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书记”要有“第一情怀”

 芳华亭 2012-06-08
“第一书记”要有“第一情怀”
张云昌


  选派机关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 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第一书记”如何才能在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中快速打开局面,让驻村之行走的实实在在,走的卓有成效?笔者觉得,“第一书记”首先要怀有“第一情怀”,才会从深入农村、情系民生、走近群众等方面着力,做好驻村工作。

  深入农村先要心入基层。坐在办公室里掌握不到农村的实际情况,也发现不了、体会不到存在的问题。“第一书记”驻村蹲点要先心入基层。下村前,上好“预习课”,要多思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的薄弱环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妙计良策,多想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良方。驻村过程中,要带着这些预习的“功课”,多与党员干部交流,多与村民百姓沟通,从听到的意见建议甚至是“牢骚中”,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基层,去体验、去感受、去发现、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吃透摸准农村的基本情况和农民的所盼所需,把驻村“功课”做足做实,“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才会得心应手。

  情系民生才会为民解忧。俗话说,“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担任“第一书记”是检验一名干部工作务实不务实、作风扎实不扎实的最佳视角,更是干部反思民生情怀的最佳平台。“第一书记”对农民、对农村饱含真情,就必须善于站在农民的立场,近距离感受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心理,必须站在基层的角度想问题、做决策,找准农村基层发展的“短板”。也只有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各项工作建立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群众才会满意,驻村工作才出成效。“民生冷暖总关情”,人民群众最讲实际,也最讲感情,只有从方便群众生活入手,多干些打井修路的实事好事,才会受到好评、收到掌声。

  走近群众才会赢得真情。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铺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在与群众的密切交往中日益加深的。“第一书记”要沉下身子,多与党员干部探讨富民强村的思路措施,帮助村集体经济尽快发展壮大;多把精力放在走访贫苦户、困难党员等特殊群体上,常与他们拉家常,找准存在的差距,采取帮扶措施,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也只有走近群众、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在工作中大力依靠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才会换来“心连心”,才会赢得“鱼水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