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把孩子变成“最愚蠢一代”字号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而中国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蒋军晶称: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是聪明的一代,但是只注重学业,正在使他们丧失更多的能力,就有可能成为愚蠢的一代。
即便是“最愚蠢一代”这样触目惊心的话年年被提及,但只要人才选拔模式没有调整和改变,只要支撑功利化阅读的社会大背景依然如故,这样的状况,仍可能延续多年。这绝非危言耸听。
不过,将导致功利化阅读的肇因,归罪于学校和家长,又有打偏了板子的嫌疑。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学校尤其是家长,都希望下一代在常态的“成才”之外,能够拥有独立的思想与人格。最理想的状态,固然是能在常态教育过程中,将这些层面的教育贯穿始终。但现实却是,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固执地认为:与其让孩子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还不如多让他们补习些课内知识考上好学校。
因此,只要当前保守、单一的人才选拔模式,一天不调整和改变,学校和家长也就难以放开手脚让孩子自由阅读,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孩子只能功利化阅读的状况,也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把最聪明的一代孩子教成“最愚蠢一代”的可能,也就会一直存在。
当然,在教育领域之外,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同样应该给出足够的努力。比如,据报道,某省国土资源厅长读清华博士,但同学称从未见其上课,此一例便表明,建立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不仅是培养一代人养成阅读习惯那么简单。在常态的教育改革之外,破除“权力通吃”对规则的破坏和人心的侵蚀,同样任重道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