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问三解”贵在身心齐动真问真解

 指间飞歌 2012-05-29

“三问三解”贵在身心齐动真问真解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5日 09:18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张海建

  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优良传统作风。在全省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对于各级干部进一步锤炼党性、改进作风、摸实情、办实事、推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岐山县坚持把开展“三问三解”活动,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净化器”、加速转型发展的“助推器”,14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身心齐动,驻村联点,突出“多看、善听、实说、常想、真帮”五个重点,深入一线访困解难,脚踏实地真帮实干,使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多看——察群众之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上群众门、住农家屋,走田间、下地头,才能了解到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真实情况。活动中,全县组织30名县级领导干部、151名科级干部对144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进行一对一包抓,实行县级机关干部轮流驻村蹲点,镇机关领导干部包抓驻镇单位制度,实现了干部包抓全覆盖。同时,向包抓派驻干部印发《“三问三解”活动工作手册》1500份,以填写村情、民情、入户调查登记表、记录民情日记等形式,掌握群众对党的大政方针知晓情况,惠民富民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状况,影响当地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等。截止目前,县镇干部共走访群众5289人次,征求意见2433条,结帮扶对子3631个。

  二、善听——闻群众之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是正确决策的基础,也是为政者基本的责任。只有坐在群众的板凳上,与群众融为一体,耐心细致用心听群众的声音,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的实际困难,才能听到群众对我们工作最真实的意见建议,才能了解到群众的急盼忧怨,汲取群众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智慧和办法。如农村基层出现的个别群体上访事件,反映的就是个别干部作风漂浮的问题,脱离群众的问题,漠视群众利益的问题。重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我们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农村基层改革发展的唯一出路。我县县镇两级对岐星村群体上访事件的有效处置,县工信系统因渭河流域治理关停下属企业后对职工的成功疏导安置等,说明只要我们的干部抱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态度,下得到基层,听得进群众的声音,群众的忧怨困也就会迎刃而解。全县30名县级领导专题调研60余人次,撰写调研报告21篇,为群众解决困难、办实事、好事1238件。

  三、实说——释群众之惑

  实话才是真情实意。只有讲实话,才能找准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社区院落、对口基层单位,和群众心贴心、实打实谈心、交流,多讲群众听得懂的心里话、家常话,少讲套话、空话、官话,真正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所求。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各项具体惠民政策和城乡建设的新变化新成效等,统一群众思想,激发发展活力。围绕培育新型农民和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科技部门、涉农单位的优势。采取“传技能、讲政策、送服务、赠书籍”等切合实际的方式,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我县发展壮大汽车工业园、建材工业园区中,主导向群众讲清利害关系,使群众明白党委政府想干什么、要干什么、如何干,消除思想上的疑难和困惑,形成科学发展共识。在海螺水泥等企业入驻我县建材工业园区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和园区驻地镇村干部,及时向群众介绍产业发展前景、整体布局规划等情况,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3月初,总投资5.4亿元的碳酸钙分级筛选、民盛型材加工等5个项目在县建材工业园集中开工建设。截止4月底,全县落实招商引资项目56个,到位资金22.6亿元,其中第十六届西洽会签约海螺集团新型建材基地建设、石羊集团农牧全产业链等23个项目。蔡家坡经开区被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北郭民俗村荣获“2011年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称号。

  四、常想——谋富民之策

  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就是要坚持把帮民富作为首要任务,常思善谋富民之策。紧紧围绕加强换届后镇、村领导班子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重点,指导联系点开展创先争优、和谐岐山建设提升年等主题教育活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措施,帮助他们理思路,调结构,有效破解了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难题。紧密结合村情、民情实际,以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抓手,围绕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帮助结对农户对比分析现状,寻找致富门路,积极落实举措到户增收计划,解决实际困难,激发创业干劲。我县祝家庄镇的养殖业、枣林镇的建筑业,故郡镇的设施农业等已凸显出了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技术帮、项目带、资金扶,实现了少数人带动大多数群众致富增收的目的。全县建成74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1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宋家尧设施蔬菜基地成为全省最大的蔬菜基地,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到2.5万亩,居全省前列,被评为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示范县、国家苹果项目示范县、省级百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县。今年一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99元,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五、真帮——行惠民之举

  群众满意是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验活动成效的“试金石”。我们紧扣推动转型发展,积极化解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社会保障、信访等突出问题,有力维护了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紧扣推动持续发展,积极开展 “送技上门、送资进企”等活动,真正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紧扣推动和谐发展,加快实施民生工程,帮助群众解决上学、就业、就医、住房等最关心、最现实的困难。积极落实投资5.5亿元的国家一级汽车客运站、特殊教育学校等“十件实事”,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我县举行,区域性敬老院、县城省级标准化幼儿园建设等一批民生工程陆续开工,创建全国药品安全示范县顺利通过省上遴选。今年以来,我县先后获得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2012百家中华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2011年度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实施优秀单位等荣誉。通过扎实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全县党员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凝心聚力、和谐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增强,全县上下形成了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良好社会风气和生动局面,掀起了加快建设富裕、人文、生态、和谐新岐山的新热潮。

    (作者系中共岐山县县委书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