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首富倾家荡产 阜康钱庄倒闭真相

 环游世界的猪 2016-12-09

上篇文章给大家说到,胡雪岩破产的标志就是阜康钱庄的倒闭。而关于阜康钱庄的倒闭缘由,历来主要归结于政治倾轧和生丝大战。怎么回事呢?


政治倾轧


先说政治倾。1883年,时值中法战争,当时清廷命令左宗棠领战,胡雪岩着急为左宗棠筹措军费,一时焦头烂额,正这时候,胡雪岩的对手、背靠李鸿章的盛宣怀一看时机来了,准备下手。当时李鸿章与左宗棠是对头,胡雪岩还外国贷款的协饷是掌握在李鸿章手里的,由李鸿章授意上海道台邵友濂发放。这天,盛宣怀乘机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说:李大人有意缓发这笔协饷,时间是20天,结果邵友濂就照办了,这样一来,阜康钱庄就失去了临时周转的资金,同时盛宣怀事先向那些外国银行放风造谣,说胡雪岩资金即将断裂,这些洋行一听,焦虑万分,纷纷向胡雪岩催款,事发突然,胡雪岩只能阜康钱庄先支取80万两补上漏洞,此时盛宣怀又趁机托一些大户到阜康钱庄提兑,且四处放风说:胡雪岩积囤的生丝已经赔了血本,欠外国银行贷款80万两,马上就要面临倒闭!如此一来,提款人群恐慌不已,纷纷到阜康银行要求提款,最后将阜康银行挤兑倒闭。


其实,这个说法同样没有史料依据,纯属演绎。但胡雪岩积囤生丝确有其事,怎么回事呢?


生丝大战


胡雪岩的积囤生丝源于一场和洋商的生丝大战,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和外商的面对面的商战。晚明以后,江浙一带已经是全国纺织业的中心,但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手工纺织,也就是黄道婆那一套,但1860年后英美各国的机械缫丝厂进入中国,效率远胜手工纺织,结果对国内纺织业造成致命打击,这样一来,外国商人就有了价格优势,将垄断中国的蚕丝贸易,为了保护民族产业,胡雪岩干了一件当时的民族义举——以高于外商价格收购农民的蚕丝,控制原材料,让大鼻子老外的缫丝厂收不上蚕丝。但实际上这是胡雪岩的一场投机:由于控制了原材料,最后价格必然上涨,届时胡雪岩还可以卖出获利。


当时胡雪岩动用了多少资金投入这场生丝大战?普遍说法是2000万两,囤积了15000包生丝,结果到1883年11月,阜康钱庄由于面临资金链断裂,胡雪岩不得不低价卖出生丝,一下损失800万两,所以很多人认为,胡雪岩积囤生丝是导致其破产的根本原因。


但后来有学者考证,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根据当时的蚕丝价格史料,推算出胡雪岩并没有投入2000万两,至多投入几百万两,损失一百多万两,这个损失根本不至于对阜康钱庄的资金链造成致命打击。


那阜康钱庄倒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倒闭潮引发挤兑


我们需要回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要知道,在当时,阜康钱庄倒闭并不是个例。阜康钱庄在倒闭前,上海钱庄已经出现了一股倒闭狂潮:由于1883年,中法战争阴云笼罩,结果在上海爆发了中国第一次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市面萧条,当时的上海《申报》记载,进入1883年,倒闭商铺非常多,直接牵连到放贷的钱庄。2月1日上海的信源钱庄倒闭,亏损“八九万两”;4月5日,上海的利康钱庄又宣告倒闭,亏损“二十九万两”,到10月8日,又有两大钱庄亏损倒闭,市面银根奇缺。而钱庄不断倒闭的消息,又引发了更加猛烈的挤兑,1883年年初,上海有78家钱庄,到年底,只剩下10家。如此形成连锁反应,外地钱庄很快被波及,过了两个星期,和阜康钱庄齐名的杭州德馨钱庄突然倒闭,紧接着12月1日,阜康钱庄倒闭,先是杭州总部和上海分部同时倒闭,过了几天消息传到北京,12月5日当晚,北京分部门口“取银之人拥挤不断”,第二天就倒闭了。当时光是被《申报》点名报道的倒闭钱庄就多达30多家。


