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PA逻辑考试常见题型

 他山一小树 2012-06-15

MPA逻辑考试常见题型
一. 推断型(15%)

       这类题型要求以题干为前提,在选项中确定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从题干出发,推不出什么样的结论。这类题目中最简单的,只需运用日常逻辑推理就可以找到答案。而稍微复杂的题目通常在题干中给出若干表面上看没有明显的统一特征的条件,要求考生从这些条件推出某种结论。这类题型多涉及复合判断推理,特别是对假言、联言和选言等推理的综合运用。

1、某班级的几位同学一起议论他们今年暑假出游的去向。
甲说:“如果赵明没有去西藏,那一定会去上海。”
乙说:“钱玲去了南京。”
丙说:“如果林群没有去西宁,那么,张红会去杭州。”
丁说:“赵明没有去西藏,也没有去上海。”
戊说:“钱玲去了广州。”
己说:“张红没有去杭州。”
事后了解,这次议论中,有两个人说的与事实不相符。
根据上述情况,以下哪项必定是正确的?
A.赵明没有去西藏,但是去了上海。
B.林群去了西宁,赵明可能去了西藏。
C.钱玲去了广州,但没有去南京。
D.赵明没有去上海,林群去了西宁。
E.钱玲去了南京,张红没有去杭州。

2、某机关田径运动会有3个短跑项目,分别是60米、100米和200米。老张、老王和老李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种,而且三人参赛的项目还不一样。小张、小王和小李作了以下猜测:
小张:老张参加了60米,老王参加了100米。
小王:老李没参加100米,老王参加了60米。
小李:老张没参加60米,老王参加了200米。
如果他们的猜测都对了一半,则以下哪项为真?
A.老张、老王和老李分别参加60米、100米和200米。
B.老张、老王和老李分别参加60米、200米和100米。
C.老张、老王和老李分别参加100米、60米和200米。
D.老张、老王和老李分别参加200米、60米和100米。
E.老张、老王和老李分别参加200米、100米和60米。

3、如果这项改革措施不受干部们欢迎,我们就应该进行修改。如果它不受工人们欢迎,我们就应该采用一项新的改革措施。并且这项措施必定是,要么不受干部们的欢迎,要么不受工人们的欢迎。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也一定正确?
  A.我们应当修改这项改革措施,当且仅当这样做不会降低该措施在工人中的声望时。
  B.我们应该在干部或者工人中间努力推广这项改革措施。
  C.如果修改这项改革措施不会影响到它在干部们中受欢迎的程度,我们就应该立即进行修改。
  D.如果这项改革措施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我们就应该采取一项新的改革措施。
  E.如果这项改革措施受到了干部们的欢迎,我们就应该采取一项新的改革措施。
 
二. 加强削弱型(15%)

加强型主要有加强前提型和削弱结论型,削弱型刚好相反。加强型考题是要寻找与题干一致的选项。削弱型考题的解答则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在此基础上,寻找削弱的对象,可以是针对前提,也可以针对结论,还可以针对论证本身,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比如:针对前提,则直接反对原因,即直接说明原文推理的前提不正确,就达到推翻结论的目的;针对结论,则指出由该前提存在其他可能解释,则结论不一定成立;针对论证本身,则要指出论证上的漏洞,说明推理存在逻辑缺陷。

1、早期人类的骸骨清楚地显示他们比现代人更少有牙齿方面的问题。因此,早期人类的饮食很可能与今天的非常不同。
以下哪项陈述最能强化上述论证?
A.那些残骸表明某些早期人类的牙齿有许多蛀牙。
B.早期人类的饮食至少和我们的饮食一样种类繁多。
C.早期人类的平均寿命较短,而牙齿问题主要出现在年纪大的人身上。
D.健康的饮食能保持健康的牙齿。
E.饮食是影响牙齿健康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2、根据大陆漂移假说,现在许多分离的陆地在史前时是一块巨大的陆地的一部分。由于地壳运动,这块陆地开始分裂。由这个理论可以猜想南美洲的东海岸原来跟非洲的西海岸是连在一起的。
以下哪个发现最能支持上述猜想?
A.在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都有一个规模很大的类型相同的古岩石带。
B.今天很多生活在巴西的人与生活在非洲西部的人很相像。
C.南美洲和非洲西部的气候很相似。
D.生活在南美洲的古老部落所使用的语言与非洲西部一些部落使用的语言很相似。
E.在非洲西部和南美洲发现了几种同样的植物。

