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探秘

 xcaq 2012-06-03

“五脏六腑蓄毒不流”乃成肿瘤

老虎之死敲响警钟

1999年11月1日,在苏州医学院,进行着一次特殊的病理检验,受检对象是苏州华南虎繁殖基地前不久死去的一只雌性老虎——玲玲,结果发现它居然是死于肺癌。
  苏州华南虎繁殖基地这只名叫玲玲的雌性老虎,芳龄17,性情温顺,身体强壮,先后生过42只幼虎,最多时,一胎生了4只,是基地的“光荣妈妈”。从今年7月1日起,玲玲进食、活动减少,并伴有呼吸困难症状,10天后开始发烧,体温高达440C,消瘦。基地兽医竭力抢救,每天给老虎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氨基酸,又加用林格氏液等药品。第五天,老虎体温、呼吸、食欲恢复正常,全身状况改善。但这仅仅是一次回光返照,次日上午,玲玲再次出现病危症状,心脏停止了跳动。
  老虎死后,内脏送苏医附一院作病理检验,发现老虎的肺实质、胸腔内、心包膜、膈肌遍布黄豆大小的癌肿结节,病理切片证实为肺低分化腺癌,伴心包、胸膜、横膈及淋巴结广泛转移。
  专家认为,空气污染可能是老虎患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老虎玲玲的住处旁边,经常有人焚烧垃圾,包括泡沫、塑料制品,虽然每次发现后都要用水扑灭,并提出警告,但收效甚微。另外,老虎由野外大范围、大运动量、多样化的觅食活动,围入20~30平方米的小范围内活动,肺活量及肺功能有所下降,也应当视为发病的内在因素。
  这篇消息的题目为:“老虎死了,可惜?选老虎死了,可怕?
  被称为“山林之王”的老虎居然死于肺癌,这给生活在污染日益严重的地球上的人们又一次敲响了警钟。这种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是“外来之毒”,人体自身产生的各种“垃圾”是“内生之毒”。1800年前的东汉名医华佗有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明确指出肿瘤发生的原因是“五脏六腑蓄毒不流”而致。
  内外毒素是产生肿瘤的“罪魁祸首”,我们把这种病理机制概括为“百瘤皆由毒作祟”,这是有关肿瘤病因学说的一个重大创见,也是自然排毒免疫论的一个理论基石。
  最新研究认为,人类在追求健康长寿,抗御衰老的长期实践中,提出了200多种学说,见仁见智,不一而足。其中最被公认的就是“自身中毒学说”,该学说的核心是:人的一生中,毒物在不断积聚,这种毒性物质是导致多种疾病特别是肿瘤的重要原因。那么毒从何来?这正是我们下面要探讨的内容。
  人类患癌约75%与环境因素有关。
  生活中我们需要每天洗脸,经常洗澡,目的是清除皮肤上的污垢,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清洁卫生,人们看不见的是体内每天也在产生着诸多“垃圾”

环境污染与体内“垃圾”

