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懒残和尚道歌

 了逹 2012-06-11

懒残和尚道歌

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

直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过去已过去。未来犹莫算。

兀然无事坐。何曾有人唤。向外觅工夫。总是痴顽汉。

粮不畜一粒。逢饭但知吃。世人多事人。相趁浑不及。

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不是痴钝。本体如然。要去即去。要住即住。

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裤。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

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莫谩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须受薰炼。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移动。个中无改变。无事本无事。何须读文字。

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下睡。

兀兀举头见。日高吃饭从。

将功用功。展转冥蒙。取即不得。不取自通。

吾有一言。绝虑忘缘。巧说不得。只用心传。

更有一语。无过直与。细如毫末。大无方所。

本自圆成。不劳机杼。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山云当幕。夜月为钩。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

生死无虑。更复何忧。水月无形。我常只宁。

万法皆尔。本自无生。

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节省精气神的消耗

治人事天,莫若啬”,这里老子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节省,说话也要节省,废话少说,乃至不说.不做浪费的事,集中意志做正当的事,这是对精神的节省,对生命的节省.一个人修道,欲求长生不老,方法很简单,就是不浪费生命,少说废话,少做不必做的事,办事干净利落,简单明了.”事天则包括宗教的活动,信宗教的人,宗教活动也要节省,不要浪费,古代宗教活动的花样也多的很,信宗教的人参加布方,拜斗等等,各种方法,忙得不得了.这都不对,应该节省自己的生命,精神,所以道家老子的秘诀就是字来的.

道家与佛家的差别在哪里?我个人的看法是:佛家一上手就是”,就是布施;道家入手就是”,就是节吝,以养精蓄气为主.如果勉强做一个比较宗教的研究,道家所走的这个字的修持路线,相当与佛家小乘道的路线,罗汉道就是相当于这个路线;大乘的菩萨则是走空与布施的路线.但是老子自己不是以为最高层次的修持,而他在上经第七章所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主张,等于佛法的大乘道,那是布施,但是后世的道家专门注重老子所说的这个:,所以说话也不敢讲,而认为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所以学道的人不说话,连点头打招呼都认为是浪费.

佛家也有类似的情形,如唐明皇时代的懒残禅师,又懒又残,懒得不得了,连饭都不做,只拿别人的残羹剩饭吃.他又在南岳的时候,不知在哪里捡回别人失落的一个山薯,就在烧来取暖的牛粪火堆中烤熟果腹.当时住在寺中的李泌与他有一段因缘.李泌又是道家,又是佛家学禅,但未出家,历史上说他生有仙骨”,因为他走路时骨节会发出声音,清脆而轻松.他后来被封为邺侯,曾帮助唐肃宗平定案了天下,经常和皇帝一起玩.他年轻时在南岳读书,半夜听到一个和尚在唱念,认为这个唱念的是 仙之流,是从天上下来的神仙,是佛家所说的再来人.于是循声去找寻,有和尚告诉他,就是被全寺人看不起的那个懒残.

李泌前往,看见他在用牛粪烧的火堆中煨山薯吃,就向懒残跪下来求道,比张良之对黄石公纳履更加恭敬.懒残冻得鼻涕流得很长,照煨他的山薯,也不理跪着的李泌.懒残的山薯吃了一半,这才回头看到李泌,将手中吃剩的山薯交给李泌吃下,李泌接下来一口就把山薯吃了.然后懒残对李泌说,将来你可以当二十年的太平宰相.李泌曾先后做了肃宗.代宗.德宗三朝的官,但他屡仕屡隐.

后来皇帝听了李泌的报告,派人到南岳请懒残人京师,当面向他学道.他拒绝不去,最后皇帝下了一道最严厉的命令,征召他去.这是第三次派人去,就派去的当然是一位大员,在他心目中,以为懒残一定是一位头戴金冠,身披袈裟的大和尚.不料见面以后,才知道是如此一位一身破烂的脏和尚.心里不免轻视懒残,于是说:”师父,把鼻涕擦一下好吗?”这句话惹火了懒残,他回答道:”我哪有这许多闲工夫,为你们这些俗人擦鼻涕!”他要做工夫,忙的很.他的文学也很好,有名的懒残歌---------“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常流……”文学的境界太高了.这里暂且不谈文学.

像懒残这个样子,完全是罗汉境界,啬到没有工夫为俗人擦鼻涕的程度,这才是真正的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