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苏州城址---关于阖闾大城的解读

 苏迷 2012-06-11

                   ——关于阖闾大城的解读

 

    人们通常认知,古代苏州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都城,建造这座城市的功臣是伍子胥,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的吴国都城,即是后人称作的阖闾大城或吴大城。2008年,却爆出颠覆传统历史常识的新闻。某城市发掘阖闾大城遗址热情高涨,把一处2.94平方公里的遗址申报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并将投资二十亿元人民币,在该遗址上规划建设一个10平方公里的阖闾城遗址公园……当网络掀起争议的热浪时,有网友观察到,苏州很平静。苏州人是很淡定,阖闾大城城址究竟在哪里,历史允许留下悬疑,但历史是要真实地去翻动的。

   《史记正义》是注释《史记》中所记地名的权威文献,它对春秋吴国的诠释为:“吴,国号也。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孙寿梦居之,号勾吴。寿梦卒,诸樊南徙吴。至二十一代孙光,使子胥筑阖闾都之,今苏州也。”约在公元前12世纪,周太王古公父之子泰伯与仲雍,为避让王位,跋涉千里,“南奔荆蛮”,从周王室肇基之地歧山来到今江南地区,自立国号,称“勾吴”,故址在无锡梅里平墟。公元前585年,泰伯十九世寿梦继位,蕞尔小邦悄然崛起。国势日盛的吴国开始向苏州地方移建宫室与城郭。公元前561年,吴王诸樊继位后,将无锡梅里的都城正式迁至苏州。

最早记载吴国历史的有《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文献,根据有关史籍方志记载推测,吴国从无锡迁徙到定都苏州,前后大约有70年时间的动迁过程。这一时期的转移轨迹和临时都城,由于历史记载和考古研究暂时空白,至今仍然扑朔迷离。2010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在苏州西南部山区盆地间,发现一处春秋晚期超大型都邑城址。有报道称,在这遗址上发现了南北相距达 6728的两道古城墙遗迹和与城址有关的城墙、城门、护城河等等。从南北城墙距离的数据看,有专家认为,这是目前南方地区发现的东周时期最大的城址,该遗址很有可能曾是吴国都城。如果这座城池是吴国都城,那么它是吴国旧都还是历代文献记载的阖闾大城本身?它与留有更多吴国都城印记的现苏州古城址又有什么关联?答案尚未确定,考古工作者们正在进一步发掘和研究,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吴国都城迁徙在苏州,吴国都城重建还在苏州。

   吴国在苏州重筑都城是在公元前514年。当夺得吴国王位的阖闾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后,吴国进入全盛时期,具备了重筑都城的实力。于是,阖闾向谋臣伍子胥询问治国之道,伍子胥从军事攻防和强国称雄的谋略角度向吴王阖闾建言:“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阖闾欣然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当即授命伍子胥“筑大城,周迥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卦”。于是,在特定的时空与地理的坐标上崛起了一座象征王者风范的都城——阖闾大城。如果说建造这座城市的决策者是吴王阖闾,那么,伍子胥则是这座城市的总规划设计大师。

古代城池是王者统治的政治中心,又是百姓的聚居空间,更是军事防御的重地。伍子胥选址古代苏州建吴国都城,无论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还是自然环境,都是理想建都之全气之地。

古代苏州是军事战略要地。《周易··彖》云:“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古人选择城址很重视“扼要冲,利交通”的地理位置。春秋时期诸侯纷争,战火四起。城址选取首先要具备军事攻守防御的有利条件。综观古代苏州地理形势,西抱太湖,北依长江,东近海口,南临水网密布的沼泽之地。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相传,上古有南蛮部落首领防风氏,在太湖中设立十二个山门以保卫百姓安全,其中最大最险的山门在长沙山与渔阳山之间,古代为进出太湖必经之口,无风三尺浪,是军事防御的天然屏障。而太湖至都城之间的西部丘陵地带,山脉延绵,群峰相望,为险要地形。顾颉刚先生在《苏州史志笔记》中分析阖闾奠都于苏州的理由是:“阖闾徙都苏州,当为对越,越人北侵,道由太湖,徙都苏州,则洞庭东、西两山为门户,便于防守,所谓置国都于国防前线也”。春秋时期的苏州南隅,在军事上同样处于重要位置,《震泽县志》中清代人徐养浩有言:“吴江乃江、浙之要冲也,东南有事,水陆之师所必由焉。北通常、润,南接嘉、湖,西环具区。东贯三江,湖港万派,茭芦丛密,中维一塘以贯南北,其外则举足皆河,苟无舟楫(乡道,则荒丘侧岸,细港深泥,一入其中,东西莫辨”。地理环境极其有利于吴国对越国的防御。据太湖、长江为险阻,仗群山、沼泽为廓卫,吴国建都于地形地貌构成的多重防御圈中,南可制越,西可御楚,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确为重要战略要地。

