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橄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雨霧山庄 2012-05-28
油橄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责任编辑:managernk 来源:广东省农科院情报所彩田科技信息中心 浏览人次: 次 发布时间:2006/08/03
    
第一节油橄榄种植园地选择及土壤条件

海拔高度来看,地中海沿岸种植区域100米―1000米;中国油橄榄种植区域从数米的东海滨到1800米的云贵高原昆明,都是油橄榄的宜林地选择区域。但在这宽广的区域内,正确的选择建园地段,是油橄榄丰产的保证。在丘陵山区选用山坡地栽种油橄榄,其最大坡度不能超过15度。坡度过陡及坡向为北坡地段种植对油橄榄生长不利,而且加大了林间土壤和树体管理的投资与工作难度;选用平地种植,要考虑水涝和霜雪冻害。低湿滩地和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上地方,切忌选作载培油橄榄。在意大利选择油橄榄园地,要求建园土壤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理化性能好,质地疏松,通透性强,蓄水保肥,粘土含量20―30%;二是土壤PH值在7―8之间,以利于油橄榄树对营养元素吸收平衡;三是具备排灌条件,能使油橄榄生育过程中土壤含水量保持稳定状态。适宜油橄榄建园的土壤条件及指标:

(1)土壤选择

最适合油橄榄生长的土壤结构:石灰质土占15-―25%;砂壤土占40―50%;粘土10―20%;腐殖质5―10%。

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粘粒占35%以上的土壤,对种植油橄是不利的。需要选择土层深厚,含有一定量的石砾,透气性好的土壤种植油橄榄。

(2)宜林地的选择

油橄榄一定要按照它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区,做到适地适树才好。从小范围来讲,应注意地形、地势、坡度、坡向和土壤条件。油橄榄喜光、怕涝、好气。因此,造林地必须选择向阳透气、滤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土壤板结则根系发育不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或因排水不好导致烂根。在山地种植油橄榄,坡向要南向,坡度要在15度以内。在平地种植,土壤排水要好,地下水位要在1.5米以下,并且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最好。日照对油橄榄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日照不足1200小时的地区种植油橄榄,大部分品种表现出树势衰弱,结果少,病虫害严重。只少量品种,能开花结果。各地实践证明,油橄榄在年日照1300小时以上的地区,生长发育比较好。低日照地方发展油橄榄注意选择适宜品种。

油橄榄在强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差,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较好。因此,在酸性土壤中种植油橄榄必须加施石灰调整土壤PH值。油橄榄抗盐性中等,土壤中盐的浓度超过0.1%时,就不宜种植。此外,选择造林地还要注意选择避风,有水源的地方,积水低洼地及沟边、田边,都不宜栽植。

(3)渗透性

最佳值为80―150mm/小时。在100厘米深度的土壤层中不能有不渗透水层。种植水稻的土壤一般不适宜栽培油橄榄。

(4)PH值

土壤PH值是最佳范围为7―8之间,偏低偏高要调整。

(5)碳酸钙

油橄榄宜林地土壤要求碳酸钙含量大于1%。因为油橄榄有嗜好钙的习性。

(6)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指标为2.0―2.4%,土壤全氮含量0.12%以上。有机质与全量氮的相关系数r=0.982(r0.01[15]0.606),其数学表达式Y=0.027+0.0399x。

(6)氮土壤速效氮平均7.6mg/100g±以上。

(7)磷、钾、钙、镁

磷:变化值在0.1―3.5mg/100g±之间,以3.5mg/100g±为标准。

钾:测定值变化在11―28mg/100g±之间。以不小于20mg/100g±为标准。

钙:测定值变化在7.0―38.0me/100g±之间,不低于25.0me/100g±为适中。

镁:在我国低日照地区(成都及周边地区),对镁有特别要求。土壤交换性镁以不低于2.6me/100g±为宜。丰富的镁营养元素能增加叶绿素的活力。

从总体上看,在我国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土壤的物理条件比其化学性状更重要,这是由于油橄榄根系需氧性高,要求土壤的渗透性良好。所以,土壤物理条件是否符合建立油橄榄种植园的要求,也才能保证油橄榄种植后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是栽培油橄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第二节 油橄榄栽培措施

