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话原则宜方,说话方式宜圆

 doctor心内 2012-06-06

 硬骨头者有时候跟你也是一家人,只是他一时别不过弯来而固执己见。如果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然可以任他固执,不理他就是了。如果他的固执会耽误事,那么再硬的骨头也得上去啃一啃。这时最好的办法不是跟他争个谁对谁错,而是从他的观点入手,先顺着他说-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利弊。并适时地以情感打动他,让他自己否定自己。

    战国时期,赵太后刚刚掌权做一国之主,秦国就加紧向赵国进攻。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提出要以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救赵。做母亲的赵太后,不愿意让自己的爱子当人质,这当然也是人之常情。因而,对于大臣们的反复规劝,太后大为恼怒,对臣下说:你们哪个再来劝我送长安君当人质,我唾他一脸口水。左师触龙为了国泰民安,求齐救赵,又必须在太后的火头上去说服这一国之主。于是,他就采用以情感人的办法。见了太后之后,对于送长安君当人质的事他开始时一字不提,而是委婉地询问太后的饮食,关怀体贴地寒暄后,在太后色少解的心境下,又提出愿送自己年仅15岁的小儿子入官做卫士,并说自己年迈,对小儿子十分喜爱云云。当太后问他:你们男人也爱怜小儿子吗?”触龙答道:爱得比妇人还要厉害哩。太后笑着说道:我看还是妇人爱得厉害吧。,至此,老人爱子之心在双方情感上得到交融,触龙成功地找到了化解太后的怒气,引发其情感的渠道,就是说有了共同的语言,创设了沟通隋感的情景。接着,触龙又巧妙地将太后的谈锋引向长安君,他对太后说:老臣私下认为太后疼爱燕后胜过长安君多啦。太后说:你错了。我疼爱她,哪里比得上长安君。这样的回答,正中触龙下怀,他正是要由此生发谈论爱子原则来劝太后的。接过话头,触龙说:父母疼爱子女,要替他们做长远打算。您老人家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抚摸着她的全身哭个不休,因为她嫁得太远而感到悲伤,真够心疼的。燕后走了以后,您并不是不想念她啊,每当祭祀,总要替她祝福、祈祷;千万不要让她返国呀!这还不是替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有子子孙孙,不断承继王位吗?”触龙的说法,是从情感上对太后的做法以赞许,太后听了,心里觉得很受用,就点头表示赞同,说:是这样的。触龙继续把话题引申,他问太后:从现在起算到三代以前,甚至算到赵氏开始建国的时候,赵王的子孙能够累代封侯至今不绝的还有吗?”太后说:没有了。触龙又问道:不光是赵国,就是别国子孙后代继续不断封侯的还有吗?”太后道:我不曾听说。至此,触龙已将太后的情感完全引到了自己的话题上,于是,他开始以情理交融的攻心战,向太后发起了进攻。触龙说:这些人啊,近一些的呢,是自身遭到不幸;远一些的呢,还要累及子孙,难道是因为这些封了侯的子孙本身个个不行吗?只是因为他们地位虽高,却没有建立什么功勋,俸禄虽多,却没有什么劳绩,而且还拥有大量的金银财宝。如果太后抬高长安君的地位,给他肥沃的封地,赏赐很多财宝,而不让他及时为国立功,一旦太后去世,长安君怎能在赵国站得住脚呀!我以为太后替长安君打算得不够长远,所以说你疼爱他还比不上疼爱燕后!”太后终于为触龙的情理所打动,说:哦,那就听你的安排吧。至此,触龙完成了说服过程,太后接受了建议,派长安君去齐做了人质。

    心理学认为,人有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即理性世界和情感世界,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 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伴随,情感是沟通的桥梁。在论辩中,善于并巧妙地运用情感技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 能征服对手,征服听众,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成为情感的俘虏。我国唐代大诗人自居易所说的动人心者莫先于情,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在上面这个例子中,触龙就是以情为先,攻心为上,以自身的情感优势化解赵太后的谈锋,将谈话的内容引入自己巧妙选择的情感战场,以情寓理,情理交融,进而说服太后接受了建议,取得论辩的成功。

本文由会讲话博客www.huijianghua.com提供,希望可以与大家多多交流,欢迎拍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