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假如“被癌症”的患者没有去世

 河山石 2012-05-30

乔志峰

      “肺癌患者被切肺后死亡检查无癌细胞2011年,姚凤柏出现咳嗽、咽痛和胸闷症状,黑龙江牡丹江第一人民医院诊断其为左肺中心型肺癌,医生建议做切肺手术。该院邀请北京医生李康对其实施手术。手术后当天,姚凤柏死亡。姚凤柏从就医到死亡仅5天时间,而事后检查发现其被切除的肺部并无癌细胞。为给姚凤柏之死讨个说法,其妻儿将出诊医生李康和其所在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起诉到通州法院。目前通州法院已经立案,这成为本市首例会诊医生被推上被告席的案件。528日《京华时报》)

       很显然,患者姚凤柏“被癌症”了。而近年来,他并非第一例“被癌症”的患者。去年,河南省南召县女教师高增被南阳市中心医院误诊为“绒癌”,住院化疗期间,高增厌食、恶心、呕吐、头疼、肚子疼,心慌气短,全身乏力,特别是头发全掉光后,她感觉到生不如死,几次想从病房楼上跳楼自杀,都被亲人劝阻。后来,高增找到熟人再次检查,发现患的只是一般的炎症,住院5天便痊愈了。

        化放疗的痛苦程度和毒副作用,很多人都闻之色变。普通病人“被癌症”,说涉事医院“草菅人命”或许有点“过”,但说其缺乏责任心、诊断草率,估计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同时,这里边是否还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未可知;而癌症患者已经成为不少医院争抢的“唐僧肉”,却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国外,即使是真正的癌症患者,是否需要化放疗也是需要严格论证的;而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被送入了治疗的“流水线”:先是手术,紧接着就是放化疗。这整个过程常伴生着“过度医疗”的问题,某些抗癌药的暴利简直超越了军火和毒品。例如,每支成本不超过4元的注射剂恩丹西酮,在陕西省物价局网站上,其最高零售价为84.80元。如果以出厂价为基准计算,恩丹西酮的利润率高达2000%!癌症病人生理和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却并不能保住生命,到最后往往人财两空。 

        如果姚凤柏的手术没出问题,他当然不会这么快就去世。但假如他没有去世,等待他的,肯定是跟女教师高增一样的“悲惨命运”:无休无止的化放疗,无休无止的痛苦,无休无止的经济压力……我甚至忍不住要说:“幸亏”他走了,才不至于被医院和医生继续戕害和压榨;“幸亏”他走了,才不至于给家人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压力。不久前媒体报道了某医学博士拒绝医治临终父亲、让老人安静离世的新闻,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现在医疗领域百病丛生,而癌症治疗方面更是重灾区,堪称医疗体制中的恶性肿瘤。 

       “被癌症”的患者突然去世,也将其他一些“潜规则”揭露了出来:某些所谓的“名医”和专家走穴猖獗,其所在医院管理不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涉事专家收取巨额“劳务费”,却并不把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回事,严重违反会诊义务,在患者术后未脱离危险的情况下擅离职守……业内人士表示,本案作为首例会诊医师被推上被告席的案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期待“被癌症”的患者的遭遇能够唤醒无良医院和无良医生的良知,更期待卫生部门能够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不要让类似悲剧再次重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