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中药也“伤肝”

 唐尧怡人 2012-05-31
2012-05-30
来源:河北日报 □康富标
       王师傅得了银屑病,在一家号称“采用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诊所治疗,药没吃几天,却出现了厌食、恶心症状,经检查发现得了“药物性肝炎”。张女士则更想不通,孝顺的女儿出差带回来了“保健药茶”,据说能强身健体,结果药茶越喝小便越黄,最后连皮肤、眼睛都发黄了,才知道出现了肝损害。

    其实,在我国应用中药的数千年历史中,一直把“毒”和“药”相提并论,反映了中药具有两重性。《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根据毒性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2000年版中国药典中也明确有毒性中药72种。其实,毒性是中药的固有性质之一,没有绝对无毒的药物,中国有句俗语“是药三分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中药并非像某些广告宣传的那样,“无任何毒副作用”。

    如果发生了药物性肝炎,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的反应。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肝区不适等,部分患者可能厌食油腻食物、尿黄甚至皮肤、眼睛发黄,严重的会出现呕吐、腹胀等。如果在服用药物后出现上述症状,建议立即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最早最常见为血清转氨酶升高,出现黄疸的还会有胆红素升高。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并进一步确诊,您需要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尽早治疗,越早诊断、治疗疗效会越好。

    需要指出的是,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涉及了药物代谢、免疫反应、个体体质等多种因素。有些药物产生的肝毒性与剂量有关,这些药物应用过量往往会导致大部分服用者出现药物性肝炎。而更多的药物导致的肝损害与个人体质有关。因此,药物性肝炎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预测性,需要在用药的过程中提高警惕。尽可能减少药物性肝炎发生的风险。首先,要严格按照中药使用的剂量、疗程用药,不能超量,要按照中医理论合理配伍组方;其次,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很难确定导致肝损害的特定成分,要绝对避免再次应用曾导致肝损害的药物;第三,不建议采用中药进行长期保健,如张女士那样,服用“药茶”而导致药物性肝炎则得不偿失了;最后,一旦用药期间出现不适,建议尽早检查明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