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六法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12-06-13

偶发事件的处理是一件复杂的、自由度较大的创造性活动,一个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案可以有多种多样,然而,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寻找、筛选、确定一种最佳的教育方案,这确是一件难度较大的教育活动。偶发事件的处理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这样说,倒不是认为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是不可捉摸、无章可循的,诚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样,偶发事件的处理有一定的方法,只是需要教师机智灵活的加以运用。

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从时间上分,可以有“热加工”和“冷处理”两种。

所谓“热加工”,是指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抓住时机,马上给予处理,趁热打铁,取得教育效果。例如:某语文教师刚跨进教室,发现学生都望着天花板,原来一条凳子的坐垫挂在天花板露在外面的电灯线上,老师灵机一动,更改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转身在黑板上写了《由座垫飞到屋顶上谈起……》,让学生写命题作文。特级教师朱雪丹有次上课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被窗外飘进的柳絮所吸引,因势利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柳絮的飞舞状态掌握“飘飘悠悠”一词。“热加工”往往使偶发事件及时地解决,并给学生以强烈的思想震动和深刻印象,对日后偶发事件的产生起了震慑作用。但“热加工”往往会占用一部分教学时间,甚而变更原有的教学计划,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冷处理”是指教师对偶发事件给予暂时冻结,仍按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等到下课或其它时间再来处理这一事件。例如,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刚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忽然有人发出“哎哟”、“哎哟”的惊叫声,老师发现原来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反钉了几个大钉子。是立即查找肇事者还是照常上课,老师选择了后者,他让学生把钉子敲平,就开始上课,到了下午,他留下班干部讨论“钉子事件”的原因,让班干部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缺点,并召开了“板凳上的钉子从何而来”的主题班会,使肇事者深受感动,主动承认了错误。冷处理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考虑教育方案,冷静地处理偶发事件。同时,它又不会妨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但由于“冷处理”不能马上把问题加以解决,有时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有些偶发事件必须及时给以解决,而不能“冷处理”。

一般而言,学生引起的偶发事件占偶发事件的绝大部分。教师一般的处理方法都是视问题的性质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以消除不利教学的因素。诚然,批评教育不失为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它能有效地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然而,偶发事件作为突冒的事端,其背后隐藏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对那种因品德不良引起的偶发事件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严肃地进行批评教育。对那些因调皮、捣乱、无知等引起的偶发事件则无需采取十分严厉的态度,不必扩大事端,上纲上线。而对那些因自身工作失误或外界干扰引起的偶发事件要善于出奇制胜、超乎常规地加以解决。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做到“眼睛一扫,了解全貌”,“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将手一伸,鸦雀无声”。如果教师仅仅依赖自己的教师身份去压制学生,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或顶撞行为,不但不能平息事态,反而激化矛盾。为此,教师需要视偶发事件的成因灵活地加以处理,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或许会给教师有所启迪。

1、以静寓动。

面对课堂偶发事件,教师只有沉着冷静,才容易计上心来,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例如,一位教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他的画像,引得课堂上一阵骚乱,但他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平静而真诚地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我。希望这位同学以后为我们班上的黑板报画画刊头、题花,大家说好吗?”同学们一阵应和之后稳定了情绪,教师开始了自己的讲课。下课时,教师惋惜地合上书本,轻声说:“时间不够了。”敏感的学生马上听出了教师的话弦外有音,懂得了课堂上出乱子会影响大家的学习。

2、机智

教育机智作为一种智力品质,是处理任何偶发事件都必需的心理条件,但这里讲的机智主要是指一种方法,含有“巧妙”的含义,是教育机智在处理偶发事件的具体化,教师运用机智的语言或机智的措施处理偶发事件。比如:某位数学教师刚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他的漫画,他装作很有兴致的样子欣赏了漫画,然后和颜悦色地说“画得很不错,挺象”。学生发现老师并不发怒,也不打算惩罚学生,便放松了警惕,眼睛都朝画画的同学看。老师心中有数了,他转身在黑板的上方写了几道数学题,并请画画的同学板演漫画上方的那一题,那学生自然而然把画擦了。

3、幽默带过。

有些偶发事件让教师处于窘境,要进行查处会拖延上课时间,还可能伤害很多学生的感情;不予理睬又会损害教师的威信,甚至让事态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幽默,暂时让自己摆脱窘境。例如,一位教师走向课堂,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只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干的恶作剧,可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轻轻地捡起掉在地上的讲义夹和扫帚,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与我一起相处,对我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课堂上一阵窃窃私语后,很快地安静下来了。这位教师面对损害自己的行为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了窘然处境,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情境。

4、因势利导。

有些偶发事件的出现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让学生重新集中注意于原定的教学内容十分困难。这时,可以转而发掘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或教学活动。例如,冬季的一天,一位语文教师突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从他身上转移了。原来,在茫茫大雪中,一只大灰猫正蹑手蹑脚地逼近一只兔子。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制止学生观看窗外的精彩场面,也没有加大自己的音量去分析课文,以引回学生的注意,而是随机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讲课计划,宣布允许学生观看一会儿这个场面。然后利用学生这种好奇和兴趣,引导他们讨论这件事,并鼓励学生以这件事为素材,创造性地进行写作。这既顺应了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秩序,扩充了课堂教学的求知欲,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秩序,扩充了课堂教学信息,达到了语文课的教学目的。

5、暗示

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并不中断教学活动,而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悄悄提醒当事人,消除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使教学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比如,有许多教师去观摩一位特级教师的课,发现上课过程中有一个学生走了出去,过一会又一个学生出去,少顷,两个人先后回来,可教师在这过程中从没有中断过教学活动,这是怎么回事呢?听课教师闹不明白,下课后询问这位特级教师,他说:我在上课时发现一个学生脸上很难过,坐立不安,知道他可能要大小便,便踱到他身旁示意他出去。过了好一会儿这学生还没有回来,我便猜想他可能大便没带草纸,便悄悄地让第二个学生拿了草纸去厕所,果然他们就回来了,听课教师恍然大悟,无不表示钦佩。教师利用暗示的办法解决偶发事件既不影响教学程序,又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比如教师通过目光,临近控制、提问等暗示方法来阻止学生的讲话,就不失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6、宽容

宽容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理解和信任。宽容在偶发事件中的用是极富艺术性的。宽容不是软弱,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也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默认,更不是纵容与包庇。宽容要使学生能在灵魂深处反省,宽容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与良苦用心。只有这样,宽容才会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偶发事件往往会使教师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挑战,感情受到伤害,威信受到损害,因而有的教师便采取居高临下,以牙还牙的方式对待当事人,这是不可取的。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与理解,促使学生自我教育。比如,有位优秀教师收到一张字条,上面用仿宋体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的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象个活阎王,但是,有谁怕你呢?落款为你最讨厌的、等待你处罚的学生。这位老师不是查处写信的人,反而在班上宣读了这封信,并检讨了自己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他敲了警钟。然后,老师布置了《我们的班主任》作文,让学生提意见,写真话。学生们都对老师的平等、民主宽宏感到由衷的敬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