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 辨脉 平脉 伤寒例乃伤寒论一书中的基础理论部分,可惜世人都忽略之,甚至有人说这些是后人增添进去的。目前中医药大学的伤寒教材这些也是不录。 能把本人注解 看明白的 那你的阴阳思维就比较有天赋。 ◆辨脉法第一. 1、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 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沈濇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阳位的阴若不足,则阴不固阳,而阳飞张,故脉现大浮数动滑。这是因为阳气无阴固纳而阳气飞张鼓动所导致的脉象,故曰阳也。此象离卦也。 阴位的阳若不足,导致阴位的阴无阳鼓动,则阴不行,不行则脉显沉涩弱弦微。此象坎阴无坎阳鼓动也,故曰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阴病者,无坎阳鼓动而阴不行也。见阳脉者,及是坎阳鼓动了阴,使阴上行入阳位和化为阳气,如此才能显出阳脉。此乃生气有根之兆也。 阳病见阴脉者死:阳病者,无离阴固纳离阳也。则离阳飞张而为阳病。阴脉者沈濇弱弦微也。即坎阳弱而阴结于下,阴不上行入阳位。这样离阴更弱,形成阳聚于上,阴结于下,以致阴阳脱离。故曰死也。 18、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 医乃不知.而反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呴. -------浮则无血.大则为寒. 浮指寸口脉浮也。大指寸口脉大也。 ---本源是寒,寒凝而血不上行入阳位,则离阴虚,离阴虚不固纳离阳而离阳奔张,故脉浮也。 ◆寒气相搏.则为肠鸣. ------寒是寒,气是气。气为荣气,荣气为使阴上升入阳位之气,荣气上行被寒所阻,而气与寒相搏,而为肠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