也就是说,阜康钱庄的倒闭,与当时大的金融环境密不可分,如同多米诺骨牌,在一片挤兑潮中,阜康钱庄很难独善其身。


总结


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是钱庄沉浮的一个缩影。


“成也红顶,败也红顶”,在胡雪岩身上体现的淋漓精致。马云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胡雪岩是最好的榜样,因为它做生意很有大局观,意思是你看到的世界多大,你能做的生意就有多大。但他更强调了一点,胡雪岩是一个坏的榜样,因为钱权不分,最终丧失了一个企业家的独立性。这其实也给我们今天很多企业家处理政商关系提出反思,也许,金钱和权利最好的关系就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胡雪岩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企业家面对现代金融危机的悲剧。在官场上胡雪岩也许如鱼得水,但是面临真正的市场竞争,胡雪岩显然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阜康钱庄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并没有没有做好现金流管理,这是一个传统企业家由于时代和认知局限导致的悲剧,也是留给我们今天很多企业家的深刻教训。


知识补充


钱庄与票号区别


在了解了日升昌票号和阜康钱庄之后,有的读者可能会关心一个问题,就是钱庄和票号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这里给大家稍作补充。


钱庄和票号在信贷业务上区别并不明显,都做汇兑,也做存贷。不过整体偏向不同,票号主营长途的大额汇兑,或者说“异地大额取款”,一般并不经营零散的个人业务,资金通常在几万两之间,因为票号一开始就是靠这个起家的,搞的是连锁经营。钱庄则重在本地商家的汇兑与居民存贷业务,打个比方,票号好比连锁超市,钱庄好比零售商便利店,满足的是大家日常的金融需求,更加便民。但这并不是主要的,钱庄和票号最大的区别是风险。


难抗风险


很多人可能觉得票号经手的都是大额汇兑,风险更大,其实不然,票号对风险的把控比较严格,而且汇兑的很多都是官家的银子,属于公款,资本雄厚,所以相对稳健;相反,钱庄往往财力有限,资本充足率很低,那怎么办呢?只能吃风险饭--可能资本金只有区区几万两,就敢做几十、上百万两的贷款,经常搞一些风险大的投机贸易。


问题是,钱庄哪来这么多钱放贷呢?


一方面通过承诺高利率大肆吸收存款,另一方面,钱庄主用自身的财力和商誉作为信用保证,就像胡雪岩,可以凭着个人信用到处融资。万一资金周转不过来呢?钱庄也有法子,--从票号或者外资银行那里借款应急。但很明显,这种模式的抗风险能力极差:钱主个人信誉可能此一时彼一时;应急款项依赖的也不是自有本金,而是拆借来的,一旦洋行或票号抽贷,钱庄就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


这一点,在1883年的金融危机中,体现的极为明显。


我们知道,19世纪80年代正处在洋务运动后期,国内造铁路、开煤矿、兴轮船如火如荼,相关的股份公司纷纷建立,很多官督商办企业大量地发行股票,钱庄的很大一部分资金


通过放贷流入股市,结果因为金融危机爆发,大量贷款在股市蒸发,形成巨大窟窿,而此时原本给钱庄放款的票号和洋行,立刻停止了拆借,抽走了钱庄大量的流动性资本,导致钱庄的坏账呆账不断。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当时有大量的资金放贷在外难回收,同时又失去拆借提供流动性支持,所以一旦遭遇挤兑风潮,很难招架。


这就是为什么1883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很多票号并没有因为这次金融危机倒闭,反而是钱庄大批倒闭,这也是钱庄本身的宿命——在高风险的现金流管理下,难以抵御市场变化和政治动乱。


当然,以上分析的是钱庄和票号的内在区别,放到更大的格局,钱庄和票号之所以都没能走到今天,根本还是因为和现代银行相比,他们的集资系统还是前现代化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