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嵊州小黄山考古现场见闻 20060715

 10同心圆10 2012-06-08

倾听9000年前祖先的脚步声---------嵊州小黄山考古现场见闻
2006年07月15日 新民晚报
  ◆本报记者 任湘怡
  在不久前揭晓的2005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中,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名列首位(按年代顺序排列)。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这个遗址距今约7000年到9000年之间,是长江中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比河姆渡遗址早2000年。从文化学意义上,小黄山人是河姆渡人的先民。
  目前,小黄山遗址上半年的发掘已经告一段落。它的发现,补上了史前人类文明记录中缺失的一环;同时,又让我们面对许多未解之谜。

  ① 土垛像一本无字天书

  站在这片土黄色略带赭红斑点的台地上,很难相信,自己的双脚,触碰的是9000年前我们披树皮、居棚屋的祖先,站过、坐过、跑过的同一片土地。可是周围的环境却让人不得不相信。旁边高约2米的土垛上,野草被风吹得微微颤动。那顶上的土地,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土垛像一本无字天书,晦涩地记录着近万年来的历史。“这里,浅黄色的,是7000年前的;再下面,红色斑点的,是9000年前的。”浙江嵊州市文物管理处主任张恒耐心地解释,再往下,挖到的就是“生土”层了——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土地。

  这里是小黄山遗址,位于嵊州市甘霖镇,总面积7.8万平方米,目前已发掘2000平方米。从距今约9000年起,陆续有人类在这里生活。这是目前发现的长江中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比河姆渡文化早2000年。这个遗址的发现,被评为去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这里生活过的原始人,是河姆渡人的先民。从目前出土的器皿来看,他们有文化上的延续性。”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介绍,他是考古队的领队。“不过,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小黄山人是河姆渡人DNA意义上的祖先。”

  在考古界,长江下游原始人族群在1万年前至7000年前的迁徙,一直是一片空白,王海明认为,小黄山遗址的发现,有可能把这条中断的文化脉络连接起来。

  ② 遗址险些毁于挖土机

  遗址被一条“河”隔成两半。这条“人工河”,是当地砖窑厂取土留下的痕迹。王海明没想到,去年1月的嵊州行,居然让他经历了考古生涯中最大的幸运。

  当时王海明正在做史前文化调查。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河姆渡人的先民来自东海大陆架,随海平面变迁而退缩到陆地;王海明则认为,原始人迁徙的线路应该是从山区到丘陵,最后到达平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选择探访多丘陵的嵊州市。

  嵊州市文物管理处的张恒带王海明去小黄山。早在1984年,张恒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时,在文化普查时发现,小黄山有原始人使用过的陶片,可是专家鉴定,那是新石器晚期的陶片,价值不大。张恒不无沮丧,但把这个地点记在了心里。隔一段时间,他就去一趟,一边看一边惋惜“怎么就没有'宝贝’呢?”

  因为灰心,张恒已经有好几年没去小黄山了。当地新建了五六家砖窑厂,这个变化让他始料未及。更让他意外的是,砖窑厂在高地上挖出一个截面,王海明仔细摸着看着,居然看出了许多文物迹象。王海明说,这深埋在地底的,应该属于新石器早期,距今8000年至9000年之间。时间仿佛被压缩进了一把折扇,打开看时,才发现一下子多出几千年。王海明笑着告诉张恒,这些年来,考古界一直在研究新石器早期文化,如果早20年,即使当面见到,可能也会错失“宝贝”。

  考古发掘,当天下午就开始了。当地的土壤属于强酸性,考古队一边发掘,一边感慨,距今近万年前的原始人生活痕迹,在这样的环境下,居然能保存得如此丰富。三排东西走向、排列规则的“柱洞”,目前所剩长度为29.6米,参考河姆渡的建筑,王海明推测,这是坐北朝南的“长屋”。长屋背靠古山体,旁边有一道浅沟,可能用于排水。附近还有大大小小的方形、圆形的坑,平均深约1米,推测是食物加工和储藏的坑洞。

  在这片黄红色的土地上寻找原始人的踪迹,是一个考验“眼力”的活。考古队员们有时需要在泥土上洒水,通过颜色上的细微差异,判断哪些是后来的年代中填进去的“新土”。考古的野外作业令人疲乏,常常只是不停地挖土挑土。一个考古队员发掘一个原始人的食物储藏坑,需要一周到10天左右。“想象一下,原始人用石片、木棍,挖出这么一个坑,多么不容易。”王海明觉得,考古的劳作,让大家更能感受祖先的生活方式。

