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潞城市贾村两天半赛社仪式内容简介 - 中国傩文化网

 秦小文 2012-05-29
山西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潞城市贾村两天半赛社仪式内容简介


  长治潞城贾村赛社与乐户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宋明以来一直在宫廷承应的供盏仪式、唐宋大曲遗响、以及从宋元盛行一时的院本、队戏,甚至渊源更久的赛戏、假面戏,具有宗教意味的“行像”,等等,都可以在上党乐户参与的赛社演出中,见到踪迹。时异代迁,有着自身传统和独特规矩的赛社活动,渐渐不为人所接受,特别是用方言土语展现演艺活动,很难为今人理解。本文结合两天半的赛社仪式活动的日程安排,对其中的仪式内容和专门术语作一解读,以便于诸位学者的观摩。

  上党地区的赛社活动一般分头赛、正赛、末赛三日,头赛前日有“下请”仪式,末赛之后有“送神”仪式,按照年、月、日、十二时辰排定的二十八宿神祗当值,进行供盏,并确定相应供祀祭品和礼仪程序。完整的供盏仪式有所谓“前七、后八、中十二”和“跑太阳”准一盏之说,即头赛七盏、正赛十二盏、末赛八盏,外加“祭太阳”一盏,总计三天二十八次供盏仪式,并穿插乐户及其它演艺人员的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

  潞城市贾村的赛庙主神为碧霞宫供奉的碧霞元君,陪祀上党地区的重要俗神:二仙奶奶(兼为上党地区重要的生殖女神),因此,该村赛社活动必迎玉皇上帝和碧霞元君的神轿、神偶,同时兼祀二仙奶奶。

  经过历代战乱以及文革的破坏,碧霞宫被彻底捣毁,只剩断壁颓垣,门楼戏台也荡然无存,至今尚未完全修复,甚为遗憾。不过,在村民相沿既久的祭祀传统和虔诚恳切的尊奉行为中,赛社活动和附带着的各种传统礼仪、表演,却一直能够存活于民众的生活中,成为他们保持文化命脉、张扬地方个性的重要表征。2005年,潞城贾村的民间赛社活动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上党赛社,在新时代得到了尊重和理解,并且因此将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此次展示的赛社活动,力求在保持原来传统祭祀格局不变的前提下,对时间长度作了必要的压缩。由于传统赛期时间长,仪程过于繁琐,特别是供盏仪式,重复排沓,多有不便,故将五天赛期压缩为两天半。个别仪式因为时间的缩减(如供盏的次数),或者村舍传统、乐户的技艺传统各异(如升殿仪式、《过五关》等)等原因,与传统记录略有不同。

  8月12日: (头赛)

  上午:

  迎神仪式

  迎神,上党民间也称上香会,即由赛庙的主神作为东道主,将应邀赴会的村舍诸神,请至神庙,接受民众的供盏排宴和礼乐祭祀。届时,主礼生(俗称阴阳,实为整个活动的主祭司)通过土地神代为邀请的方式,随着社火队伍到村社各神庙,将神主牌或神轿请到神场。

  其中,社火队伍的巡游,包括了赛社演出时的各类形象和民间文艺的诸多形式:

  迓鼓:由古代军队鼓乐演变而来,一般因其表演格局的不同而分为文迓鼓、舞迓鼓,前者以鼓为节,演奏各种曲牌,同时由鼓手表演舞蹈;后者以鼓乐合奏,檀板等其它乐器可以单独展现其音乐个性。迓鼓早在宋代的山西等地即已广为流行,上党文迓鼓即其遗韵。上党地区的迓鼓主要出现在社火游行队伍和丧葬中,特别是后者,迓鼓为“跳方相”伴奏,歌舞一体,颇具特色。

  跳方相:是上古时代就已经非常流行的驱傩活动,《周礼》中所说的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的形态,成为后世礼法社会中遵循的标准,但是也是在后世,方相的装扮和表演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也滋生出各具地域特色的形态,其功能也在传统驱瘟逐疫、丧葬驱邪的基础上,渐渐增加了更多的意味,逐渐成为社火队伍中用来开路的主要形式。