3、研究发现,婴儿出生几个小时后,可以从其它的影像中分辨出人的脸形来。因为婴儿盯着画有人脸的画的时间,要比他们盯着无表情的椭圆形的画的时间要长。
以下哪项陈述最有助于解释上面所描述的婴儿的能力?
A.某种识别人脸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学来的。
B.婴儿盯着一个物体的时间越长,说明他对那个物体越感兴趣。
C.画有人脸的画和椭圆形的画不一样。
D.婴儿一般很少长时间地盯着一个物体。
E.婴儿可以学会把人的声音和人的脸形联系起来。

4、在某报上有一段广告文字非常精彩,但广告在内容上却有许多虚假之处。因此,消费者一定不会相信这个广告。
以下哪项最能削弱以上结论?
A.消费者不一定会发现其中有虚假之处。
B.消费者可能不会发现其中有虚假之处。
C.消费者不可能会发现其中有虚假之处。
D.消费者一定会发现其中有虚假之处。
E.消费者不一定不会发现其中有虚假之处。

5、老王说:“最近,大学某专业的毕业生去其它专业岗位工作的人更多了。这说明该专业岗位不受欢迎。”
下列哪项最能削弱老王的看法?
A.该专业领域没有足够的岗位。
B.现在获得该专业学位的毕业生比过去少了。
C.在过去的10年里,该专业领域的工作岗位增加了许多。
D.许多该专业学位的毕业生在就读时就从事过该专业领域的工作。
E.近年来,每年都有一些该专业学位的毕业生接受了非本专业领域的工作。

6、所有的极地冰都是由降雪形成的。特别冷的空气不能保持很多的湿气,因而不能产生大量的降雪。近几年来,两极地区的空气无一例外地特别冷。
  以上资料最有力地支持了以下哪个结论?
  A.如果现在的极地冰有任何增加和扩张,它的速度也是极其缓慢的。
  B.如果两极地区的气温不断变暖,大量的极地冰将会融化。
  C.最近几年,两极地区的降雪实际上是连续不断的。
  D.较厚的极地冰与较冷的空气是相互矛盾的。
  E.在两极地区,为使雪转化成冰,空气必须特别冷。

7、随着新税收改革法令的通过,低收入纳税人每年将平均减少100元到300元的财税负担。所以,税收改革有益于低收入纳税人。
以下哪项为真,最严重地动摇了上述结论?
A.税收改革通过简化税收代码将为许多人节省他们计算税收的费用。
B.税收改革通过取消对住房的补贴而使低收入纳税人平均每月增加80元的房租。
C.低收入纳税人支持新税收改革法令。
D.在新的税收下,有少量高收入的纳税人也会减少财税负担。
E.在新的税收下,有许多低收入的纳税人将不再缴税。
三. 集合型(5%)

可根据基本的集合概念和逻辑常识解决该类题型,解这种题型的重点放在集合的"部分与全体"上,同时要善于分辨可能重合的部分和绝不会重合的部分。这类题目最好借助图形解答,非常直观,也不易出错。

某家饭店中,一桌人边用餐边谈生意。其中,一个人是哈尔滨人,两个人是北方人,一个人是广东人,两个人只做电脑生意,三个人只做服装生意。 如果以上介绍涉及餐桌上所有的人,那么这一桌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 A. 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 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 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 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E. 无法确定。
B
四. 排序型(5%)

这种题型也比较简单,这类题型一般在题干部分给出不同对象之间的若干个两两对比的结果,要求从中推出具体的排序。解这类题主要要把所给条件转化为最简单的排序形式。比如列出几个不等式(等式)。

1、在三班的一次语文考试中,何捷的成绩比小马好,小珍的成绩比丹丹差,所以何捷的成绩比小珍好。以下各项作为新的前提分别加入到题干的前提中,除了一项外,都能使题干的推理成立。
  不能使推理成立的是哪一项?
  A.何捷的成绩和丹丹一样。
  B.小马的成绩和丹丹一样。
  C.小马的成绩比丹丹好。
  D.丹丹的成绩比小马好。
  E.小珍的成绩比小马差。
五.真假话型(10%)

