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四的解析

 峰刘 2012-06-01

对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四的解析

(2011-10-12 13:54:24)
标签:

杂谈

最近在注解 黄帝内经 素问 灵枢

 

这里我先公布一些自己的注解

 

给大家解释下面这一段。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看看古传的解释 是完全不同于你们所见到的任何解释。


138、故冬不,按跷,

不:否也,不通也,闭塞也。138-143的不字均为否解。阻塞也。

冬不按跷:冬否则按跷以疏之。结合137、冬善病痹厥,则是冬不,则病痹厥,用按跷以疏之。

139、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

春不:春否也,春气闭塞也。

春否则鼽衄,春否则病颈项,春否者,春为发陈,今发陈之路否塞,故病鼽衄,病颈项。

140、仲夏不,病胸胁,

仲夏否,则病胸胁

141、长夏不,病洞泄寒中,

长夏否,则病洞泄,寒中也。

长夏者脾也,长夏不,脾不升阴也。病洞泄寒中,即是脾胃虚寒而洞泄也。

142、秋不,病风疟,

秋否,病风疟也

143、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冬否,冬气主藏,今冬否,而阴少则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144、夫精者,身之本也。

145、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145条146条针对藏于精者,分论其春不,夏暑两种情况。

春不,春否也,春升之力否塞也,春不则病温也。《伤寒论》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结合112、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那么病温有两种发病机制:一是冬伤于寒,春没有否,而仍旧病温。二是冬没有伤于寒,藏于精者,但是春否,即春气生发闭塞,也会病温。

结合139、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那么可推之病温即是病鼽衄,病颈项。

鼽:鼻塞也,衄:鼻血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