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中镇天柱山

 威灵仙9998 2012-06-01

    
  

      

     安徽:中镇天柱山

        威灵仙/于北京/银河湾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西部,因其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1982年,天柱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又荣膺首批国家“AAAA旅游区”和“全国文明森林公园”的称号。

  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万岁山、潜山,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其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其中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

  天柱山乃历史名山,以雄、奇、灵、秀的自然风光和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据《史记》记载,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封其为“南岳”,后隋文帝杨坚拓展南疆,改封衡山为南岳,但天柱山仍以“古南岳”的号而备受世人仰慕。天柱山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难怪诗人李庚在广历祖国名山大川后赞叹道:“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一、自然景观

  天柱山地处我国南北交汇地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域,造山运动及构造断裂的长期活动,使天柱山在以花岗岩山体为主的同类型风景区中得天独厚,既具北山之雄,又有南山之秀,雄奇灵秀,兼容并蓄,刚柔相济,古朴天然。

  雄峰巍峨

  天柱山有海拔千米以上的雄峰45座。其中尤以主峰天柱峰最为壮观。她海拔1488.4米,浑身石骨,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势如“中天一柱”。飞来峰三面绝壁,巨磐盖顶,宛若天外飞来。天池峰上有两个天然形成的天池,常年积水不枯。五指峰、天狮峰、迎真峰、天蛙峰、覆盆峰等神态各异,在云遮雾绕中形成了“峰海”奇观。真是一个角度一幅画,移步更换一重天。

  奇石天成

  天柱山是山岳型风景区,是石头垒成的山。山中巧石遍布,或大或小、或散或合、或立或卧,状人状物,栩栩如生,与自然的山势形成和谐的统一,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如南关的仙蚌献珠、龙吟虎啸、金鸡唱晚、太白观海、仙人指路、皖公神相;主峰一带的娘娘晒鞋、鹦哥起舞、仙人别墅、美满鸳鸯、神猫逼鼠;东关的仙人打鼓、蚰蜒爬壁、鹊桥横空;马祖庵的混元霹雳、猪头衔草等等举不胜举。

  古松苍劲

  天柱山的千年古松不下万株,尤以“十大名松”最具特色。作为群松之首的天柱松,又被称作“天柱松王”,它屹立于绝壁之上,扎根于石缝之中,下临万仞,上逼蓝天,刚直挺立,确有不可一世之概。探海松,用其弯曲的躯体,伸出长长的手臂,去探秘浩渺的云海。五妹松、虬龙松、双掌承露、鹰松、舞女松等等,千姿百态,婀娜多姿。

  水晶

  天柱山山有多高,水有多长。位于主峰景区的炼丹湖海拔1100米,蓄水量10万立方米,是全国第三大高山平湖。她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滋润着天柱儿女、万物生灵。飞瀑亦是天柱山的一大奇观。九井瀑布是由九个瀑布组成的瀑布群,气势宏伟,叹为观止!飘云瀑位于海拔1100米以上,在微风的吹动下,瀑面仿佛平铺了一层薄纱,悠悠洒洒,飘然而下。激水瀑从天而泻,雪崖瀑声如洪钟,珍珠瀑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奇妙场面。

  秘洞府诡

  天柱山的景点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神秘莫测的洞府了。这里有知名洞府53处,且多聚集千米以上的主峰景区。它们叠石天成,自然成趣。如马祖道一修炼的嘉平馆。大宋顾柬之宿过的柬之洞,迎真峰上的迎真洞等。但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奇特应首推被誉为“全国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由峰巅坠下的巨石,无序叠置于峡谷之中,便形成了这神秘的洞穴。它全长450米,分逍遥宫、迷宫、龙宫三大部分。从狭窄陡峭的洞口而入,左右环绕,上下迂回,时而步道断踪,时而又别开洞天。真是神秘莫测,其乐无穷。相传此处还是道教真人“司命真君”的洞府。

  松涛

  天柱山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交汇处,特殊的气候条件形成了复杂的植被类型,119科千种以上的植物在此汇聚。其中北关寨的万亩竹海,铜锣尖的千亩杉林,南关寨的千年古松和主峰一带的珍珠黄杨把天柱山妆点得青翠欲滴,分外妖娆。天柱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在深山密林里,不失为动物栖息的理想之地。至今仍有虎、豹、豪猪、小灵猫等数百种珍稀动物出没其间。

  景观奇异

  天柱山之所以神秘,在于众多的奇异景观。“天柱晴雪”之美:在主峰景区西边有一堆堆白色的沙丘,白天在骄阳的照射下,晶莹闪亮,入夜踏月观赏,满目寒光,凉气袭人。在万绿丛中它犹如一堆堆白雪,正是:“多年积雪类琼瑶,日炙风暄融示了”。“九井西风”之奇:九井河一带,由于山势的缘故,不论外界刮的是东南西北风,在此皆变成西风。沿河而下,一年四季,子起卯息,绝无更改。特别是酷暑夏夜,西风一到,暑气顿消。“翠华回音”之妙:在东关景区的回音台上,面对翠华、天狮、覆盆诸峰呼喊,此呼彼应。由于四面山峰远近参差,回音有明显的时间差,便形成了“一喊三回音”的奇象。若众人在此结伴高歌,又仿佛是千百人组成的大合唱。“仰天大佛”之神:以虎头崖为头,斗牛岭为身,锣鼓冲为脚,绵延30余里的玉镜山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尊“仰天大佛”的神像,他鼻眼岸然,手握宝瓶,仰天而憩,有呼之欲起之势。“天柱佛光”之怪:雨过天晴,当您伫立在天池峰上,眺望天柱峰,前面是浓雾或密云,背后有阳光照射,在对面的云雾中就会出一个七彩光环,且环环相扣,中间还能映照您的倩影。此外,东关的云海、南关的雾凇、西关的雪霁、潜河的晚霞等等,都可谓绚丽非凡,不可名状。