凡是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的物质皆可谓之“毒”,这种毒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环境之毒,为外来之毒;二是人体内的“垃圾”,称内生之毒。
  人类患癌是与环境污染的长期刺激分不开的。现代工业发展给人类带来高度物质文明,但也如影随形般带来各种现代污染。城市人口高度密集,汽车猛增,工业废气带来了空气污染。环保专家测定北京王府井大街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36000个细菌,而树木葱郁的北京中山公园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数不足前者的1/7,差别何其大也。前面提到的苏州老虎不就是死于空气污染吗?最近报道,我国肺癌发病率居世界第一,无疑与此有关。
  工业废物的大量排泄造成水源污染,是消化道肿瘤发病的重要原因。江苏泰兴市本来是个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但是该地的癌症死亡率已达到288/10万,远远高于全国108/10万的平均水平,原因何在呢?该市化工企业发展过快,到1997年已有125家,被冠以“化工之乡”,正是这众多的化工企业排放的大量废物污染了水源,使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
  其他如粉尘污染、化学污染、噪声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大量外来之毒,正在不断增加,环境污染的程度与肿瘤发病率成正比,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早已指出:人类患癌约75%与环境因素有关。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报告则认为,现今全球40%的死亡病例应归咎于环境因素的恶化。
  生活中我们需要每天洗脸,经常洗澡,目的是清除皮肤上的污垢,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清洁卫生,人们看不见的是体内每天也在产生着诸多“垃圾”,这就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同“垃圾”一样,如果不能予以及时清除,这些垃圾就会积聚“发酵”而成为危害人体的“内生之毒”,这种“内生之毒”无疑要比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更严重,因而更可怕。
  病从口入,专家们估计,半数以上的肿瘤是“吃出来的”。食品污染是导致内生之毒的最大来源,它包括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大类。其中生物性污染如黄曲霉素是形成肝癌等消化道肿瘤的罪魁祸首,这已是人们的常识。20世纪80年代末在南非发现的伏马菌素有明显的致癌性,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广泛关注一种真菌毒素,它广泛存在粮食尤其是玉米中。然而就是在美国的超级市场,其玉米制品大约就有一半可以检出伏马菌素。食物的化学污染主要是指各种农药、化肥的滥用,增加了蔬菜水果和粮食的污染。尤其可怕的是由于大规模的工业养殖,可能形成饲料污染造成鸡、猪等畜禽类的污染,最典型的莫过于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食品污染。据说,30克二恶英就可置100万人于死地,可见毒性之大。
  我国已经初步进入小康社会,大部分人都已经脱贫,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追求享乐,过嗜肥甘厚味,造成营养过剩,诸如肥胖症、癌症、高血糖、脂肪肝等典型的“富贵病”比比皆是,其原因与体内毒素的日积月累密切相关。
  盲目追求进补,造成人体新陈代谢紊乱,使得代谢过程中的废物堆积、停滞;滥服各种化学药物,造成的药物蓄积性中毒和药源性疾病,都可形成大量的内生之毒。
  这些外来之毒与内生之毒侵入人体,扰乱气血,阴阳失衡,最终“蓄毒不流”,成为导致癌肿发生的元凶。我们关于“百瘤皆由毒作祟”的观点,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而提出的。
  除了环境污染之外,与我们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出现了问题,都产生了相当的致癌毒素。

为什么癌症越来越多

常常有患者问:“肿瘤为什么越来越多?”“癌症发病年龄怎么越来越早?”确实,20年来,我国肿瘤发病人数由每年90万上升到160万,二三十岁的人得癌一点都不稀奇,全国每5个死亡的人中就有一个死于癌症。
  按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怎么癌症越来越多呢?问题出在哪儿呢?除了环境污染之外,与我们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出现了问题,都产生了相当的致癌毒素,所以肿瘤自然越来越多。
  先说衣服。一家专营衣服的时装店开业后,老板娘经常头晕,食欲差,出丘疹,生脓疮。经化验发现,她每升血清中含有486微克氯化苯,还有一定数量的甲醛等剧毒物质,“凶手”就是服装店里的衣服。时装“伤人”的武器,主要是化学物质。大多数男士衬衫都用15种不同的化学物质进行过处理,这种衣服就像贴在皮肤上的膏药,通过汗液和体温释放出各种物质,引起人体病变。试验显示,衣服上的毒物甚至比一些食物能更快地被人体吸收,发生作用。
  再说“住”。北京儿童医院2000年统计,该年确诊的白血病儿童患者,90%的家庭在一年内进行过装修,而且大多数是豪华装修。哈尔滨第一医院统计,在近10年中收治的1800名白血病患儿中,有46.7%的孩子家在半年内进行过装修。很显然,白血病与装修有着必然的联系。专家介绍,复合地板、乳胶漆、涂料、油漆都不断地释放各种毒素——化学物质,其中甲醛、苯乙烯是公认的致癌物质。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达到11万。???
  美国著名癌症专家曼高斯医生说:“在住宅中,最容易让人患癌症的地方,就是洗手间了,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将各种化学清洁用品置于洗手间内,由于洗手间内的空气不流通,所以当清洁用品蒸发后,洗手间内便积聚大量的化学气体。更要命的是大部分厕纸都会有甲醛,这是一种可以引致癌症的化学物质”。
  再说“行”。我国的汽车越来越多,空气污染也就越来越严重。日前,有关专家随便抽检了100辆汽车,结果,90辆汽车内都存在污染,其中新车内的空气质量最低。经调查,新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车内装饰材料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如苯、甲醛、丙酮等。加上车内空间狭小,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自然造成污染。人在这种污染的环境中,便会出现烦躁、头晕、困倦,专家们称之为“驾车综合征”。有一组数据表明,由驾车综合征引发的交通事故,远比酒后驾车、疲劳驾驶引发的事故还多。
  最后说到“吃”。吃的问题就更大了。专家普遍认为,肿瘤的一半是“吃”出来的。如今一谈到“吃”,许多人都感到,现在吃什么东西都让人不放心!人们觉得水果没有水果味,蔬菜没有蔬菜味,肉没肉味,鸡没鸡味。那是因为蔬菜、水果是用大量的化肥、增长剂催化出来的,里面全是化学物质,都可能有致癌性,美国一位著名营养专家拿着女儿吃剩下的一小段胡萝卜进行分析,令她大吃一惊的是,那上面“含有40多种农药和化学药品。”而鸡、鸭、猪、牛等牲畜是用激素、工业饲料喂出来的,一只鸡从鸡雏喂到1.5千克的肉食鸡,只需45天。据报道,有人在鸡、鸭中都发现了癌,人吃了会怎样呢?现在人们愿意吃“土鸡”、吃野菜,吃不上化肥、不撒农药的绿色蔬菜,无非是避免污染的举措罢了。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癌症发病率上升了69%,死亡率增长了29.4%。什么原因呢?WHO20多年前就发表报告称:“人类癌症约有90%与环境中的化学致癌物质有关。”
  以上从衣、食、住、行中可以看出,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东西都充斥着污染,而污染就是毒,“百瘤皆由毒作祟”,癌症就是这样多起来的。

