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理财的常识

 白罂粟 2012-06-08

融资:借钱。

  金融: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回笼、汇兑、储蓄、借贷、证券交易等经济活动。

  钱庄:旧时私人经营的金融业商店,主要业务是存款、放款、汇兑。

  银号:旧时指规模较大的钱庄。

  票号:旧时指山西商人所经营的以汇兑为主要业务的钱庄。在清末曾操纵全国的金融,是当时最大的商业资本。也叫票庄。

  当铺:先收取抵押品然后再借给人款的店铺,借款的数额,按抵押品的估价来定。到期不赎,抵押品就归当铺所有。

  典:用实物作抵押换钱,不付利息,议定期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当: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也指在当铺里的抵押品。

  银行:办理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证券:指代表某种所有权或债权的凭证。

  证券交易所: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有组织地进行集中交易的场所。

  有价证券:表示对货币、资本、商品或其他资产等有价物具有一定权利的凭证,如股票、债券、各种票据、提单、仓库营业者出具的存货栈单等。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在资本市场上,金融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些金融机构能够大量吸取社会储蓄;另一方面,又能够稳健和大量地供给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在中国近代资本市场上活跃的金融机构主要有钱庄、银行和证券交易所等。

  中国近代早期的三大金融势力是钱庄、票号和在华外国银行;1911年后是钱庄、外国在华银行和近代中国银行。

  1897年中国第一家华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此后,中国的银行业发展迅速。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止,中国的华商银行总行已有164家,分支行1627家,资本总数达40050万元。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强大的一支金融力量。

  吸收社会储蓄,并非银行业的专利,也是其他行业共同享有的权利。

  与传统中国相比,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的最大变化,是机器大工业的诞生和发展,这是中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重要标志。这一点,中国农民体会得最深。与这种变化相伴出现的是对工商业资本的大量需求和对资本市场的呼唤。我们知道,中国近代的工业化,由于缺乏原始积累,来自政府的资金援助不多,因而出现了许多从民间融资的手段和方式。现在既然取消了人民公社,既然中国不能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中国工商业的继续发展就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资金,还得从民间融资。比如许多微小企业(公司),没有资格到国有银行去贷款,不从民间融资怎么发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