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科学

 -marhaba 2012-05-30

虹膜中央有个2.54mm圆孔称瞳孔。

视网膜后极部有一个无血管的凹陷区,称为黄斑。这是由于该区含有丰富的叶黄素而得名。其中央有一小凹为黄斑中心凹,临床上称黄斑中心凹。

视路(visual pathway):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通路。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皮质视中枢的神经传导通路。

视野(visual field):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力。

视盘optic disc全称视神经盘,也叫视神经乳头,视网膜由黄斑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的淡红色圆盘状结构,称为视神经盘,简称视盘。

瞳孔反射(light reflex):为光线照射一侧时,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的反射。

眼表(ocular surface)的解剖学含义指起始于上、下眼睑缘灰线之间的眼球表面全部粘膜上皮,包括角膜上皮和结膜上皮。

眼压:就是眼球内部的压力,简称为眼压。它是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均衡压力。正常人的眼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以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同时保证了屈光间质发挥最大的光学性能。正常眼压的范围为1121mmHg1.472.79Kpa)

急性或亚急性性细菌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传染性强,多见于春秋季节,可散发感染,发病急,潜伏期1~3天,两眼同时或相隔1~2天。发病3~4天炎症最重,以后逐渐减轻,病程多少于3周。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双球菌(冬季)、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春夏)。病原菌可随季节变化。

“浓漏眼”: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分泌物由病初的浆液性很快转变为脓性,脓液量多,不断从眼睑流出。

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

角膜炎浅层的瘢痕性浑浊薄如云烟状,通过浑浊部分仍能看清后面虹膜纹理者称角膜云翳。混浊较厚略呈白色,但仍能可透见虹膜者称角膜斑翳。混浊很厚呈瓷白色,不能透见虹膜者称角膜白斑。角膜瘢痕组织中嵌有虹膜组织时变形成黏连性角膜白班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种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角膜后沉着物(keraticprecipitatesKP):炎症细胞或色素沉积于角膜后表面,被称为KP

睫状充血:睫状充血是指位于角膜缘周围的表层巩膜血管的充血,是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一个常见体征。

视网膜脱离(RD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可以分为孔源性、牵拉性、渗出性。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正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近视: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之近视。

远视: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集在视网膜之后,称为远视。

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老视:随着年龄增长,眼调节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引起患者视近困难以致在近距离工作中,必须在其静态屈光矫正之外另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晰的近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presbyopia)

双眼屈光度数不等者称为屈光参差

Kappa角:瞳孔中线与视轴的夹角。

第一斜角:麻痹性斜视以正常眼注视时,麻痹肌所在眼的偏斜角。

第二斜角:麻痹性斜视以麻痹肌所在眼注视时,正常眼的偏斜角。

交感性眼炎sympathetic ophthalmia)是指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受伤眼称为诱发眼,未受伤眼称为交感眼,交感性眼炎为其总称

上睑下垂:指提上睑的提上睑肌或苗勒氏肌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影响外观甚至功能。

白内障(Cataract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矫正视力低于0.5者都可称为白内障。

散光:由于角膜或晶状体表面这些不同方向的弯曲度不一致而使得不同方向子午线的屈光率不一致,使得经过这些子午线的外来光线不能聚集于同一焦点。这样,光线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便称为散光。

屈光不正:是指当眼球调节松弛状态下,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者。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相互分离的病理状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交感性眼炎(sympathetic ophthalmia是指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受伤眼称为诱发眼,另一眼称为交感眼。可发生于外伤或手术后556天,但多发于2周到2月。

视网膜脱离(RD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可以分为孔源性、牵拉性、渗出性。

眼球壁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角膜组织学结构:1.上皮细胞层,2.前弹力层,3.基质层,4.后弹力层,5.内皮细胞层。

眼球中层为葡萄膜,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富含血管和色素,由前到后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屈光介质: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睑由外向内分5层:皮肤层、皮下组织风、肌层、睑板层和结膜层。

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眼外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

上斜肌受第Ⅳ脑神经支配,外直肌受第Ⅵ脑神经的支配。其余眼外肌皆受第Ⅲ脑神经支配。

视神经:(一)眼内段,(二)眶内段,(三)管内段,(四)颅内段。

角膜上皮细胞的氧供来自泪膜,内皮细胞的氧供来自房水。能量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大部分通过内皮细胞从房水中获取,约10%由泪水和角膜缘血管供给。

房水循环途径:睫状体产生-进入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房-再从前房的小梁网进入Schlemm-然后通过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汇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流到血循环。

WHO诊断沙眼至少符合下述标准的2条:①上睑结膜5个以上滤泡②典型的睑结膜瘢痕③角膜缘滤泡或Herbert小凹④广泛的角膜血管翳。

皮质性白内障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⑴初发期,⑵膨胀期,⑶成熟期,⑷过熟期。

正常人眼压平均值为16mmHg,标准差3mmHg,统计学将眼压定义为1021mmHg

青光眼的种类: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青光眼(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