  扛妆:也叫走故事,在山西晋中一带也叫背棍,在男青年身上绑铁架,架上绑扎一个或几个身穿戏装、手拿道具的小孩,展现传统戏剧故事人物。这种表演极似传统文献中所说的连相、肉傀儡等,历史比较悠久。

  抬妆:在山西晋中一带也叫铁棍,即由两人抬着,在一米见方的桌行装置上,由几个身穿戏装的男女展现戏剧场面。

  面具队:包括《月明和尚度柳翠》、八仙、钟馗、监斋等,主要是通过面具装扮的角色及其简略的舞蹈表演,增加社火队伍的气氛。

  皇杠:也叫“硬杠”,用木料仿制宝塔形状制成,横插有一定弹力的木杠。皇杠下部为方形木柜,彩绘图案,内放重物以作平衡;上面一般分三层,用彩绸、花朵、明镜、斗形等装饰,拼扎而成,同时书写“风调雨顺”、“封土立社”、“祈福报功”等字样,皇杠最上面要插鸡毛掸。在圆神的时候,人们要抬着皇杠上下左右颤动,以示狂欢。

  神驾:在木质架上,披上神衣,上面安放泥制头像,神像面部分别涂青、黄、赤、白、黑五色,一说为诸海龙王。在结束游行之后,神驾被安放在大殿两厢,接受供祭。

  神马:意为神灵的坐骑,头戴红绸,身负新鞍。

  銮驾:即巡游村舍的主尊神所配置的全套仪仗。

  神轿:即行神坐像,一般居于社火队伍的最后。潞城赛社的社火神轿安奉玉皇上帝和碧霞元君两像。

  另外,上党各地区的上香会传统略有差异,如社火队伍在个别地区由武社火作为前锋,要由身形健壮的汉子,抡着皮鞭,进行“打场”,引导队伍行进。个别地区的社火队伍中还有金楼、银伞、扒山虎、二鬼斗等游艺项目,等等。

  圆神仪式

  圆神,就是随着游行社火队伍,将到会的诸神,迎请到庙前圆神地,主礼生及社首念诵《圆神文》,奉迎诸神,并呈献鼓乐技艺,圆场团拜,祈愿风调雨顺。

  下马仪式

  神庙门前,随着主礼生念诵《下马文》,轿马一一走过,以示临会诸神下马驻留、赴会登坛。

  队戏:《过五关斩六将》

  队戏,是宋代即已成熟并盛极一时的歌舞、戏剧演出形式。上党地区的队戏采用诗赞体式的剧诗吟诵,用打击乐器中的锣、鼓伴奏,表演形态活泼,以征战故事为特征的队戏保留了台上台下、走街串巷的表演形式。

  描述关云长挂印封金,辞别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护送甘、糜二夫人千里寻兄,最后古城相会的过程,是上党地区乐户队戏最具特色的剧目之一。队戏首先要在神庙戏台演出,然后,关公真车真马带着随行人员,依次到各个村庄事先搭就的舞台上,表演斩杀守将的情节。其间要闯过东岭关、洛阳关、汜水关、荥阳关、黄河渡口,最后回至舞台结束。

  由于巡行时间较长,队伍漫延,故此次队戏演出改在碧霞宫前的广场上表演,这种处理虽然是不得已的变通,但依然可以看到昔日的表演规模。14日下午的录像观摩,将展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保留的原始生态的演出。

  下午:

  接神(升殿)、安神仪式

  主礼生按照临会诸神神阶位次,将神主牌及神偶,依次安奉于正殿各处,并念诵《接神文》、《正殿禀状文》、《安神文》等,供祀酒饭、音乐。

  供三盏(供茶、供酒、供饭等共六次)

  神殿前摆设花祭,花祭也叫“插祭”,由主祭厨师和裱糊匠,用锋利的小刀将内掺姜黄、糖料的面片,切割成各种形状、花纹,插挂在绑制的屏风架上,并粘贴各色彩纸剪成的飞禽走兽、亭台楼阁,同时安放泥头纸身的戏剧人物,组成戏剧场面,从而构成一架庞大而精巧的面食屏风。花祭的规模视赛社经济实力而有异,最大的花祭甚至可以类如三楹门楼,人们从其门洞出入。