    (1)、园地规划 对已确定为油橄榄的建园土地,要进行系统规划。比如种植小区的排列划分、主栽品种的圈定、授粉品种的定位;园中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洪系统、蓄水堰塘、及其它的设施配置设计等;要绘制出规划图,种植图等,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防护林带 因需要防风建立防护林带的橄榄园,要慎重选用防护带的树种,避免树种选用不当,造成与油橄榄树争阳光,争夺油橄榄林地土壤中的水肥。

    (3)整地 对用于栽种油橄榄的土地,栽植前要全面清除园中的杂草和有害的残存物,对土壤要全面深翻,深翻度 40 厘米。整好地后按栽植油橄榄的株行距离挖栽植坑。 槽式栽植坑:槽宽 100 — 120 厘米,槽深 100 厘米,有利于土壤保持良好的渗透性,促进其定植苗根系的生长发育,槽式栽植坑土壤渗透性为 87.6mm/ 小时。 穴式栽植坑:穴宽 100 厘米,深 100 厘米,土壤渗透性为 17.7mm/ 小时。

    (4)植穴施肥 栽种油橄榄前在植穴中施用基肥,每一植穴施肥 25 — 50 公斤,磷肥 1 — 2 公斤,钾肥 0.25 — 1 公斤,酸性土壤要加施 0.5 — 1.0 公斤石灰,粘重土壤还要渗入砂子。栽植时将肥料与表土拌和均匀填入植穴内,回填深度 60 — 70 厘米,压实再回填表土约 20 — 30 厘米(离坑面 20 厘米为宜)。

    (5)栽植 栽植时间:油橄榄一般在春季栽植,也可在夏末秋初栽植。栽种营养袋苗成活率高。栽种裸根苗在春季苗木萌动前进行,萌芽后栽植成活率低。 栽植密度:国外过去推行的种植株行距离较大,其密度 7 × 7 米、 8 × 8 米、 10 × 10 米、 12 × 12 米,树冠大,单株产量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低。我国前些年的橄榄园也推行 8 × 8 米的密度。随着现代集约栽培橄榄园的出现,国外种植油橄榄正在向密植化方向发展。推行的种植密度,栽植形式发生了大的变化,推行的模式有:正方形栽植,株行距有 2 × 2 米、 3 × 3 米、 4 × 4 米、 5 × 5 米、 6 × 6 米;长方形栽植,株行距有 1 × 1.5 米、 1 × 2 米、 1 × 3 米、 3 × 4 米、 3 × 5 米、 3 × 6 米。按单位面积计算,每亩种植株数从 10 株到 100 多株不等。我国目前推行的栽植密度为 4 × 4 米较普遍。每亩种植油橄榄由过去的 10 株到现在的 30 — 40 株。还有人想在中国组建高密度的橄榄园,进行矮化密植试验,成功后逐步示范推广。 定植:定植裸根苗,先将苗木放入已回填好土和肥的土坑内,苗根展开平放在坑内土面上。防止根系弯曲成团和根尖向上。苗放好后加土到根颈处,压紧苗木周围土壤,培土成圆形土盘,浇足透水,在土盘面上覆盖一层稻草保湿,定植后还应设立支柱固定苗木,防风吹动,保证成活和护苗直立生长。 定植营养袋苗,除将营养袋去除掉,将营养土团放入土坑内,复土到根颈处,其它工序与栽植裸根苗相同。

    (6)林间间种 为了充分利用油橄榄林间的土地,增加橄榄园的收入,可合理间作。其作法: 种草:利用林间空地种植禾本科、豆科草类及绿肥。到时结合土壤耕翻将其翻入土中,增加土中腐殖质。种草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充分利用光能,雨季还可阻止地表劲流,防冲刷,旱季可减轻土壤水分蒸发。 间种经济作物:在油橄榄林间土中间种矮干的经济作物,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用短 期作物所产生的经济收入来辅助促进油橄榄的发展。

