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中凝聚力的力学理论剖析时间:2006-10-21 11:42 发布者:lcyken 作者:未知
企业文化建设中凝聚力的力学理论剖析:
★
■★我们经常所提到的“凝聚力”是指企业员工之间的“团结力”,我们也常用“团结就是力量”来说明的凝聚力作用。其实“凝聚力”是属于企业经营者在管理企业中,运用管理手段,超值的完成员工的使用价值,同时员工也获得了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一个新途径。
一、凝聚力的组成
企业的凝聚力是有三个方面所组成的:文化力、自我力、作用力。
1、文化力
文化力主要是指一个企业的文化的号召力量,包括着企业理念力(软性文化力)和管理制度力(硬性文化力)。这两种力的承载体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两力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我们在管理当中,应该把两力统一在承载体上,只有这样能保证着两力的作用,不然的话,两力的价值只能由两力之间的最短部分所决定。
2、自我力
自我力指一个人先天和后天所接受的新事物后改造自己所达成的信念。在企业的所有资源中,人是可塑性最强的资源,一个人进入一个企业资源的集合当中,他本身会带来一些自我资源的特性,管理者应当根据这种资源的特性进行资源的改造工作,使每个员工的自我力能统一,并且能转换成“大自我力”即企业力。
3、作用力
作用力指企业的文化力与员工的自我力之间力的大小对比所产生的吸引力与排斥力的一个表现。在这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企业改变员工,还是员工改变企业。要使企业能够进入一个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我们必须做到以企业来把握员工的整体的发展,以员工来完善企业的局部改进,这样二者在对立面的情况下进行统一,使相互力能二者合一,在对立和统一的基础上发展。
二、凝聚力的三大要素
要使一个企业的凝聚力达到最大值,我们就得先明白凝聚力形成的三个要素:凝聚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着企业凝聚力的作用效果。
1、凝聚力的大小
凝聚力的大小主要是受企业制度的强制约束和文化统治的软性促进所产生的。
(1)在一个企业如果各项管理制度很健全的话,企业的凝聚力是很强的,但是这种力量是受到企业在不同阶段所制约。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在走上坡路时,他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因为控制就是效率;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在走下坡路的时候,这种制度的强制性往往会起到反作用甚至会打乱企业原有的文化软性力,导致企业一盘散沙。
(2)文化软性力的形成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虽然企业文化的形成随企业成立而形成,但是这种文化力的形成是需要引导的,例如:公司的各项制度应在企业文化这个平台上建立,文化平台是在需要根据公司所具备的文化基础上所完成的,文化软性力能使企业员工自觉的形成强劲的凝聚力,同时这种力的形成也要求和演变着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这样两力合成一种力量是强大的
(3)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力两者合一力的形成有着角度的问题,这里的角度指的是两力形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