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2011年健康白皮书发布 肿瘤发病率持续增长

 cangyue 2012-06-14

北京2011年健康白皮书发布 肿瘤发病率持续增长

2012年06月14日13:32法制晚报[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本报讯(记者李洁)油盐禽肉高了,蔬果及豆类却低了,今天上午,北京市2011年度健康"白皮书"公布。首次新增了北京居民膳食模式图,数据分析显示,目前北京市居民的膳食结构呈倒金字塔,还不合理。

与2010年度健康白皮书相比,2011年增加了北京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最新监测数据。

调查显示,近四成北京常住居民超重,超两成人肥胖,且郊区居民"发福"的状况已超过城区居民。同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富贵病"已成为市民健康主要威胁。

而北京居民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吸烟、喝酒、缺乏运动,已经成为"富贵病"多发的"罪魁祸首"。

慢性病与上一监测年的对比(2008年)

高血压患病率 为33.8%上升了11.6%

糖尿病患病率 为8.9%增加了3.5%

血脂异常患病率 为50.5%上升了45.6%

脑卒中患病率为 为1.5%上升了15.4%

肿瘤发病率情况

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01.93/10万,比2009年(297.04/10万)上升1.6%

肺癌发病率由2001年的40.29/10万上升至2010年的62.68/10万,年平均增长率为2.4%

乳腺癌年平均增长率为6.8%

结直肠癌发病率由17.22/10万上升至33.95/10万,年平均增长率为5.0%

表现1

慢性病"年轻化"超六成青壮年血脂异常

以前说到慢性病,似乎都觉得那是老年人的"专利",但其实不然。慢性病患病的人群正在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一组数据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其中血脂异常很突出,18~30岁男性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已经达到58.5%,而30~40岁男性就接近70%。虽然女性略好于男性,但是18-30岁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也达到27.4%,30岁之后均已超过30%。

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坦言,刚成年的年轻人就出现血脂异常,这意味着今后他们出现其他慢性病的风险会比较高。

男性高血压患病率

40~50岁已接近50%

注:40~50岁女性亦高达30%

其他年龄段为0.5%

18~30岁为18.4%

30~40岁为31.1%

解读

近四成居民超重郊区高于城区

与慢性病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也都处于上升趋势。其中,居民超重率为36.5%,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1.1%。而肥胖率则达到了21.1%,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10.5%。郊区居民的超重率41.0%,高于城区居民的36.2%。

据介绍,2002年以前,城区居民的"发福"情况一直高于郊区,而到2005年,两者基本持平。2008年时,郊区居民的发福情况已经出现反超,目前,距离正在拉大。

其他诱因

居民吸烟率为29.4%,比2008年增了1.4%

被动吸烟率为50.7%,比2008年增了1.4%

饮酒率为46.8%,比2008年增了5.9%,过量饮酒率为16.2%,比2008年增了138.2%

缺乏体力活动率为51.3%,比2008年增了56.9%

男女有别(18-30岁)

男性31.5%超重;21.3%肥胖;54.1%吸烟;66.2%被动吸烟;71.6%饮酒;26.9%过量饮酒;41.8%缺乏体力活动

女性29.4%饮酒;43.0%被动吸烟;62.5%女性缺乏体力活动

表现2

油盐超标禽肉类摄入偏高

监测资料显示,北京市居民油、盐摄入依然偏高,食盐摄入量为8.98克,食用油每人标准日平均摄入量为35.16克。

此外,北京市居民奶制品、大豆坚果类、水果、蔬菜摄入均不足,禽肉类摄入偏高。与平衡膳食宝塔相比,差别明显,这说明目前北京市居民膳食结构的不尽合理。

解读

盐吃多了慢性病找上门

去年,据北京卫生部门调查,北京人每天食盐平均摄入量为13.4克,超过标准一倍多。虽然去年的监测资料显示,北京市居民食盐摄入量已经有所下降,但还是超过了6克的标准。

据专家介绍,吃盐太多,首先受影响的就是人体的肾脏,钠太多,喝水就多,排尿就会变得频繁,肾脏就会承受比较大的负担。同时,吃盐多了易患高血压,从而冠心病、心衰就都"找上门"来了。

同样食用油超标或禽肉类摄入偏高,尤其是深色蔬菜、水果的摄入严重不足。这也都是导致慢性病的罪魁祸首。

表现3

患重性精神病比例中青年最高

社会变革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都在不断加大。

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社区新登记建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6223例,累计登记在档患者62004例。上报新诊断的患者以精神分裂症最多,占全部新诊断患者的49.4%;其次是双相情感障碍占23.5%。

而在上报新诊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20~5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占新诊断患者的78.2%。

解读

健全精神危机干预势在必行

市卫生局表示,上述数据表明建立健全的精神危机干预、精神心理疏导以及精神疾患预防机制势在必行。

在学界内,有个约定俗成的粗略划分,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症、持久性妄想障碍、抑郁症以及器质性因素导致的精神疾患如痴呆等,都被称为是重性精神疾病的范畴。

现如今,中青年神经疾病的发病率高和整体社会压力大有直接关系,一些性格相对脆弱的人可能不太容易抵御。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医生武雅学提醒道:"在学习生活或是社会压力下,首先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一旦有不好的苗头,像是心情不好、闷闷不乐、对什么事情都兴趣减退时,要及时改善。"

其他方面·学生

"小眼镜"上升3个百分点

本市青少年视力不良的问题有加重趋势。数据显示,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2.99%,比2009~2010学年度上升了3.0个百分点。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0.4%。

与此同时,2010年9月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就已经达到了39.1%。

两成小学生成"小胖墩"

中小学生的肥胖问题有增无减。调查数据显示,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7%,与上学年度相比上升了0.37个百分点。

此外,0~6岁儿童与营养有关的常见疾病主要为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和肥胖,仍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

超六成"虫牙"没治疗

卫生局提醒,孩子们的口腔卫生也令人担忧,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恒牙患龋率为18.6%,恒牙龋均为0.40,与2009~2010学年度基本持平。

此外,恒牙龋齿充填率仅为39.3%,仍处于较低水平。

恒牙患龋率及龋均小学生 11.7%0.20初中生 22.4%0.52高中生 30.8%0.80

数读居民健康

8.7‰ 2011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生率为8.7‰,比2010年上升了20.8%

5.9‰ 2011年户籍人口死亡率为5.9‰,比2010年下降4.8%

2.8‰ 2011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婴儿死亡率为2.8‰,比2010年下降了13.7%,连续多年保持在较低水平

9.09/10万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9.09/10万,比2010年下降了25.1%,连续三年都处于下降趋势,已达到北京市十年规划中提出的目标

14.54‰2011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54‰,较2010年下降了9.3%

81.12此外,2011年北京市期望寿命为81.12岁,比2010年上升了0.31岁

膳食宝塔比较

油35食盐8.98

奶类93

大豆坚果16

肉类77

鱼虾22

蛋类47

蔬菜290

深色蔬菜81

水果158

谷类薯类及杂豆355

北京模式

油25-30盐6

奶类300

大豆坚果30-50

肉类50-75

鱼虾75-100

蛋类25-50

蔬菜300-500

深色蔬菜占一半

水果200-400

谷类薯类及杂豆250-400

国家标准

单位: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