    (7)品种选择与配置 油橄榄不同品种其形态特征很大差异。生物学特性、生态要求、抗逆性和产品质量不尽相同。尤其从小区域范围选培出来的品种,对环境条件的反映更加敏感。因此,新建橄榄园时,应对立?氐钠颉⑼寥馈⒌匦蔚纫蜃咏邢晗噶私狻8菡莆盏降淖柿希宦劢ㄔ肮婺5拇笮。岷辖ㄔ澳康模≡袷视Ω们匀惶氐愫吞跫挠帕计分肿魑髟云分郑乐垢愕ヒ黄分至值鼗蚋愣嗥分只煸浴H绻ㄔ肮婺4螅倌肚兜拈祥盎挂≡裨纭⒅小⑼硎炱分郑挥陀闷分郑还闷分郑桓吒捎氚善分峙涮字种玻庋欣诜制诓墒占庸ず妥酆侠谩?选择好主栽品种后,要选定主与栽品种相适应的授粉品种。其比例:如油用主栽品种为一个加上授粉品种比例 8 : 1 ;主栽品种为二个,加上授粉品种比例 4 : 4 : 1 。选用佛奥、菜星为油用主栽品种,配多灵为授粉品种,比例: 4 : 4 : 1 (佛奥 4 菜星 4 配多灵 1 ) 果用品种的选配:选用西班牙美人( BelladispaBna )作主栽品种,选法国小果( Pichalline )作授粉品种(西班牙美人 8 法国小果 1 )

第三节 油橄榄园的灌溉排水

    一、灌溉

    灌溉本来是值得提倡的增产措施,但人们习惯性地把油橄榄当作耐旱树种,而把因旱造成的落花,落果以及滞育等现象归之为遗传特性,忽视了灌溉的重要作用。有人在干旱地区做过试验,灌溉可使油橄榄提高产量 48 — 53% ,含油率提高 2 — 13% ,平均果重增加 13 — 25% 。

    随着现代集约栽培的兴起,仍要依赖于自然降水是难以实现其集约经营的目的。因此,近些年来,把灌水列入提高产量的基本措施之一。方法上作了比较试验,归纳起来有四种方式:

    地面灌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将水通过渠道或管道输送到橄榄园,进行沟灌和畦灌。

    地下灌溉:在水原不足的地区,利用埋设在橄榄园的地下灌溉系统,将水输送到油橄榄根系层土中。

    喷灌:利用水源,通过管道,喷头将水均匀地撒布在土壤表面。喷灌灌水均匀,节省水量,还能调节橄榄园的气候。

    滴灌:通过滴头把水一滴一滴缓慢地滴入油橄榄根部土壤,借重力作用使水渗入根系区,使根系周围土壤保持最优含水状况。滴灌不仅省水,保湿效果显著,还可以将肥料溶液混入水中进行滴灌施肥。

    滴灌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枢纽管道、输水管道、滴头。枢纽管道包括水泵、过滤器和肥料罐。输水管道,使用 20 — 100 毫米管径的聚氯乙烯管。输水管一般埋设在地下 20 — 30 厘米,支管架设在地面,也有架离地面 1.5 — 2 米高的。支管进水端装有阀门或计水流量调节器。滴灌水由支管进入毛管后通过滴头滴灌。毛管由高密度聚氯乙烯制成,内径为 10 — 20 毫米。使用时有的放在地表,也有埋入根系密集层土壤中的。

    二、排水

    分布在丘陵山区的橄榄园,一般不存在排水问题。只有那些地势平坦和平地新建橄榄园才进行土壤排水。这类橄榄园建园时,在园在修筑排水系统,排水分明沟排水和暗沟排水两种形式。明沟排水是把地上、土中的多余水量引入排水沟内排除。但是地面明沟开得太多,影响机械耕作。为了不影响机械耕作,采用暗沟排水。暗沟是在土壤下层修筑管道,把土中多余水量引入管道中排出。 