沉重的《生命的留言》

前面讲的那位肝癌患者的悲剧与李东进的惨遇提示了什么呢?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代表的治癌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尽管它目前在治癌领域中仍旧处于主导地位,然而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选西医治癌这“三板斧”共同的不足是“只看病,不看人”。确切地说,就是只看到肿瘤病灶,只看到癌细胞,因而采取了以消灭癌细胞,消除病灶为目标的攻击性疗法,其结果,敌我不分,既杀了癌细胞,也杀了正常细胞,造成瘤虽去而人亦死亡的“同归于尽”的结局,甚至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不死于病而死于药的悲剧,如同前面故事里的主人公。
  相信公众都会记得陆幼青这个患者,他曾经上了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他写的书《生命的留言》畅销全国,这本《生命的留言》记录了他对化疗的真实体验,可以说是沉重的“生命留言”。
  陆幼青先是患胃癌,后是患腮腺癌,再后是晚期淋巴结转移,脸肿得“像刚下场的拳击手”,生命进入倒计时。然而他“依然不乱方寸”,以日记的形式写下一份震撼人心的“生命留言”。
  他在书中说:“我希望他们能把我的文字带给另一些人,那些在我们身边,还在苦苦地跟癌症作战的人,希望我的经历能对他们有用。”
  “我接受过几次化疗,但在我自己找到的医学书里清楚地写着,化疗对我的病的有效率只有10%,想想也是,把自己的全身灌满毒药,只因为身体里有个地方长了个病灶,从常理来推测也是一件低效率的事,我果断地把另一半化疗处方扔了。而我同室的8个病友,全部在按质按量完成了化疗一年内死去。”
  “中国大部分肿瘤病人都在重复这样的故事,先是用廉价的、国产的、毒性可能跟农药差不多的化疗药物,然后眼看着体力不支,化验单上的数字直线下降……”
  陆幼青所以出名,也因为他是公开宣布停止化疗的第一人。
  关于化、放疗的毒副作用,也许李东进的遭遇最具代表性了,但是赵丽蓉的描述更令人感叹。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丽蓉在与肺癌顽强搏斗17个月后,离开了我们。令人惊异的是,赵丽蓉以其特有的风格对化疗所遭受的痛苦做了调侃,她是这样说的:“以前看过电影上敌人给江姐往指尖上钉竹签吧?比那种滋味还要难受。当年敌人如果知道有这种方法,就用不着严刑拷打,用化疗逼供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是典型的赵丽蓉风格!对化疗毒副作用有过各种各样的描述,惟有赵老太太的调侃最令人心酸了。只要想想临终时她体重只有35千克就知道了。
  “放射和化疗是两种粗暴的治疗方法,用不了多久就会淘汰。”
  大量的事实表明:化、放疗标准疗法或许只对5%的癌症是有效的,“40年来的实践可用一句话概括:化、放疗是失败的疗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