前葡萄膜炎临床表现1症状:患者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在前房出现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或反应性黄斑水肿、视盘水肿时,可引起视力下降或明显下降,发生并发性白内障或继发性青光眼时,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2体征: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和体征角膜后沉着物

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治疗原则:立即扩瞳以防止虹膜后粘连,迅速抗炎以防止眼组织破坏和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前葡萄膜炎绝大多数为非感染因素所致,因此一般不需用行生素治疗,对高度怀疑或确诊的并原体感染所致者,则应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对非感染因素所致的葡萄膜炎,由于局部用药在眼前段能够达到有效浓度,所以一般不需要全身用药治疗。

眼外肌有拮抗肌、协同肌、配偶肌。

弱视分类: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

酸性烧伤的损伤机制:

①酸性烧伤:酸对蛋白质有凝固作用。酸性溶液浓度较低时,仅有刺激作用;强酸能使组织蛋白凝固坏死。凝固蛋白可起到屏障作用,能阻止酸性继续向深层渗透,组织损伤相对较轻。

②碱性烧伤:常见由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等引起。碱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质,与组织接触后能很快渗透到深层和眼内,使细胞分解坏死。因此,碱烧伤的后果要严重的多。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可分为四级。Ⅰ级:视网膜血管收缩、变窄。Ⅱ级:主要为动脉硬化。Ⅲ级:主要为渗出,可见棉絮斑、硬性渗出、出血、及广泛微血管改变。Ⅳ级:Ⅲ级改变基础上伴视神盘水肿和动脉硬化的各种并发症。

角膜是主要的眼屈光介质,具有透明性。角膜无血管,其营养代谢主要来自:房水,泪膜和角膜缘血管网。上皮细胞的氧供来自:泪膜;内皮细胞的氧供来自:房水。能量物质主要是葡萄糖。

睑缘炎:是指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

主要分为:鳞屑性、溃疡性和皉(目旁)部睑缘炎3种。

眼表疾病的治疗原则:

1正常表型的结膜上皮表型和角膜上皮。

2两种上皮干细胞的解剖及功能必须正常。

3能产生及维持一层正常且稳定的泪膜。

4眼睑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正常,能保护眼表和维持泪膜正常流体动力学功能。

5相关的神经支配及反射功能正常。

结膜炎症状有异物感、烧灼感、痒、畏光、流泪。重要的体征有:结膜充血、水肿、渗出物、乳头增生、滤泡、伪膜和真膜、肉芽肿、假性上睑下垂、耳前淋巴结肿大等。

细菌性结膜分泌物:脓性(病原菌是:淋球病、脑膜炎球菌)和粘液脓。

病毒性结膜分泌物:浆液性。(耳前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


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角膜炎的鉴别

 

细菌性

真菌性

病毒性

诱因

外伤或挑异物

植物或农作物外伤

抵抗力低下

病史

起病急,发展快,症状重

起病缓,进展慢,症状轻

反复发作,症状多异

分泌物

多,脓性

少,泡沫样

少,水样

病变特点

溃疡凹陷,基底坏死物多;周围致密浸润;少有前房积脓,若有则液平

病灶隆起,干燥;伪足,卫星状;早期前房积脓,液不平;周围浅沟、免疫环

树枝状、盘状,坏死性,地图性

治疗反应

抗细菌有效

抗真菌有效

抗病毒有效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鉴别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病史

有发作史,先痛后红

无发作史,先红后痛

症状

眼球剧痛肿脏,伴有头痛、恶心、呕吐

畏光,流泪,睫状体区明显压痛,轻度偏头痛

视力

高度减退

不同程度减退

角膜

雾状混浊,水肿

透明后有灰白色KP

瞳孔

散打

缩小或变形

前房

变浅

正常深度房水浑浊

眼压

急剧升高

多数正常

 

 

 

 

 

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的鉴别

 

麻痹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

病因

器质性改变

不清楚

发病

骤然

逐渐进展

眼球运动

受限

无受限

斜视角

第二斜角大于第一斜角

两个斜角相等

复视

代偿头位

治疗

戴镜手术

三棱镜手术

 

 

 

 

 

 

 

上皮,神经,基质,内皮型角膜炎的机理,特点,病变:

 

上皮型角膜炎

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

基质性角膜炎

内皮型角膜炎

发病机理

病毒在上皮细胞内活化复制

角膜神经功能异常,基质浸润、药物毒性

病毒侵袭伴免疫炎症反应

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

基质损害特点

继发于上皮损害的基质瘢痕

溃疡引起的瘢痕

组织浸润坏死伴新生血管

内皮功能受损,慢性水肿引起的基质混浊

其他病变

树枝状、地图状、边缘性角膜溃疡

持续性上皮缺损

角膜病变继发上皮角膜炎

盘状、线状弥漫性K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