  “前行”,头戴相帽,身穿红蟒袍,手执竹竿子,引导乐户和主鬯(即社首)、香老(行香奉盏者)、司香、司烛(捧持香烛仪仗造型者)、亭子(即端盘者)、水倌(一般由童子担当)等执役人等,在主礼生的指挥下依次在此供盏上馔。供盏时,主鬯、香老跪叩礼拜,乐户吹奏鼓乐,“亭子”口衔禁花,以示虔诚恭敬。供盏礼仪分三段,先为“一茶三酒”;接着供奉一盏,每盏两趟(头趟果、后趟食);最后一盏茶。一般要求“吹头盏、唱二盏、舞三盏”,三盏之后进行杂剧、队戏表演。

  供盏,是唐宋时代就已经在宫廷中定型的宴会礼仪行为,在宋代文献《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文献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宫廷供盏以及相关的音乐、舞蹈表演的宴享活动。延至明代,宫廷及王侯的进宴礼乐,亦沿用这种供盏格式,并带有了时代的特色,虽然祝赞文书和表演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形式却能够保持传统特征。明清两代的手抄本《礼节传簿》、《唐乐星图》、《周乐星图》、《曲目文范》等文献的发现,表明在明代中期,在上党地区的基层社会,迎神赛会就已经套用这套礼乐仪式,并且在后代的继承中,有所增改变化。

  领羊

  主礼生念《领羊文》,表达陈祭献羊、享赛诸神的诚意。

  队戏《斩华雄》

  描述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戏剧在表现追杀华雄的时候,角色可以从台上窜下,绕村社跑窜,并穿入人群奔走,可以随意拿取摊贩瓜果梨枣,摊主认为这是吉利之兆,表示欢迎,场上场下、戏中戏外,融为一体。最后,华雄窜上舞台,被关公斩首。

  院本《土地堂》

  院本,原指金元时代行院表演所依据之本,与杂剧形制不同,后专指以对白、调笑为主要内容的演剧形态,甚至台词中牵涉男女两性之事,创造出民间所谓的“荤谜素猜”的机趣风格。在上党地区一直传承的院本《土地堂》,早在明代抄本《礼节传簿》即有记载,其演出模式可以一直追溯到元明时期。由于地方语言的使用,上党地区保留的院本颇具地方特色。

  此剧描述:李月堂寿辰之日,其盟弟刘二元、黄章三前来祝贺;三人同到老张酒店饮酒,黄章三骗老张学法术,捆住老张并拿走了他的银钱;李、刘二人放开老张,邀其到土地堂饮酒,碰到赌场输光、纠缠闹事的黄章三;李月堂责备黄章三不务正业,黄装死相戏,最后三人复归于好。全剧全对白调笑的方式展示人物关系,表达“人活世上心要平、雁过留声人留名”的观念。


  13日:

  上午: 正赛

  报晓、催寝、盥漱、接二仙奶奶

  在晨鸡的报晓声中,主礼生和社首念诵《报晓文》、《催寝文》、《盥漱文》、《上香文》等,恭迎圣驾;村社老年妇女为碧霞元君和二仙奶奶盥洗、梳妆,并接请至花祭前与其它神灵一起接受供盏。

  听命文

  主礼生向玉皇上帝跪诵《听命文》,呈诉祭礼隆盛、民心虔敬。

  祭太阳、祭太阴

  即在神场的东南、西北两处分别祭祀太阳、太阴二神,一般在清晨或上午举行。

  迎寿、庆寿、放生

  祈愿诸神神寿天齐,人民物阜年丰。其中演出队戏《八仙庆寿》,表演时,在八仙列队向寿星着祝寿的简单情节中,用列队念诵韵语的形式,表达福寿康乐的美好祝愿。

  供三盏、跳监斋、猿猴脱壳

  跳监斋:是宋明时代流行的哑队戏在上党地区的遗留。监斋,本是佛教、道教仪式中用来监督斋戒的护法神灵,在赛社祭祀中,这一神灵因袭了这一内涵,但是却用歌舞哑剧的表演来展现监察的内容。传统的表演由前行的念诵和监斋神队戏组成,特别是监斋进入厨房后,改换装扮,成为三头六臂、手持板斧的威猛形象,颇感震慑。