油橄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4)
一、土壤管理及施肥

1、林间土壤管理:林间土壤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每年结合除草对林间土壤深翻1―2次,保持土壤疏松。

2、扩穴:幼树定植后随着树体的生长必须逐年深挖扩穴(扩穴可与冬季开施肥沟结合进行),以适应根系生长发育的需要。油橄榄在土壤管理较好的情况下,一般根幅大于冠幅。因此,油橄榄定植后每年冬季采果后,进行一次扩穴工作。扩穴深度50―60厘米,穴沟宽30―40厘米。扩穴范围在定植坑外,或树冠投影外围。

3、松土除草:每年在树冠幅内进行2―3次松土除草,松土深度小树宜浅,深度不超过5厘米。松土范围距离树干20―30厘米。成年树松土深度10―20厘米,过深易损伤根系。

4、施肥:根据树龄大小来定性定量用肥,其用量幅度(幼树―成年开花结果树):厩肥10―100公斤/株,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1―10公斤/株,磷肥0.5―5公斤/株,骨粉0.5―5公斤/株,尿素0.1―1公斤/株,石灰0.1―25公斤/株。肥料与表层土壤拌和均匀施入扩穴沟内,复土盖严。

国内对油橄榄10年生以上开花结果树作过施肥试验:秋季每株厩肥1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春季开花前20天到座果分两次施尿素1.0公斤。平均单株产果量为21.4公斤。秋季每株厩肥肥5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春季施尿素0.5公斤。平均单株产量12.5公斤。前者比后者的产量提高71.2%。

施肥方法:撒施,在树冠投影区内均匀的施入各种肥料,施后深翻30厘米,将肥料和表层土翻入根系层。扩穴施,沿树冠周围开施肥沟,沟深50―60厘米,宽40厘米,把肥料和土壤混合回填到沟内。

试验结果:撒施的平均单株产量为26.4公斤,扩穴施的平均单株产量为19.2公斤。前者比后者提高产量37.5%。

在对油橄榄树施肥时,要考虑决定植株营养状况的各种因素。如土壤的自然肥力,土壤水分,树木年龄及结实多寡等,合理施肥。

在各类土壤条件下,油橄榄结果期树的营养指标是根据我国种植区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制定的。有机质大于1.2%,含氮大于0.12%。叶片含氮不小于1.5%;土壤速效磷3.5mg/100g±,速效钾20mg/100g±,代换性钙0.5%,旱季灌溉2―3次。

二、国外油橄榄施肥

人们普遍认为合理的施肥,会促使油橄榄提高产量。其合理施肥的科学依据,主要是分折油橄榄叶片中氮、磷、钾三大主要元素的含量。根据实际的营养状况,确定其施肥用量。对已经进入结果期的油橄榄在施肥时,应参照每生产多少橄榄果,需从土壤中吸取氮、磷、钾的多少来确定给以补充。至于对其它营养元素的施用,应该通过营养测定,视其含量的高低给予增补。

一株生长正常的油橄榄树,营养元素在叶片中的含量是:氮0.28―2.1%;磷0.05―0.35%;钾0.45―1.46%;钙0.96―2.5%;镁0.16―0.34%;硼19―33PPM。每生产100公斤橄榄果,从土壤中吸走氮0.9公斤;磷0.2公斤;钾1公斤。

(一)一年中油橄榄树体营养变化规律

莫雷蒂尼教授研究证明:氮和磷在树体中含量最高是在发芽前,随着芽的萌动生长,氮、磷含时开始下降,到开花时期含量降至最低限度。钾含量到果实采收之后才有所增长;而钙则随着树体的生长逐渐增加。了解和掌握一年中养分在油橄榄树体中的变化规律,对指导适期施肥和适量施肥很有益处。莫雷蒂尼研究油橄榄叶片一年内氮、磷、钾含量的变化见下图:

(二)施肥时间

因气候条件之差异,油橄榄物候期不尽相同。意大利整个油橄榄种植区域来讲,施肥没有统一时间规定。但从大范围来看,一年之中有三个施肥时期:即采果前后施基肥(冬肥);开花前后和果核硬化时期施追肥(花期和果期的施肥,称花肥和果肥)大概日期:11―12月施基肥:3―4月和7―8月施追肥。

(三)施肥量

意大利国家油橄榄研究院在所属试验园作过试验,结果表明:油橄榄结果树每公顷每年施用纯量(9年平均)氮肥112.6公斤;磷肥40.8公斤;钾肥38.2公斤。未结果幼树每公顷每年施用纯量(9年平均)氮肥87.8公斤;磷肥27.6公斤;钾肥17.3公斤。并认为多施用氮肥能提高油橄榄产果量。而磷、钾肥用量较低的原因,是因为意大利油橄榄园的土壤PH值高(7―8)土壤中钙、磷、钾含量一般较丰富,适当补充就能满足油橄榄生长的需要。

(四)施肥方法

1、开沟施肥

开沟施肥法用于基肥。在树冠投影外挖环形沟或对称沟,沟深40―60厘米,宽30―40厘米。肥料施入沟内与土壤混合后掘土复盖。目前这种施肥方法在意大利很少使用。原因费时费工。但分散少量和四旁栽种的油橄榄仍有采用开沟施肥。

2、撒肥

撒肥是将肥料均匀撒要树冠周围土壤表面,用拖拉机耕耙翻入土中。耕耙深度5―10厘米。撒施肥料尚与中耕翻压青肥相结合。

3、滴灌施肥

这是一种新推广采用的施肥方法。施肥时将肥料溶化装入滴灌系统的肥料罐中,随着滴灌管将肥料输入油橄榄根部土层之中。丰塔纳察教授指出,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施肥,要求磷、钾肥在冬季使用。施入土壤中的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氮肥45%的数量放在春季发芽前施用。进入盛产期的橄榄树氮肥的施用量2/3放在萌芽前施用,1/3放在果核硬化期施。

“法国油橄榄栽培”一书的作者普拉东.勒内总农艺师指出:油橄榄施肥分两种时期进行:一部分在秋季施;一部分在春季施,主要是追施氮肥。

(1)秋季施肥

①二至四年幼龄橄榄园

施厩肥:每株每年施厩肥10公斤:硫酸铵0.2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硫化钾0.3公斤。

不施厩肥:每株每年施饼肥1―2公斤;硫酸铵0.2公斤;达磷酸钙0.75公斤;硫化钾0.3公斤。

②生产园

施厩肥:每株每年施厩肥20―40公斤;硫酸铵0.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硫化钾0.5公斤。

不施厩肥:每株每年施饼肥5公斤;硫酸铵0.5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硫化钾0.5公斤。肥料应在翻地时施入。

(2)春季施肥

硝酸形式的氮肥益于春季生长。施肥量:幼龄树在三月施硝酸钙0.5公斤;产果树在三月施硝酸钙1―2公斤。
托马西认为:油橄榄每年追肥用量:

一般橄榄园

年降雨量在550毫米内,每公顷种植100株,平均年产量1500公斤/公顷;施熟厩肥9000公斤;过磷酸钙(含磷14―16%)150公斤;硝酸铵(含氮15―16%)150公斤;硫酸钾(含钾48―50%)100公斤。

集约栽培橄榄园

硝酸钙400公斤(含氮80公斤);过磷酸钙200公斤(含磷36公斤);硫酸钾300公斤(含钾180公斤);厩肥4000―5000公斤。

三、整形修剪

修剪的增产作用和经济效益是由修剪的调节功能提供的,合理修剪能直接创造最大空间利用率和最好的光合面积与吸收面积(根系),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品。对佛奥品种剪去枝叶量的二分之一比剪去三分之一的提高产量8.3%。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油橄榄所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对症喷药保持油橄榄的正常生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