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积极心理学浅谈幸福感受的提升

 爱情相对论 2012-05-28
诠释方式对幸福感受的重要影响。
决定个人感受的好坏,其关键点似乎在于个体对事件的诠释方式。国外许多研究也都指出,一个人对事件的诠释风格将决定其未来学业表现及情绪状况,例如︰Yu和Seligman(2002)研究发现,悲观的诠译风格与现在较高沮丧症状的层级与之后的结果有相关,而悲观的诠译风格和负向生活事件对未来沮丧的症状有很高的预测力。Nolen-Hoeksema等人(1992)发现,在儿童期的早期,负向事件预测着沮丧的症状;而到了儿童期晚期,解释风格开始成为沮丧症状的显著预测因子,可能单独存在或与负向事件结合;当孩子沮丧了一阵子后,他们解释方法不只会恶化,甚至即使在沮丧解除了之后,研究推测仍将他们归为沮丧好发的危险群。同时,Nolen-Hoeksema et al.(1986)也曾在研究中指出,儿童对事件的解释方式与现在沮丧的程度及学校成就相关,而且可以预测在一年中沮丧中的改变,沮丧同样也可以预测之后的解释风格。Petersonet al.(1988)在一个维持三十五年的纵贯研究发现︰悲观的解释方式是身体疾病的危险因素,在成年早期出现的悲观,可能成为中年或晚年不健康的危险因子。

    相反的,Abbe等人(2003)的研究则指出,快乐的人比不快乐的人,倾向用积极的思考面对问题,无论在决定的过程、社会比较讯息的使用、自我投射、对事物的建构,快乐的人们倾向积极的认知,而且对情境及人们都给予较为正面的评价。

    此外,在幸福感提升的研究中,又以「感恩」的相关方案介入者为多,因为「感恩」有三个功用,其被视为与道德相关的概念︰第一,道德测量器的功能︰例如,这个反应可以理解成一个人经由别人的好心,使自己得到帮助。第二,道德动机的功能︰例如,它使得感恩的人对恩人或其它人表现出更多利社会的行为(Prosocially)。第三,道德增强的功能︰例如,当表达出感恩时,可以使助人者在未来有更多道德行为的表现(McCullough,2001)。另外,Emmons和McCullough(2003)提出,感恩可以引发其它积极的主观经验,在美国1998年的盖洛普调查以美国青少年及成年人为对象,受调查者有90%指出,「表达感恩」让他们感到「非常快乐」或「有些快乐」。对生活环境的感恩举动,可能是个适应性的心理学策略,而且也是人们积极诠释每日经验的重要过程。而经常练习感恩的思考,应该可以提升心理和社会功能。
最后,笔者认为,幸福感受可以提升,也可以学习。诚如《不断幸福论》书中揭示,「情绪是无意识的,但感受是有意识的」,这意味着感受是可以藉由认知的改变来加以控制的,另外,「正面的感觉会让脑内的神经连结生长,而快乐将会随着这些新的连结一起出现」(Stefan,2002)。所以,利用认知及行为的感恩策略,于日常生活中找寻「观他人的功劳、恩惠」的事物,「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能将「感谢化诸言语,当面向对方道谢」,那么幸福就像是美国作家Josh Billings所说的,「假如你曾追寻到幸福,你可以了解,那

就像一个老妇人急着寻找她遗失的眼镜,却发现它好端端架在自己的鼻梁上」(何权峰,民92)。因此,幸福可以很简单,因为它就在你、我身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