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运用对当关系等逻辑知识在所有叙述中找出有互相矛盾的判断,从而找出必然存在的一真一假或者某一项必真或者必假。要注意的是:有时两个命题虽然不是矛盾的,但互相反对(或下反对),即不能同真(或不能同假),那就可以推出两个判断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或者真的),这也同样是解题的关键。这种题型总会考。

1、有医学病例证明,饲养鸽子或者经常近距离接触容易感染隐球菌性肺炎。隐球菌既有可能存在于鸽粪中,也可能通过空气进行传播,此外,经常与隐球菌携带者接触也有可能因被感染而发病。同时有隐球菌健康携带者的存在。小张患了急性肺炎,经医生诊断为隐球菌性肺炎。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小张的邻居饲养了十几只信鸽,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鸽粪,小张一定是感染了鸽粪中的隐球菌。
B.小张从来不和有病的人接触,所以他的病如果不是受鸽粪中的隐球菌感染,那就一定是被空气传播感染的。
C.小张性格自闭,从不接触外人,而他的家人中没有隐球菌患者和隐球菌携带者,所以他的病或者是由鸽粪引起的,或者是因为空气传播而感染的。
D.除了题干所描述的三种情况,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可能导致隐球菌性肺炎。
E.小张的邻居养信鸽,他姐姐以前也得过隐球菌性肺炎,所以他的病一定不会是通过空气传染的。

2、只有总体素质高的大学生,才能考上公务员。
如果这个断定成立,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小王是总体素质高的大学生,所以他考上了公务员。
B.小王考上了公务员,所以他的总体素质一定不低。
C.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准备考公务员。
D.总体素质高低,和考上公务员没有关系。
E.总体素质高的大学生,也可以考研究生。

3、某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煤矿人员有以下断定:
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
矿工1:确实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
矿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则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安全员: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但没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
A.值班主任的断定为真。
B.安全员的断定为真。
C.矿工1的断定为真。
D.矿工2的断定为真,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E.矿工2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4、机关的工作人员小张、小王、小李和小周四人中只有一人迟到,主任问是谁迟到时,他们作了如下回答。
小张:是小李迟到。
小王:我虽然比平时来的晚,但没有迟到。
小李:我不但没迟到,而且还提早来了。
小周:如果小王没迟到,那就是我迟到了。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则以下哪项成立?
A.小张迟到。
B.小李迟到。
C.小王迟到。
D.小周迟到。
E.不能推出谁迟到。

5.机关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开设文理两类培训班。有工作人员参加了全部文科类培训班,也有工作人员参加了全部理科类培训班。
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有工作人员参加了全部培训班。
B.有人只参加理科类培训班。
C.每个培训班都有工作人员参加。
D.有些培训班参加的工作人员很多。
E.参加培训班是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6、王先生举办的生日晚宴有客人缺席,王先生说:“小李、老赵、小潘和老马四个人中最多来了两人。”王太太说:“亲爱的,我认为你说的不对,我认为你说的与实际情况不一样。”如果王太太说得不对,以下哪项不是真的?
  A.小李、老赵、小潘和老马四个人中最少来了两个。
  B.小李、老赵、小潘和老马四个人都没来。
  C.小李、老赵、小潘和老马四个人都来了。
  D.除了小李、老赵、小潘和老马四个人以外,其他人都来了。
  E.如果小李、老赵来了,那么小潘和老马也来了。
六. 前提型(10%)

这种题型题干推理中的前提不够充分以推出结论,要求在选项中确定合适的前提,去补充原前提或论据,从而能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或有利于提高推理的证据支持度和结论的可靠性。做这类题要紧紧抓住结论,简化推理过程,从因果关系上考虑,从前提到结论,寻找推理中的中断处。

1、某公司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决定举办项目管理的知识培训,要求中层干部积极参加。市场部张主任约人力资源部的赵主任一起去报名,赵主任说:“我又不从事项目管理工作,为什么一定要去参加培训,我的工作业绩和管理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上文中赵主任的话是以下面哪项为前提的?
A.人们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B.项目管理知识的普及是相当遥远的事情。
C.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应当在学生中进行。
D.项目管理知识不可能提高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效率。
E.只有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人,才应该学习和掌握项目管理知识。

