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满分消丸治中满鼓胀

 淄水渔夫 2012-06-08
[导语]中满分消丸治中满鼓胀、气胀、水胀、热胀。

治中满鼓胀、气胀、水胀、热胀。(诸病有声,鼓之如鼓,为鼓胀,气不通利为气胀,血不通利为血胀,但气分心下坚大而病发于上,血分血结胞门而病发于下,气血不通,则水亦不通而尿少,尿少则水积而为水胀,湿热相生,则为热胀,金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为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水去其经当自下,水分即气分。)厚朴(炒一两)、枳实(炒)、黄连(炒)、黄芩(炒)、半夏(姜制五钱)、陈皮、知母(炒四钱)、泽泻(三钱)、茯苓、砂仁、干姜(二钱)、姜黄、人叁、白术(炒)、甘草(炙)、猪苓(一钱)、蒸饼丸,焙热服。(寒因热用,东垣立中满分消丸治热胀,分消汤治寒胀,二者详而用之。)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厚朴枳实行气而散满,(二药兼能破宿血)黄连黄芩泻热而消痞,姜黄砂仁暖胃而快脾,干姜益阳而燥湿,陈皮理气而和中,半夏行水而消痰,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润肾滋阴,苓泻泻脾肾妄行之水,升清降浊,少加叁术苓草以补脾胃,使气运则胀消也。(按此方乃合六君四苓泻心二陈平胃而为一方者,但分两有多寡,则所治有主客之异矣,朱丹溪曰,脾具坤静之德,而有干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之泰,是为乎人,今也七情内伤,六淫外感,饮食失节,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故阳升阴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浊相混,隧道壅塞,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经曰鼓胀是也,以其外虽坚满,中空无物,有似于鼓,以其胶固难治,又名曰蛊,若虫之侵蚀,而有蛊之义焉,宜补其脾,又须养肺金以制水,使脾无贼邪之患,滋肾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却咸味,断妄想,无有不安,医者急于取效,病者苦于胀满,喜行利药以求通快,不知宽得一日半日,其胀愈甚,而病邪甚矣,元气伤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