   古代苏州是王者统治与享乐的领地。吴国先前在无锡梅里的都城“城廓卑隘,朝市粗立”,已不再适合于日益强大的吴国。选择苏州重建都城,是吴王阖闾实施“兴霸成王”谋略的一大举措,而古代苏州“四角山水”的地理环境,山水奇秀的自然景色,似乎更适合营建供统治者游乐享受的离宫别馆和场圃苑囿。阖闾在获取霸权之后,立夫差为太子,自己则大兴土木,广建宫室。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与地理的重要典籍《越绝书·吴地记》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料,以至可以让我们返穿时空,去追踪吴国都城往昔的足迹,领略一代君王的享乐生活。新建的吴国都城有三重城垣,外廓“六十八里六十步”, 大城“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除了大城之外,“城中有小城二”。其中“吴小城,周十二里”,“伍子胥城,周九里二百七十步”。吴小城指的是建于吴国都城中的子城,又称宫城,为城市的中心建筑部分。子城建有东宫和西宫,入主深宫的应该是玉佩叮当,霓裳翩翩的众嫔妃宫女。根据我国各历史阶段的建筑形式推测,这一时期的宫室为高台建筑,都建于高大的夯土台上,城墙壁用夯土筑造。然而,限于当时的建筑条件和生产率水平,不管是主城还是子城,都仅是土城而已,但是,阖闾大城宫室盛建,城中有城,一时为世人所瞩目。《越绝书·吴地记》记载,在这座都城的周边,王族的服务性设施一应俱全。专供王室冷藏食物的“阖庐冰室”有“阊门外郭中冢者”和“巫门外冢者” (有史料称巫门又名平门)。吴王的畜鸡之所,在“娄门外鸡陂墟”,派使名叫李保的人在此负责饲养鸡畜。胥门外有三十里九曲路,通往阖闾建造的专供游乐的姑胥之台。吴王用来泊置船只的船宫,叫作“溪城”,而“巫城”则是吴王专门接待诸侯远客的离城。离都城七十里的“古城”,是吴王阖闾安置美人的离城。王室设在都城周围的畜牧与狩猎区域,还有鸭城、马城、储城、酒醋城等等。如《吴郡图经续记》记载:“豕希巷者,畜彘之处,走狗塘者,猎之地也,皆吴王旧迹,并在郡界”。《越绝书》还对阖闾的出入游卧作了较详细的记载:“阖庐宫,在高平里。射台二:一在华池昌里,一在安阳里。南越宫,在长乐里。秋冬治城中,春夏治姑胥之台。旦食于纽山,昼游于胥母。射于躯陂,驰于游台。兴乐越,走犬长洲”。高平里这个古地名,1953年顾颉刚先生在应邀苏州工专讲学时谈到:“现在的苏州公园,从前是吴王的宫,古代叫高平里,我小时从言桥至王废基,还要上高坡,后来才爬平了。”相传,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水运木材源源不断,以至 “木塞于渎” ,山下积木堵塞的河流港渎处,从此有了名为木渎的千年古镇。尽管历代文献记载的吴王游乐之地大都已尘封在漫长的历史中,但这座古镇见证了这段历史,世世代代苏州人的记忆中也传递了这段历史,消夏湾、采香径、馆娃宫等古地名和美丽故事,直到今天还在沿用, 还在传说。