2、巴金就是李尧棠。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巴金是作家,但奇怪的是很少有人知道李尧棠是作家。
以下哪项陈述能最有效地解决上文中的不一致之处?
A.可能大多数人都没读过李尧棠的作品。
B.任何人如果知道李尧棠是作家,那么他也会知道巴金是作家。
C.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巴金就是李尧棠。
D.许多人相信与作者相关的事情可能有表面上的冲突。
E.有些人知道巴金是李尧棠的笔名。

3、如果米拉是考古专家,又考察过20座以上的埃及金字塔,则他一定是埃及人。
这个断定可根据以下哪项作出?
A.米拉考察过30座以上埃及金字塔。
B.埃及的考古专家考察过10座以上的埃及金字塔。
C.考古专家只有埃及的考古专家考察过15座以上的埃及金字塔。
D.中国的考古专家大多数没有考察埃及金字塔。
E.考古专家不仅仅考察埃及金字塔。

4、1995年,年龄在25岁到30岁之间的已婚青年夫妇,与父母或岳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人占该年龄段人口的比例是15%,而2002年,这一比例升至46%。因此,在2002年,这一年龄段的已婚青年夫妇更难以承担独立生活。
  上文的结论基于下列哪项假设?
  A.这一年龄段中不能自立的青年夫妇更愿意和同龄人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和双方父母。
  B.这一年龄段的青年夫妇只要能够独立生活,就不会选择与双方父母亲共同生活。
  C.这一年龄段中的有些青年夫妇虽然在调查时和父母或岳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在此之前是独立生活的。
  D.从1995年到2002年,适合青年夫妇购买和租住的住房数目是逐年减少的。
  E.这一年龄段中与父母或岳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青年夫妇绝大多数不分担生活费用。
  

5、司法体系是需要警察来维护的,如果警察不尽职,就不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司法体系。所以,如果警察尽职了,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司法体系。
  A.许多不好的司法体系下的警察都不尽职。
  B.警察尽不尽职和司法体系无关。
  C.没有良好的司法体系,警察以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也会不尽职。
  D.警察的尽职是保证有良好司法体系的充分条件。
  E.我国有良好的司法体系。
 

6、一个随机抽取的顾客样本群体对一项市场调查中的问题做了回答。六个月后,另一个随机抽取顾客样本群体回答了相同的问题,只是问题排列的顺序有所调整。两组样本对许多单个问题的回答方式有很大的差别,这表明有时只因排在前面的问题不同就会导致对后面问题的不同回答。
  上述论证依赖以下哪项假设?
  A.对问题的重新排列并没有使六个月前的每一个问题的前后顺序都发生变化。
  B.回答市场调查问题的顾客六个月后通常记不住他们当初的回答。
  C.第二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使市场调查更加精确。
  D.顾客不会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对这些问题做出不同的回答。
  E.第一次调查样本中的顾客与第二次调查样本中的顾客不是完全不同的。  
七. 形式比较型(5%)

形式比较型考题是主要从推理形式上比较题干和五个选项之间的相同或不同。对这类题目,关键是要从具体的、有内容的思维过程的论述中抽象出一般的推理形式,即用一般的逻辑推理关系来代替其中的单个命题。做这类题型只考虑推理结构和形式,而不考虑其内容的对错,所以题目往往会出一些题干本身是谬误的、违反常识的东西来对考生造成一定的思维干扰,所以做这类题目要注意排除内容本身的影响从而尽快找出其实质的推理结构。

1、只有当田教授和李教授都讲课时,阎教授才会讲课。阎教授没讲课,所以田教授一定没讲课,而且李教授也没讲课。
以下哪项与题干的逻辑结构最为相似?
    A.只有学习好,并且和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评上奖学金。小张学习好,并且同学关系也好,所以他一定能够评上奖学金。
B.只有学习好,并且和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评上奖学金。小张没有评上奖学金,所以他学习一定不好。
C.只要学习好,并且和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就能评上奖学金。小张没有评上奖学金,所以他学习一定不好,并且与同学关系不好。
D.只有学习好,并且和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评上奖学金。小张学习不好,并且和同学关系也不大好,所以小张没有评上奖学金。
E.只有学习好,并且和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评上奖学金。小张没评上奖学金,所以他肯定学习不好并且与同学关系紧张。

