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

 夕阳红10 2012-06-08

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  

2012-03-30 10:21:37|  分类: 人生回眸 |字号 订阅




                                 

                     边框现成模板极品 - Good fun - .

 

                      我上过学,种过地,当过兵,从过政,执过法。在我的人

      生道路上,有坦途,也有坎坷;有阳光, 也有风雨;有喜悦,

      也有辛酸……现将自已一生中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实录”

      在此,以飨诸友,如有舛误,恳请雅正,不甚感激!

 

                    古典金色分割线【透明底113P】 - Good fun - Good fun博客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2)

 

                                      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

                     “春天不忙,秋天无粮”。因此,人们常说:“一年之

              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江南的春天,万木竞秀,百鸟争鸣。农村社员在这春江

              水暖的早春时节,为夺取当年农业大丰收,全力奋战在春耕

              生产之中。

                      春耕的关键在于耕作, “只有深耕细作, 才能衣食有

              着”。俗话说:“犁得深,耙得匀, 土地能长金和银。”犁

              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这种农活一般都由父辈们干,而我

             们这些小青年则只有耙田了,耙田时,为了增加耙的重量,使

             之耙得匀,我们有时在耙上堆放泥土,有时我们站在耙上,为

            了安全起见,我们有时则蹲在耙上。

                   春天的田野里到处是辛勤劳动的人们,社员们的欢歌笑语

            声及咕咕热闹的蛙鸣声,给大地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泥土散发

            的潮气和芬香则昭示着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

            皮”。这是庄稼人都十分清楚的基本常识。

                   清晨,星月交辉,周围静悄悄的,只有树叶被凉风吹着发

            出轻微的沙沙声。这时,我们带着蓼壳斗笠、蓑衣、午饭,扛

            着竹篙和两米左右的长把镰刀等前往洪湖打蒿叶。当时,每只

            船只需两人,因此,我常常跟哥哥在一条船上,这样,不仅可

            以跟哥哥学习打蒿叶的技术,而且还可以得到哥哥的关照。

                   万顷洪湖,碧水茫茫,水草丰美,我们各自寻找适合打蒿

            叶的地方开镰。一般情况下,只需半天时间就打满了一船蒿叶。

                  日影西斜,人们站在满载蒿叶的船头,使劲地撑船,船随

           着篙起篙落快速向前,船尾并发出一阵阵有节奏的浪击声。同

            时,不少社员在这寥廓空旷的湖面上一展歌喉。但是,只要一

           听到皮影腔调,便知是我们生产队的社员在纵情歌唱。在当时,

           我们生产队有监利、洪湖两地屈指可数的皮影戏班子。这些皮

           影全是用牛皮精心雕刻而成,各种人物神态各异, 栩栩如生。

           每到农闲或春节,他们就在农村搭台演唱。这样,不仅丰富了

           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也提高了我们老墩湾的知名度。

                   草船很快由湖面驶入到一条又长又窄的水沟,由于水浅,

            船多,再加之全是重船,所以,船很难行进。这时,有的则一

            人在沟埂上背纤,一人在船上撑,还有的两人分别在沟埂左右

            两边用竹篙使劲地向前推船,尽管人们使尽了全身的力气,但

            船行进得仍然十分缓慢。

                    草船全部返回马口渊后,人们纷纷将蒿叶挑回各自生产队

            的稻田里。

                   男劳力在湖里打蒿叶,而女劳力则在地上砍旱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小草正如这首古诗所描写的那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每到春天,

           小草从那枯黄、死去的母体旁钻了出来,给大地重新披上了一

           件绿衣,在春风的吹拂下轻盈舞动。但是,这些茸茸嫩绿的小

           草当时被视为稻田里的最佳肥料之一,因此,砍草的女社员所

           到之处,那里的小草就难逃灭顶之灾。不过没有几天,这些小

           草又重新铺满了原野,真是野草砍不尽,春风吹又生。 确实,

           大自然赋予了它们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当时没有化肥,因此,只能靠人工积肥,除了旱草、水草

           以外,我们还采用多种途径广积肥,如挑淤泥,沤渣肥(将垃

           圾、厩肥、人粪尿、草灰等放在一起,加水浸泡,上面铺上稻

           草,然后用泥糊住,使其分解发酵而成的肥料), 人们常说:

          “一担淤泥一担金,一车渣肥一车银,”此话一点不假。除此

           之外,不知谁还发明了一种“牛尾灶”积肥法,就是将大量的

           土块堆在伙房的墙外,将灶上的烟道直通土堆,让炊烟将其熏

           制成肥。当时,家家户户都有“牛尾灶”,由于这种积肥法效

           果不佳,没隔多久,“牛尾灶”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原作】 洞房对诗 - 十月大哥 - 十月大哥的博客

                   别和自己的女人讲理 - 温柔细雨 - 一丝小雨盈盈而落......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