  猿猴脱壳:这一名目早在明代抄本《礼节传簿》中即有记载,这表明截至明代中叶,这一表演形态仍然是赛社活动的重要表现内容。不过,在上党地区的不少地区,这一形态还出现在丧葬礼仪中。该段表演,没有对白曲唱,由扮作猿猴的人躺在绒毡上,让人将盛有面粉的面箩筛过,以此留下猿猴影迹,供奉于花祭前面;丧葬礼仪中,这一猴像则挂在灵棚内。

  下午: 末赛

  供三盏

  打太平鼓

  太平鼓,是乐户于末赛日的供三盏之后,在神前必奏的重要鼓乐,曲牌联奏,鼓乐雷动,以示年年太平之意。

  祭风

  祭祀风神,祈求风雨随时、五谷丰登,一般在下午举行。传统的祭祀形式,需要将鼓乐吹打,围绕村落的东南西北行进,不过,在通常的祭祀中,这一形式相对简略。

  乐户吹戏

  吹戏(包括咔戏、鼻吹、耍牙等吹奏技艺),是乐户演奏技艺的重要展示,也是上党地区八音会中的文乐、武乐所表现的重要内容,乐户用唢呐、咔碗、糜子、笙等乐器,惟妙惟肖地展现上党地区戏曲样式,如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秧歌、鼓书的剧目,演奏生、旦、净、丑各行当的唱念场面,逼肖真人,亦自有其音乐特色。传统的咔戏主要是在喉部放置特殊的铁片,发出特殊而浑厚的声音,以便模仿戏剧中的特定场景;鼻吹,则通过鼻部控制气流,吹奏唢呐等乐器;耍牙,要在口内放置一至六只猪牙,增加吹奏的难度,显示吹奏水平和技艺。

  院本《闹五更》

  乐户亦称此剧为“副末院本”,由此可知,此类型的表演沿袭了很多宋元时代的戏曲扮演要素。全剧由副末、老张两个脚色互讲笑话,展现老秀才和王老婆的暧昧关系,全部用土语方言渲染。其中,剧中的“荤谜素猜”,牵涉两性关系,但又能以生活常物出之,颇有机趣。

  送神打彩

  一般在末赛日当晚或者次日早上举行,特别是次日送神,亦需供三盏,较为隆重,最后将神位背转送入大殿,向主神行礼以示恭送;打彩,即表示赛神如愿、人神妥安之意。

  乐户谢神

  乐户结束赛社礼仪之后,单独在神前叩拜。

  14日上午:

  乐户表演:古曲牌吹奏

  乐户,是中国传统礼乐制度孕育、发展出来的一类独特群体,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戏曲、表演等艺术的重要传承群体,虽然从先秦直到近代,乐户的构成及操持技艺各有区别,但是作为传统“乐”文化的承载,乐户的这一职业特点却是恒常不变的。特别是作为悲惨的奴隶制度的遗留,乐户群体作为堕落于中国各阶层之下的、难以入流的“贱民”,却在上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成为绚丽多姿的传统礼乐文化的法定承担者。截至清代初叶,山西成为保留乐户最多、也最有特色的地区,在丰厚的民俗生活中,虽然政府多有解放的命令,但是,世代相袭的行户生活一直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乐户的生活得到了彻底的解放,他们的技艺传承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尊重和传播。作为山西乐户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上党地区不但保留下了乐户在戏曲、祭祀表演中使用的《礼节传簿》、《唐乐星图》、《周乐星图》、《曲目文范》等重要文献,而且也保留了传统乐户数百年来口耳相传的多种套路的粗乐、细乐、队戏、参军戏、院本、杂剧、哑杂剧等多种音乐、歌舞、戏剧的表演形态,特别是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乐户们在世代累积而形成的表演技艺和传承规范,所有这些有形的、无形的文化遗产,以及以此为纽带而结成的文化生态,成为后人了解传统、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了解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心灵世界的重要方式。

  乐户表演:吹戏、卡戏及鼻吹等特技表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