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黄老师关于合作学习教学的心得与思考

 xiaoxi0408 2012-05-27

听黄振兴老师关于合作学习教学的心得与思考

龙泉育才学校    王熙凤

【主题】关于合作学习教学的心得与思考

【案例背景】

   “合作学习”在我校开展已有两个多月时间了。今年3月,我们语文教研组决定进行一次“小组合作式学习”的研讨活动,这主要考虑到老师们存在着方式和落实上的困惑,于是黄振兴主任首当其冲的把这个重担扛起了,给我们语文组上了关于合作学习如何落实在《广玉兰》这课的研讨活动,全组教师参与听、评活动,希望能从中收获一些关于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

《广玉兰》该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主要讲了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和无比旺盛的生命力。黄老师将课文重难点定在了课文是①怎样描写花开的各种形态的?②广玉兰花顽强的生命力体现在哪里?③作者是怎样描写叶片另有情趣的?作者称广玉兰“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想表达什么?希望能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在小组合作的帮助下,使学生从中学习到作者为什么爱广玉兰的的原因。

【艰难的境地】

说实在的,《广玉兰》一课,究竟如何抓住合适的合作时机、采用有效的合作手段、合理搭配合作成员并分配其任务,指导其扎实有效地进行合作研讨,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这还真是一件值得大家研讨的事情。这关系到合作学习的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和评价观。如每个班、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参差不齐,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参与存在很多顾虑。如,小组的成员组合上就存在着很多的实际问题:进行自由组合吧,那么在毫无计划的情况下,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难以考虑到的;不自由组合吧,成员身高、性格等在协调座位时又的确是一个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合作学习中问题解答能落到实处吗?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出实际效果吗?

第一次授课

虽然经过李老的指导,但我相信黄老师还是带着种种对合作学习的困惑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授课。413日,他在六年(1)班进行了本次研讨活动的第一次授课。课的思路比较清楚的,学生参与也比较积极,但授课结束后,我们对"合作学习"在本节课中的表现有一丝的收获和存在一些疑惑。

【片段一】

(教师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广玉兰的幽香与广玉兰的纯洁和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的?

   小组交流,请其他组的成员补充。

这一环节,学生畅所欲言,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极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学生一下就挖出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直接到达课文的主旨。这一点值得我欣赏。

接着老师结合课文进行拓展:

①王冕的《墨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②王安石《咏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不正是梅花的品质吗?这不仅利于学生的积累,而且利于考试的应对。

【片段二】

在确认标示之这一环节中黄老师将四个问题分成ABCD等,并让组长分配给相应的学生,这种分配充分调动每一组里的学生完成任务,让后进生也有紧迫感和成就感。这一环节中,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完成自己分内的题目。另外,当其中的任意一个成员在交流自己的观点时,其他成员如有补充就给予补充。(此时,前排学生扭向后面,与后排学生组成四人的合作小组。)教师里面一片沸腾,轰轰烈烈的讨论声中,教师巡视、聆听并参与了两个小组的讨论。讨论持续了5分钟左右。小组内有分工,且较为默契,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汇报时,同组学生有站起来补充的现象。)教师和学生对他们的汇报进行评价。

这次授课结束后,我组教师进行了第一次教研。我们一致认为黄老师的课还是值得称道的,也尽量体现了小组合作式学习;在具体实施中,也有值得赞赏的地方,如:在组内考虑到了'组间异质’的因素,小组学生有具体的分工,协调合作,汇报和评价也体现小组集体意识;教师也能参与和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是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上,教师能注意到“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值得大家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总结出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比如:小组合作的形式变得活跃了,学生在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的互助中,很方便的揣摩了人物内心,小组合作对课文的理解起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赞赏之余,我也一些困惑: 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儿用一次。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的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

学生在展示成果时积极性不高,也没人起来补充,难道答案就是出奇的一样吗?

【依然困惑的问题】

在我的教学中也有这样的问题:
  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调查表明,尽管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如何处理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讨论出现分歧怎么办?意见高度统一是不是好事?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低年级能不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们普遍感到困惑。

③合作学习渐入佳境时,下课了,怎么办?下次课继续吗?那再创情境可行吗?

但是,总的来说,这次的研讨活动还是有收获的,我们全体语文教师都有信心,在下一步的合作学习研究中,再取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