    古代苏州是生产生活与战备的基地。管仲认为:“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在古代,粮食是守城的关键。由王权控制的粮食仓储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战备物资,立城郭之目的在于“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城池是王者的统治中心,又是百姓的聚居空间,统治者的基本国策不能不考虑“民以食为天”。城市需要后备的农业生产基地,战争需要充裕的粮草。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部位,除西部为丘陵地带,其余是广袤平川,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说,吴有“三江五湖利”,便于兴修水利、农田灌溉和航行交通。吴国都城选址苏州,是立国建都之后发展农业、备战囤粮、强国富民的需要。古代苏州的城市建设者们有意或无意间构建了古代城市的生态和谐。现代人返朴归真,提倡发展“都市农业”,其实我们的前辈早有过实践。古代的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吴国选择水陆交通便利的古代苏州重建都城,历史证明是富甲一方的成功举措。这就不难理解,请封江东的楚相春申君黄歇,为什么仍然选择吴都的废墟,建起了自己的都邑。隋开皇十一年(591年),越国公杨素以苏州城“无险可据”,迁州治于城西横山东麓,三十五年后,即唐武德九年(626年),苏州城址还是由新廓回迁了原址。“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西汉名臣桑弘羊说这句话的时候,吴国虽已早亡,但这块土地上发达的农业经济,便利的商品集散条件,使它跃然成为了天下粮仓和江南城市的商业中心。

    对于苏州古城环境的形胜,宋《吴郡志》引时人胡舜申所作《吴门忠告》,文中说:“吴城以乾亥山为主,阳山是也。山在城西北,屹然独高,为众山祖,杰立三十里之外。其余岗阜累累,如群马南驰,皆其支陇。城居陇前,平夷如掌。所谓势来形止,全气之地也”。苏州人对伍子胥顶礼膜拜,因为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选择的这方水土,果然多风调雨顺,少自然灾害。一代又一代,苏州人把这块风水宝地经营成了世人眼里的人间天堂;千载接千载,苏州人仍在写着与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很久以前,人们就用“天堂”或“乐土”描述这方土地,但苏州人喜欢用“福地”赞美自己这块土地,尤其在当今地球频发大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难时,生于斯,长于斯的苏州人,都会由衷地感慨:“苏州是福地”。

    伍子胥建吴国都城的故事在苏州家喻户晓,只是吴越争霸的战火, 让这座城市早早成了废都,以致 “不知四海九州,乃复有此吴城。”(梁·吴均《吴城赋》)。后人对于这座城市只能雾里看花,平添了许多传奇。苏州古城毁于吴越争战之后,不乏屡毁屡建的历史,尤其是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兵平定江南攻占苏州城后,也许苏州的城墙城河不畅于忽必列的骠骑兵们纵横驰骋,“凡城池悉命夷堙,故民杂居堞之上……”城墙全部被毁,饱受铁蹄蹂躏,废弃的城堞上成了百姓的杂居之处。历次战争的破坏给考证古城历史留下了更多悬念,然而,吴国都城曾经的辉煌,将永久地刻录在春秋末年的时空段上,它是春秋晚期吴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虽然城池的地面建筑毁于无情的战火,但是在这块土地上,城市的生命重未停息,历史的脉络重未割断,这是苏州后来成为吴文化中心的历史源渊。

与吴国同时代建都城的有洛阳、开封、太原、成都等等。漫漫岁月,大多古城或是迁移别建,或是沉陆堙没,有专家认为,古城址至今基本末变的只有成都和苏州。尤其是苏州古城,城市的规模、形制大致与文献的记载相符,水陆城门基本上都能找到古今对应的地望位置,三横四纵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依然存在,更有许多以吴国典故命名的老地名至今仍在沿用。确实,苏州古城建于春秋战国多见于文献记载而少实物证据,但苏州在今平四路考古一段古城墙遗址时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夯窝遗存及印纹陶片、原始瓷片等文物,在苏州西部山区相继发掘出春秋晚期大型城址,真山吴国王陵、宝山吴国王室大墓和鸡笼山吴国贵族墓葬,证明在苏州古城西部山区存在过吴国城池和王陵区,这些都给吴国的历史提供了佐证。

    二十多个世纪过去了,阖闾大城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仍然让人沉迷,它的传奇故事还在继续。现代人争夺历史文化遗产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果然会让一方土地结出累累硕果;有新考古发现或丰富或颠覆传统的历史学识也不足为奇,因为古老的吴中大地,何处不会留下一代君王的踪迹。称奇的是,这座春秋战国时的吴国都城,在2500多年后的今天,一场颇具声势的遗址之争,让其重返历史舞台成为耀目明星,可见这份历史文化遗产的厚重内涵和现代价值。真实地翻动历史,精心地呵护历史脉络,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在这块土地上,既是当代苏州人的目标,更是一种历史赋予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