  ③ 谜团越来越多

  考古发掘的时间越长,这片土地上的疑问也越多。考古队员高绍萍前段时间挖出了一个带斜坡的深坑。斜坡的作用是什么?大家推测可能是便于行走,可没有证据证明。

  在一个坑洞中,5件大小不一的陶釜让专家们浮想联翩。这5件陶釜,形状几乎一模一样。“会不会是祭祀用的?”王海明提出自己的看法。可是,同样没有证据证明。

  在另一边的坡地上,发现了一排木桩的痕迹。专家推测,当时的人们在木桩之间缠上植物,再涂抹泥巴成为墙体。看到这“熟悉”的建筑,嵊州市文物管理处的张恒不由失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贫困的农民也是这样造自家的房子,和他们9000年前的祖先一样。

  “学者们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人,虽然知识、技术水平不高,可是智慧已经接近现代人。”王海明说。而小黄山遗址的考古,更证实了这种说法。

  下雨的时候,野外作业无法继续,考古队员们坐在临时租的农民房子里复原发掘出来的陶片。满地红褐色大大小小的残片,每一片都远比地球上任何一个活着的生物年长。队员张海真先用一把小尖刀刮开陶片上沾着的泥土。他动作轻柔,因为原始人烧制技术粗糙,加上当地土质松软,稍用力陶片就会碎裂。他像玩拼图游戏般,比着边缘,尽量找到相似处。他说,运气好的话,几天能拼出一个器皿。半个多小时之后,他幸运地拼起了三四块碎片。而坐在旁边的张学武,就没有这么幸运,他摆弄着地上的陶片,迟迟无法动手。

  “我们面对着沉默的史前人,石器和陶器是他们向我们'说话’的媒介。”王海明说。

  ④ 解谜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王海明带着研究史前人类的初衷来到小黄山。可是,仿佛一个侦探找到许多重要的线索又一时摸不着头脑,考古中不断涌现的谜团,让他很难“侦破”原始人生活图景之谜。这一年以来,考古工作者们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又不断推翻许多想法。一位同行对王海明说,小黄山遗址的发现,把一个迫切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尽快找到小黄山人的父辈。

  上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轰动一时,因为证明了长江中下游同样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可是,30多年过去了,两代考古人历尽艰辛,依然未能完全解开河姆渡的所有奥秘。

  从河姆渡到小黄山,历史把文明的碎片洒落一地。我们古老的居住在山洞里、迁徙到平原上的祖先,留给我们太多的未知。如果能重建史前史,就有可能追寻出我们的根源。“可是,这需要发现大量的史前遗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王海明说。

  这片土地,土黄色略带赭红斑点。在这里,9000年前的人——我们的祖先,奔跑过、跳跃过、呼喊过、生老病死过。“当我站在这里,思考他们的生活时,我的心里、脑子里仿佛响起了人类生活的脚步声。”王海明说。

  相关链接
  小黄山遗迹难以破解的文化之谜
  -来源
  目前考古所知,小黄山人最早从距今约9000年起,开始在浙江嵊州活动。他们从哪里来?为什么搬到这里?是部落争斗、瘟疫,还是其他原因?
  -生活
  考古发现的“长屋”,地面以上的有机质完全被销蚀了。因此无法判断房子的外形,也无法判断其单元结构。此外,人们也无从得知,如此长的建筑里,居住的是一个家族,还是一整个氏族?
  由于部分遗迹被破坏,因此无法得知,这里到底有多少房子,生活过多少人。
  -衣食住行
  目前在小黄山出土的石器,包括有着旧石器时代传统的打制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有些石片边缘光滑,显得非常精致。小黄山人处于从采集经济到种植经济的转型期。他们开始食用稻米,但是目前无法得知稻米在饮食结构中的比例。小黄山人已经能够使用火,可是出土的陶器,几乎没有烧煮的痕迹,当时是否以野外烧烤煮食?

  

带凹槽石器,
有说是吊在网上用的,
有说是制作树皮布用的
  
一组陶釜,疑似祭祀用具,但无法证明
  
远古的储藏坑
任湘怡 摄
  

重石,有多种推测。
有说是套在木棍上加重分量的;
有说是套在箭杆上使之飞得更远的;
也有说是将其在火上烤热放入陶器内炊煮食物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