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体质的因素

 奔跑的鸡架 2012-06-03

影响体质的因素

    体质特征,是建立在个体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等形质的强弱盛衰基础之上的,取决于这些深层根源性体质要素。因此,凡影响个体深层根源性体质要素的因素,均可影响体质。

    1.先天因素

    体质的构成首先是来自于父母之精。《灵枢·天年》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因此,父母生殖之精气的盈亏盛衰,决定着子代禀赋的厚薄强弱,影响着其体质。汉·王充在《论衡·气寿》中指出:“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明·万全《幼科发挥》认为:“子于父母,一体而分。”父母形质精血的强弱盛衰,造成了子代禀赋的不同,成年后可表现出体质的差异。诚如《灵枢·寿夭刚柔》所指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可见,在体质的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它确定了体质的“基调”。但这只对体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体质的强弱,还受到后天因素的综合作用。另外,母体在受孕后至分娩期间对饮食起居、心理、劳逸等方面的调养以及患病情况,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子代的体质。

    2.年龄因素

    中医学对人体结构与机能随着年龄而变化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灵枢·天年》曾以十岁为阶段,较详细地描述过从十岁直到百岁随着年龄递增的脏腑气血等形质改变过程,说明了人体气血及内脏盛衰与年龄之关系,在生长、发育、壮盛以至衰老、死亡的过程中,五脏精气由盛至衰,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决定着人们的体质。随着年龄的变化,男女体质的形成和演变,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1)从出生到青春期,是体质渐趋成熟、定型的阶段,体质基本定型于青春期之末。

    (2)青春期到35岁左右,女性的体质常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且多半是转向病理性体质,出现一些病态。相对而言,男性这一时期的变化不很显著。

    (3)35岁至更年期以前的男女,均处于壮年阶段,体质变化大多数较为平缓。

    (4)50岁上下的妇女和55~60岁的男子进入了更年期,因精血骤减,体质也发生显著变化。

    (5)更年期以后的老年阶段,男女体质日渐虚性化,常以虚为主,兼夹痰瘀。概而言之,小儿的体质特点为:机体不足之阴阳处于一种蓬勃生长的状态,且以阳生为主要趋势,称为“纯阳之体”;小儿机体阴阳均未充足成熟,称为“稚阴稚阳”。石寿棠《医原》说:“小儿,春令也,木德也,花之苞,果之萼,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稚阳未充,则肌肤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则脏腑柔嫩,易于传变,易于伤阴。”另外,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明·万全《幼科发挥》并总结出 “(小儿)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的特点。成年人一般气血充盛,脏腑功能强健,体质类型已基本定型,一般而言比较稳定。老年人的体质改变常表现出阴阳失调、气血渐衰、脏腑功能衰退、形体亏损、宿疾交加等特点。诚如《灵枢·天年》所说:“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气血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3.性别因素

    就体质学而论,人类最基本的体质类型可分为男性体质与女性体质两大类。男女在体型、脏器结构与生理功能上均有所不同,体质也存在着性别差异。《灵枢·五音五味》说:“妇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指出了男女的形质差异。除躯体形态和生理方面显而易见的不同之外,男女差异主要有:“男子以肾为先天”(清·费伯雄《孟河先生医案》),“男子以精为本”(清·程文囿《医述》);“女子以肝为先天”(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女子以血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清·唐容川《血证论·男女异同论》指出:“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主”,“男子以气为主”。另外,女性体质随年龄变化较为显著,并有月经期、妊娠期和产褥期的体质改变。当月经来潮后,体内产生了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故中医学有经期感冒宜用小柴胡汤及热入血室等专论;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各系统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对此,中医学素有“孕妇宜凉,产后宜温”之说,但张介宾则认为:“夫孕之胎气必随母之藏气,大都阴虚者多热气,阳虚者多寒气,寒之则寒、热之则热者是为平气。”至于产后,因其气血骤去,故体质状态与产前迥然不同,《金匮要略》总结为:“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另一方面,产后又多瘀血内阻,诚如唐容川《血证论》所言:“既产之后,身痛腰痛,恶血不尽,阻滞其气,故作痛也。”

    4.地理因素

    不同地区或地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壳的物理性状,地球的化学成分、物产及气候条件等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不同地域人群的饮食结构、居住条件、生活方式、社会民俗等,从而制约着不同地域生存的不同群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代谢方式和心理行为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人类具有能动的适应性。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不同,人类各自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条件相协调的自我调节机制和适应方式,从而产生并形成了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体质特征。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指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厚,……东南之人,气浮而薄。”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也曾讨论过不同地域的人所表现出的体质差异,指出东方“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西方“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在内”。一般而言,北方人形体多壮实,多阳虚 (脏寒),腠理偏致密;东南之人多体型瘦弱,多阴虚湿热,腠理偏疏松;滨海临湖之人,多湿多痰。

    从现代医学地理学的角度看,地球在自身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壳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由于人类及生物体内的元素丰度曲线与地壳元素丰度曲线是一致的,因此,地壳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便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影响了全球各地区人类和生物生态的明显地区性差异,而且,由于某些元素的过剩或缺乏,在一些地区还导致了许多地方性疾病和某些疾病的高发现象。如水质硬度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相关,一般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在软水地区比硬水地区高。

    5.其他因素

    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对体质有明显的影响。由于饮食物各有不同成分或性味特点,因此,长期的饮食习惯和固定的膳食品种质量,久而久之可因体内某些成分的增减等变化而影响体质。如饮食不足,影响气血的化生,可使体质虚弱。饮食偏嗜,使体内某种物质缺乏或过多,可影响脏腑功能活动和精、气、血、津液的代谢,甚则成为导致某些疾病的原因。如嗜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痰,形成形胖湿腻质;嗜食辛辣则易化火伤阴,形成阴虚火旺质;过食生冷寒凉则会损伤脾胃阳气,有可能形成迟冷质。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营养水平,则可使气血旺盛,体质强壮。适度的劳作或形体锻炼,可使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活动旺盛而体质健壮。过于安逸,则可使气血流行不畅,筋肉松弛,脾胃功能减退,而使体质下降,或形成痰瘀体质。如《灵枢·根结》说:“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过度的劳作,则容易损伤筋骨,消耗气血,使脏腑精气不足,功能减弱,形成虚性体质。此外,疾病常与体质状态互为因果。大病久病之后,常使体质虚弱;某些慢性疾病(如肾炎、肺结核等)迁延日久,患者的体质易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感染某些邪气,罹患某些疾病(如麻疹)之后,又可使患者终身不再罹患此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