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澍《翰墨指南》之《书法杂言三十四则》

 爱雅阁 2012-06-10
王澍《翰墨指南》之《书法杂言三十四则》

     笔在指端,则掌虚,运动适意,有腾跃跌宕之势,生意出焉。笔居指半,则掌实,如枢不转,笔不自由,乃成棱角,字则死矣。
    凡欲书先凝神静思,预想字形之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常令意在笔前,斯善矣。
    善学书者,起初不必多费楮墨,但取古人之书熟视之,闭目而索之于心,若有成字在前,然后举笔而追之,始得其一二,既得其四五,然后多书,以极其量,自将去古人不远矣。
    右军为书,暮年更妙,盖思虑通达,志气平和,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子敬而下莫不竭尽精力,加功深造,卒之工拙不侔,亦缘性情异也。
    行草须悬腕,大草书须悬臂,则笔势无限也。五指撮管顶,可大草书。
    指实则节力均平,掌虚则运动便易。或恬淡雍容,内含筋骨;或折挫飘逸,外跃锋芒。
    点画撇捺,屈曲转折,须尽一身之力运之。
    字有缓急,如“鳥”、“馬”、“焉”等字,横直画须迟,下四点宜急。
    钟、王、虞、永多用篆体,欧阳、褚、薛多用隶体,张颠多用偏拂法。
    学楷书,既囫囵学,又须拆开学。囫囵以学其结构,拆开以学其笔法,则字学易成。
    楷书贵修短合度,意态完足。字形本有长短阔狭,大小繁简之不齐,但能各就本体,尽其形势则佳。强使齐之,便不自然矣。
    草书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
    临古人书,不必沾沾学其形势,唯求肖其骨力,及得其骨力,则形势自生矣。
    古人用笔皆有意义,虽写真楷,而常出入于篆隶八分,时兼用飞白章草,故其书法能变化不测也。
    书小字,用笔着墨止宜三分,不可深浸,浸深则毫弱无力。
    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润燥相匀,润以取妍,燥以取险。墨浓则笔滞,墨燥则笔枯,墨淡则乏神采,水太润则肉散,太燥则肉枯。干研墨,湿点笔;湿研墨,干点笔。
    凡作书不可自磨墨,令手战,筋骨木强,是大忌也。磨墨不得用砚中水,令笔涩墨滞,新汲水为佳。
    砚池宽而面细,每夕一洗,则水墨调匀,骨肉得所。端石取细润停水,歙砚唯取发墨,兼之则尤妙也。
    书刚纸用软笔,书柔纸用硬笔。
    米南宫曰:“无垂不缩。”“有去必回。”则锋藏于笔画中矣。
    挑剔贵乎长短适宜,晋人挑剔,或带斜拂,或横引向外。至颜、柳始用正锋为之,字虽劲,但少飘逸之致。至转折之理,不离方圆,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真以转而得妍,草以转而得劲,不可不知也。
    钟、王之书,潇洒纵横,至欧率更则平正,故世恒习之。
    东坡云:“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走,草如趋。”未有未能立而能走而趋者也,故学书必先自楷法始。
    学书者须精篆隶,落笔乃能圆劲浑古。
    学字总在能运笔,能运笔斯能换笔,而无往弗中锋矣。一笔中,往往有半笔正半笔偏者,如“因”字、“国”字之方,“风”字、“九”字之圆,不解换笔,则上半中锋而下半偏矣。换笔,谓将大指微拈笔,则锋自中也。
    欧多用折,颜多用转。折者,疾提中断向外斗折,其势用捷。转者,则引笔外拓,其势用徐。折易而转难也。
    作蝇头书,须平悬肘高提笔,乃能宽展匠意。字渐大,则腕须渐低,腕低而臂乃高,笔乃实,气斯壮。若以字大而高执笔,则笔虚指弱,不能劲健矣。
    作书须有胆,胆大则悬腕自足,胆小虽悬肘不成。与其悬肘而支离,不如悬腕而调适也。
    笔能折,则起止力足,而上下承接,笔断神连,乃觉向背往来,笔外有意。
    势在逆,趣在断,不逆不断,是谓俗笔。解逆与断,而竟体疏硬,无游行自在之妙,是为枯骨。
    临帖须运以我意,参昔人之各异,以求其同。如诸名家各临《兰亭》,绝无同者,其异处各由天性,其同处则传自右军。以此思之,便有入处。
    临《兰亭》者,须得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意。临《西园雅集记》者,须有林下风味,无一点尘埃气始得。
    东坡云:“短长肥瘦各有态。”又云:“端庄杂流利,刚健含婀娜。”数语的是作书要诀。画不可如劈竹,竖不可如扁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