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号杭州产品经理大会分享

 风-2012 2012-06-14

快速迭代中追求稳健前行的产品开发及建设


去年开始互联网热传的敏捷开发流程,再次把产品的迭代速度推向各个企业。在本次“赢时代产品经理大会·2012杭州站”中,杭州本土的2家知名社区嘉宾:丁香园CTO兼产品经理冯大辉(@Fenng) ,及19楼社区产品总监陈文武 用实际经验告诉大家,优质的内容及产品建设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一、成功的产品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及沉淀


本次嘉宾中冯大辉分享的绝对是干货,虽然在现场调侃说道是忽悠大家来的。不少公司的产品经理及技术团队负责人往往是空降兵,在加入公司后会提出各类新产品线的开发建设,却忽视了对之前产品深入分析,缺少对之前产品线薄弱部分的改造。在演讲中大辉详细介绍了加入丁香园后逐步开展的工作,及在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于是技术身份加入团队,对网站的技术层面改造作为首要工作,都是一些非常基础但又重要的改善:页面加载速度,相关网站统一登录,网站的稳定性等。同时也提到新加入人员对团队的影响,这里没有详细阐述,但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之后大辉阐述了对老平台的升级工作的分析,网络技术的革新及新应用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关注对现有平台的升级。和很多平台一样丁香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大辉的解决方案是对老平台进行改造,提出这个方案基于以下几点:1.分析了现有技术团队的人员和水平;2.根据自身发展评估目前主流开源社区可改造的可行性;3.评估改造需要的时间节点。完成了平台升级后,便着手解决运营中遇到需要技术解决的各类需求。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推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案例,提醒我们不要太着急与新产品线的推进,解决网站发展过程中基础的问题是多么的重要

对于产品层面的分享,大辉和19楼的产品总监陈文武有着相同的认知:用户对于网站从内容到功能的认可是长期培养得来形成的,任何超出用户认知的改变都会遭到用户的抵制,大幅度的改变现有产品面貌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观点其实在之前也是有人提到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观点不是要产品经理放弃对新产品的建设,而是新产品的推出尽可能的减少对用户使用现有产品的影响,可以通过局部分阶段改造及采用被用户接受的前台界面,邀请普通用户(非核心用户)进行新产品的使用来解决。另一个分享是随着多用户端的产生,在传统互联网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提前考虑网站必须在将来能在各个平台上的兼容性。社区平台因为涉及到用户内容的产生,对网站内容的严格24小时监控是保住网站生命线的基础。这也是受到目前越来越严厉的舆论监控影响,已经有很多例子不断提醒社区型平台的日常运营需要在这方面保持更多的警惕。


丁香园和19楼的成功运营已经分别持续了12年和11年,2家企业的代表分享中同时强调成功的产品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及沉淀。我们可以观察到现金互联网非常浮躁的一面,过多的强调新产品推进,挖空心思的提升网站流量。拔苗助长的后果其实大家都知道,实际的问题是产品经理的工作受到公司上层及市场两方面的影响,BOSS往往无法接受产品经理拿不出新产品,市场无法理解产品经理花很多时间在基础产品线上的改进工作,对于三方都承受着很多的压力。如何在这个问题上形成共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会议上并没有具体的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实际上这点一直是很多产品经理受困扰的方面。幸好我们还是可以听到很多声音在不断强调基础产品线改进的重要性,一些成功的网站也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二、产品经理时代把控用户聚焦与需求


本次会议中白鸦(@白鸦)和口碑网创始人李治国更多是以创业者和投资者的身份进行了分享。由于角色问题所分享的内容也是在一定的高度上:互联网的开放将极大的减小创业的成本,专注在某个开放平台上,将该平台利用到极致获得的成功可能性越大。腾讯作为目前最开放的国内互联网平台(李治国言)将背负带领大家赶超美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基于这点,李治国提出了“瘦创业”的观点,互联网将进入“产品经理”时代。未来成功的产品将不会出现在大团队中,成功团队的人员规模将在50人以下,当然这只是预测。白鸦在分享过程中提到产品线开发建设过程中,是否需要细分到足够多的专业岗位人员,并以“逛”和百度的开发流程案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虽然大家最终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但白鸦强调的是这个流程中,需要产品经理扮演更多的角色,减少细分岗位人员的加入,缩短产品的开发流程来提高产品迭代的效率。参考的范例是白鸦在支付宝工作时,保持了最快的2周一次的产品迭代,支付宝其他产品线的平均时间是一个月。


另一个分享是网站需要对用户聚焦和需求聚焦有着良好的把握。以美丽说为例,用户聚焦在18-30岁的女性群体为主,需求聚焦以服装为主,这类群体的直接需求是找到好看的产品图片和便宜的价格。而逛在这两点过于分散,用户聚焦在18-40岁的懂生活又精于打算的人群,需求聚焦在多个品类,群体及需求的分散导致了目前“逛”在用户把握上的诸多困惑。


三、各个类型的产品经理们


一淘无线社区产品总监 水福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阿里巴巴产品经理 苏杰分享了他们看待产品经理的角度。由于两位都是阿里系人员,所以提到的都是大公司产品经理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水福在分享中将产品经理区分为学院派产品经理和江湖派产品经理,搜索下相关内容,这些在互联网上都有相关资料介绍。需要提的是水福的一个观点:行动派产品经理在30岁以前的岗位、薪资成长由于思考型产品经理;思考性产品经理在30岁后的发展将由于行动派产品经理。理由是在一定时期后,产品经理所需要决策的问题将更复杂,对于整个产品的建设和提升需要更谨慎的考虑。


另外一位压轴的嘉宾是磐石副总裁谭磊,主要分享是通过数据挖掘提升市场。数据分析工作在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其实大家都知道,任何一家企业都会喊几句数据分析是多么多么的重要,但真正在做的也没几家,原因很多,大家懂的。苏杰在微博上分享的:google2004年招产品经理的条件——要么有十年以上的技术经验;要么在创业公司做过ceo或cto,就是出于谭磊的亲身经历。本次会议的最大感悟,还是大辉所分享的新入团队产品经理如何进行有效工作推进的内容,及优秀产品沉淀的问题。这也是目前个人遇到比较棘手的点。另外由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了一批技术APP的互联网企业,也应此也获得了足够多的聚焦。B2B作为最早一批有明确盈利模式的平台,已被更多产品经理所遗忘,但从市场本身的需求观察,B2B平台仍占有一席之地,依然是具有大幅提升可能性的产品。在不断变革的新时代,B2B平台需要尽快的跟上节奏,更好的吸收整合新形态优质的产品,帮助企业更好的利用网络平台促进贸易,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