不搔抓是不现实的,但是过度搔抓会加重症状。许多人为图一时痛快,用力搔抓皮肤瘙痒处,直抓到皮肤出血为止:结果是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形成恶性循环。长期反复搔抓,可致使皮肤上出现抓痕、血痂、皲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导致皮肤变厚、粗糙,甚至抓破后引起继发皮肤感染等。皮肤瘙痒不仅会造成我们生理上的伤害,而且还会损害我们的心理。皮肤瘙痒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休息和心情,导致人烦燥、焦虑、失眠,长期不得安眠,会有头晕、精神忧郁、食欲不振等神经衰弱症状皮肤瘙痒可不是小问题,切误忽视,当人体自身功能异常时,或许就会表现出以皮肤瘙痒为主症的问题,此时我就应该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在关爱肌肤的同时,更要关注的身体的康!

 

三、皮肤瘙痒外用、内服方剂。


      外用方剂:

1.参黄洗剂:苦参15克、大黄15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花椒10克、干姜10克、木通10克、细辛6克,水煎二次混合,过滤除渣,待药水温度降至50℃左右时,浸洗患处30分钟,每日浸洗二次,7天一疗程。有祛风杀虫、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功效。

2.参柏止痒汤:苦参15克、地肤子12克、蛇床子12克、黄柏10克、蝉蜕10克、苍耳子12克、白鲜皮12克、花椒10克、枯矾10克,水煎二次混合,过滤除渣,外洗患部,早晚各一次,9天为一疗程。小儿用量减半,成人泡浴加倍。对皮肤瘙痒症、急性湿疹、手足癣感染、肛痒等效果极好。


内服方剂:(备注:因个体具体病情和体质的差异,个人不能对证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1.生地当归饮:生地30克、当归、赤芍、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各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效凉血润燥,祛风止痒,主治皮肤瘙痒、丘疹性湿疹。

2.首乌桂枝汤:淫羊藿、制首乌、菟丝子、桂枝、白芍、黄芪、生地各15克,蛇床子、肉苁蓉、蝉蜕各10克,丹皮12克,每日1剂,水煎,日服三次,功效补肝益肾,调合营卫,凉血祛风,主治老年性皮肤瘙痒。

3.二藤芍药饮:首乌藤、鸡血藤、刺蒺藜各15克,熟地、生地、当归、赤芍、白芍、防风、苦参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一次。功效养血疏风、润肤止痒。

  4.川芎15,桂枝、白芍、大枣、生姜、蝉蜕、炙甘草各10克,肉桂6克,蜈蚣1条(研末冲服),每日1剂,水煎,日服二次。功效扶正,调和气血,主治全身性皮肤瘙痒症、风寒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