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活动——提高品德学科教学实效性的鲜活力量

 天雷教育 2012-05-28

(原创)活动——提高品德学科教学实效性的鲜活力量  

2008-10-12 23:31:22|  分类: 品德教科 |字号 订阅

 

活动——提高品德学科教学实效性的鲜活力量

 Z  Q

从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几年,经常能听到很多上本学科的教师叹息:就是那几幅图,怎么教呀?让学生说嘛,又找不到几句话来说,难受!话虽丑了点,但代表了一部分教师真实的教学情绪,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教师自身本学科认识还不够充分,对本学科的教学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在倡导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新的品德与旧的思品的巨大区别,摈弃单一地为学生“引经据典细分析,苦口婆心讲道理”的一贯做法,在活动中下功夫,赢得品德与生活(社会)科教学的主动权,近而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所面临的、需要认真去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认识意义,明确活动的必要性。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它主要的呈现形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因此,学科目标的实现,需要依托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就如一个小孩子吧!当过父母的都知道有这个过程,就是很小的时候给他说,别去搞小刀,要伤到手的,可他就是不信,还更想去搞,偷偷的都要去搞,结果伤到手了,血流出来了,疼了,这下,信了。你叫他去搞他都不搞了。这就是实践、体验和感悟的教育效果。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有许多的活动,目的就在与此。如二上教材《装扮我们的教室》。如果平时我们的老师害怕孩子们小,装扮得不好,或怕他们伤着等,就教师一手操办了,学生们只是短暂的感觉漂亮,让他们保护好也许也是暂时的。但如果让孩子们自己去装扮,在大人心中觉得不过如此而已,但学生通过亲手设计和布置,一定会觉得是最美丽的,就算让他去撕毁、摸黑,破坏,他绝对不会干,有人想破坏,他都会主动阻止,什么劳动最光荣、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热爱班集体的思想教育,还用得着老师苦口婆心的唠叨吗?

一年级上册教材《比比赛赛》中,通过整理书包、折衣服或钉纽扣等活动比赛,学生既能掌握做这些事技能,又能积极的参与,通过亲身体验,比家长和老师说无数遍更有效果;我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子,老是在厕所里面随处大小便,讲了几次道理都不见改,让打扫厕所的班级很是恼火,我于是让他自己去打扫,几次三番下来,他感受到了这种“不光荣”劳动的“苦楚”了,也就再也不随便大小便了。

 

二. 避免随意,注意活动的严谨性。

 

对于教学的活动性老师们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活动的有效性就不好把握了。

我上三年级下册教材的时候组织过一个活动《护生鸡蛋》。早晨,我让每个学生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来,我做好特定的记号,让学生想办法保护好它,不要它碰碎。到第二天,看谁的鸡蛋是完好的。在活动之前,我有意没有讲活动的意义和方法,想制造一种神秘感,以增强学生的兴趣,由于我的弄巧成拙,反而使活动产生了盲目性,到第二天,学生完好的鸡蛋只有几个,学生们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鸡蛋而可惜和遗憾,这时,我还没有及时把握教育的契机,让学生自己去写活动的过程和感受。结果是学生三言两语的记录了过程,也谈不上什么感受和捂不出什么道理来。只有一个学生大概写出了呵护一个鸡蛋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的成长凝结了家人的心血啊。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此次活动失败了,不过,我也明白了,开展活动要有一定的目的,教师要合理的安排、组织和引导,才会使活动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走出误区,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通过几年的积累,我发现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容易走进一些误区:

1、将学科综合活动与课外活动等同。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认为实践型、活动型之类的教学行为是属于课堂教学以外的事情。因此,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大多延伸到课外去进行,一旦放到课堂教学内,便感到无所适从,发挥不出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的必要功能。然而,作为课堂教学范畴内的实践活动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1)、从目标和作用来看:活动教学着眼与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而课外活动则着眼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特长,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2)、从参与方式来看:活动教学是被列入课程计划的学科和活动的教学,全体学生必须参加:而课外活动则有较大的自愿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的参加,无任务规定。

(3)、从活动内容来看:活动教学有特定的内容,既有技能操作知识,又有情感体验知识,还有问题解决知识;而课外活动则以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和某门学科知识为主。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综合活动教学主要是学生课内实践与课外活动,在必要时候向课外延伸。

2、以学生活动取代学生必要的思维和体验。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确立以学科综合活动教学为中心,将一改传统课堂教学重知识传递,轻能力培养;重结论获得轻过程体验等弊端,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自主建构,创新发展,具有全新的价值取向。然而在理解和操作中,往往认为倡导以活动为中心,就要摒弃传统的知识传承,单纯追求以活动能力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式,这当然是存在重大偏颇的。完全摒弃知识的传承,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会陷入无序甚至盲目的境地。这在五、六年级尤为突出。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目标将学生对社会知识的认识与掌握逐渐列为重要方面,必要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知识可以活动化、序列化,有效转化为活动教学的动力和载体。因此,综合活动教学与知识的传承是分不开的,二者应当相辅相成,相互转化和促进,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有机的统一起来。

(三)对综合活动理解简单化。

在教学实践中,单纯的为活动而活动,追求表面热闹的现象还非常普遍。(品社)会尤为突出,怎样避免这一错误倾向的进一步蔓延呢?

1、在学习活动中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儿童与教师协同完成最简单的学习动作,从而掌握初步的理论知识。这是活动的需要。

2、激励学生通过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的的学习动作去掌握理论知识,这是活动的动机。

3、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抽象,概括和综合,经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小循环。

4、学生有实质的操作,这是活动最主要的环节。

 

四.拓展提升,注重活动的深入性

 

六上教材的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中华民族曾经历的的屈辱,了解了我们的前辈们反抗侵略的一次次抗争和那些为了祖国的强盛,努力探索的和奋斗的仁人志士。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就从许多方面让学生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教材从体育的兴盛这个侧面反映国家的崛起,一开始就介绍了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时,全国人民那欢欣鼓舞的动人场景。

申奥是2001年的事情,我约莫推算了一下六年级的学生,那时才5、6岁吧,再加上农村的孩子居多,信息也不灵,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印象,就没有当时的体验,根本无法感受那份骄傲与自豪。

于是,我先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片,让学生有一点模糊的印象,我再演示当时我和几位朋友彻夜收看申奥转播的情景,(我们当时忘情地欢呼雀跃,忘情地拥抱,用劲的作出成功的姿势……当时的我,不是一个教室里的老师,而是一名在家收看电视转播的电视观众。我当时真是热泪盈眶)我的情绪感染了大家,大家也好像已经重返2001年的7月13日,也是在看申奥成功一样。这时我再让学生用心朗读书上58页那一段话,让孩子们读出激动人心的情感,读出申奥成功的欢欣与激动,读出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在是被人歧视,任人欺凌的弱国的自豪感觉,和祖国以独有的魅力赢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的骄傲的感情。

当学生们读完这段话时,许多眼眶都是湿润的,他们都忘情的高呼:“耶!”

不管挖掘学生内心深处最真的情,还是老师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目的都是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课堂内的朗读活动,也可以对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起促进作用。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要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要不断把握小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和体验来进行思考这一发展特点,在教学中重视开展直接体验性活动,使学生积极地学习、生活。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新理念,笔者认为,上好《品德与生活》课必须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科学运用引“动”策略,努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