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柑橘黄龙病

 ynhnzp 2012-05-26

柑橘黄龙病

 【分布为害】柑橘黄龙病是我国柑橘生产中为害最大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省等地区,四川、云南、贵州、江西、湖南和浙江地区也有发现。

    【症    状】枝、叶、花、果及根部均可显症,尤以夏、秋梢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部分新梢叶片黄化,树冠顶部新梢先黄化  (图8-15),逐渐向下发展,经12年后全株发病,34年后失去经济价值。叶肉变厚、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有些肿大的叶脉背面破裂,似缺硼状(8-16至图8-17)。病树开花早而多,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无光泽。根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腐烂,其严重程度与地上枝梢相对称(图8-18)。果实受害,畸形,着色不均,常表现为红鼻子果(图8-19)。

 【病    原】Liberobacter asianticum称亚洲韧皮杆菌,属薄壁菌门原粒生物。病原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菌体双层膜。外层膜厚薄不均匀。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0 ℃左右,在10 ℃以下及35℃以上生长缓慢。卵形分生孢子发芽的温度范围为535℃,适温为1525℃

    【发生规律】病菌在树体内,通过嫁接和柑橘木虱传播。5月下旬开始发病,89月最严重。春、夏季多雨,秋季干旱时发病重;施肥不足,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树冠郁闭,发病重。木虱为害严重的,黄龙病发生亦重。48年生的树发病重。

    【防治方法】加强检疫。杜绝病苗、病穗传入无病区和新建的橘园。苗圃要与橘园相距2km以上。

    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对幼龄树,在生长季节的48月份,每月施1次稀薄水肥,年施肥46次。对结果树,每年要施好萌芽肥、稳果肥、壮果肥和采果肥。同时,也要科学地进行水分管理,要保证水分及时、适量供应。否则,水分过多或湿度过大,会造成烂根和出现脚腐病,严重时还会死树;水分过少或严重缺水,会使植株萎蔫,生长势转弱,甚至死树。

    播种前砧木种子用50520C热水预浸5分钟,再用5556℃温水浸泡50分钟。接穗选自无病毒的高产优质母树,用1000mg/kg盐酸四环素液浸泡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洗净再嫁接。

    防治传病媒介。嫩梢抽发期可用下列药剂:

    40%乐果乳油1 0002 000倍液;

    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

    25%亚胺硫磷乳油400600倍液;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喷杀,防治柑橘木虱。

   病树治疗。重病树立即挖除;轻病树,可在主干基部钻孔,深达主干直径的2/3,从孔口注射药液,每株成年树注射1 000mg/kg盐酸四环素液25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