  二、人文景观

  天柱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名流辈出。春秋时这里已是皖国封地,山称皖山,水称皖水,城曰皖城。这里山川秀美, 物种富饶,再加上它自古以来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以及直通长江的皖河和贯穿县境的官道所带来的交通便利,使天柱山成为人文荟萃的宝地,使潜山成为集古皖文化、帝岳文化、宗教文化及戏曲文化于一身的历史文化名城

  石刻文化

  “无山不石刻,有刻皆名山。”自古以来天柱山就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骚客文人、达官显宦纷至沓来。他们面对如此美景,挥毫泼,抒发内心的感慨,于是便留下了众多的石刻。从石牛古洞到马祖庵,从虎头崖到天柱之巅,从九井河畔到南天门,到处都是古圣先贤们的题刻,而这其中石牛古洞内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以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品位之高、年代之久而列各景区石刻之冠,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片不到300米长的石壁上,汇集了唐、宋、元、明、清、民国、现代共300余幅石刻,可谓是诗、词、文、图、赋形式各异,行、草、隶、楷、篆五体俱全,真正是一条艺术的长廊。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一代改革家王安石和书法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的真迹。

  宗教文化

  天柱山是佛道两家的“洞天福地”。道家将此列为中国名山三十六洞天之十四,并称其为五大镇山之中镇。千百年来的膜拜和香火沉积了丰厚的宗教文化,既有可观可览的有形景观,又有可读可听的无形传说。自东汉方士左慈在此传教后,道教遂在此生根。萧梁时期,金陵高僧宝志来此布道,并与方士白鹤道人斗法,结果平分秋色,从此,天柱山成为佛道圣地,盛时期的唐宋,寺观不下百余座,曾有“三千道士八百僧”之说。佛教代表性建筑为凤凰山下的三祖禅寺和天柱山腰的佛光寺(马祖庵)以及县城西郊的太平塔。三祖寺于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142所重点寺庙之一,最初被梁武帝萧衍赐名“山谷寺”,后因禅宗三祖僧璨在此驻锡,故名“三祖寺”,唐玄宗之子唐肃宗即位之始改元“乾元”,即于乾元元年下诏赐名为“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寺内觉寂塔建于唐天宝年间,为三祖僧璨的舍利塔;另有建于唐朝的“三祖传衣洞”和建于宋朝的“摩围泉”。

  史迹文化(古皖文化)

  这里的史迹最早可以上溯到以“薛家岗文化遗址”为代表的5000多年前的古皖文化。薛家岗文化遗址坐落在潜山县王河镇,共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出土文物2000余件。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玉器三大类,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其中13孔石刀为国内首次发现,极其珍贵,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这些器物以新石器时代物品为主,并有少量商代和唐宋年代遗物,它们风格独特、自成面貌,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独树一帜的一种文化,为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及与黄河流域诸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文物资料。

  珍藏于县博物馆内的“潜山安徽龟”化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龟鳖类动物地史记录,而“东方晓鼠”则推翻了西方学者“啮齿类起源于北美”的论断。动物学家称潜山为“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宝地,亚洲哺乳类的发源地”。

  南宋末年,当地土豪刘源率领10万民众据守天柱山,抵抗元军,后战死在天柱峰下。明宣宗嘉其忠义,封其为“护地大王”,至今仍存“大王坟”遗冢。天柱山之“东关”、“西关”等名称即由其关寨名而来。此外,还有堵河灌田为民造福的水利工程吴塘堰等。

  名人文化

  天柱山的名人踪迹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封岳,现在仍可探寻到当年汉武祭岳留存的“祭岳台”、“旌驾桥”等遗迹。后隋文帝志在南疆,移南岳封号于湖南衡山,但天柱山依然以她的钟灵毓秀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达官显宦前来造访。唐李白在江上看一眼天柱山就吟道“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并表示“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白居易的一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更是穿透了历史,至今仍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王安石在潜山任舒州通判时,拥火夜游石牛古洞,作诗云:“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黄庭坚在石牛古洞内筑亭读书,自号“山谷道人”,并坚称“吾家潜山”。

  古皖大地,地灵人杰,早在三国时,这里就诞生了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王蕃。晚唐有诗人曹松,宋朝有宰相王珪、擅长画马的李公麟,到了近代,更有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他们都是天柱山的儿女,他们都是我们潜山人的骄傲!

  戏曲文化

  发源于湖北黄梅地区的地方剧种黄梅戏一植入天柱山这片土壤后,忽然就奇葩绽放,光华万丈,先有开拓者严凤英,后有新秀韩再芬,硬是将黄梅戏唱响中华大地,《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就在这里被搬上了黄戏的舞台。

  最值一提的是,徽班领袖程长庚在安庆二黄的基础上,融合弹腔,以徽调为基础,唱法取之汉调,并吸收昆曲、秦腔之精华,融会贯通,形成独特风格即“京二黄”,集徽剧之大成,开京剧之先河。他培养孙菊仙为弟子,收谭鑫培为义子,指定杨月楼为“三庆班”继承人。实无愧于京剧鼻祖之称谓,另外,在龙潭的杨家祠堂内仍完好地保存着古戏台。

 

欢迎你进入威灵仙的360个人图书馆

http://www.360doc.com/myindex.asp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