2、我们能够制造出比现在一般的自行车更结实的自行车,我们也能够制造出比现在一般的自行车更轻便的自行车。所以,我们能够制造出同时具有以上两种优点的自行车。
上述论证中的推理缺陷与以下哪项推理中的缺陷最相似?
A.现在没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的汽车,也没有不造成污染的汽车。因此,现在没有能源利用效率高,又不造成污染的汽车。
B.写一部畅销小说是可能的,写一部能得到好评的小说也是可能的。因此,一位作者有可能写出一部既畅销又能得到好评的小说。
C.小王说外面很冷,小张说外面下雪了。所以,外面不但很冷,而且下雪了。
D.有用来包饺子的机器,也有用来压果汁的机器,所以,总有一天能够造出同时具有这两种功能的机器。
E.在办公室,电脑可能损坏,也可能被人误操作,所以办公室里的电脑可能因为被人误操作而损坏。

3、“有些人不是坏人,因此,有些坏人不是人。”
  下列哪个推理具有与上述推理相同的结构?
  A.有些便宜货不是好货,因此,有些便宜货是好货。
  B.有些便宜货不是假货,因此,有些假货不是便宜货。
  C.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因此,所有有价值的都是商品。
  D.有些发明家是自学成才的,因此,有些自学成才者是发明家。
  E.没有宗教是科学,因此,没有科学是宗教。
  
八. 论点型、评价型(10%)

论点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对话,要求总结它们所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或什么内容没在题干中表达。或给出一段论述,要求推出结论。解此类题型有点象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主要是要凭语感、常识和一般的逻辑推理去寻找隐含的结论或内在的含义。

1、未来深海电缆的外皮是由玻璃制成的,而不是特殊的钢材或铝合金。原因是金属具有颗粒状的微观结构,在深海压力之下,粒子交结处的金属外皮易于断裂。玻璃外皮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因为玻璃看起来是固体,由于它在压力之下可以流动,所以可将之视为液体。 以下哪项最有可能从上述议论中推出?
  A.液体没有颗粒状的微观结构。
  B.所有称之为固体的东西只不过是移动极其缓慢的液体。
  C.只有断裂的玻璃是微观粒状的。
  D.作为一种建筑材料,玻璃优于钢材和铝材。
  E.目前的深海电缆经常发生故障。

2、一台安装了签名识别软件的电脑——这种软件仅限于那些在文档中签名的人进入计算机——不仅通过分析诸如签名的形状而且通过分析诸如笔尖的压力和签名的速度等特征来识别某人的签名。即使是最机灵的伪造者也不能复制该程序能分析的所有特征。
  以下哪项结论能合逻辑地从上述陈述中推出?
  A.大多数银行已经使用了装备这种软件的计算机了。
  B.这种签名识别软件价值不凡,只有少量重要部门才使用。
  C.没有人可以只通过伪造签名的技巧而进入安装了这种软件的计算机。
  D.这种签名识别软件还有不少缺陷。
  E.已经被授权的用户也有可能被拒绝进入装有这种软件的计算机。

3、雄孔雀漂亮的羽毛主要是吸引雌孔雀的,但没人知道委身漂亮的羽毛能在求偶中具有竞争的优势。一种解释是雌孔雀更愿意与拥有漂亮羽毛的雄孔雀为偶。
  以下哪项陈述准确描述了上文推论中的错误?
  A.把属于人类的典型特征归属于动物。
  B.把对一类事物中的个别种类断定为真的结论推广到这类事物的所有种类。
  C.这种解释,使用了一种原则上既不能证明为真也不能证明为假的前提。
  D.把所提供的需要做出解释的现象本身作为对那种现象的一种解释。
  E.毫无根据地假设有漂亮羽毛的雄孔雀有其他吸引雌孔雀的特征。
  

4、学生上完体育课后会到教室,有15人喝了饮水机里的纯净水,其中5人很快产生了腹泻。饮水机里的纯净水马上被送去检验,检验的结果不能肯定其中有造成腹泻的有害物质。因此,喝了饮水机里的纯净水不是造成腹泻的原因。
  如果上述检验结果是正确的,则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的评价最为恰当?
  A.题干的论证是成立的。
  B.题干的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另一个事实:那些没有喝饮水机里的纯净水的人没有造成腹泻。
  C.题干的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把缺少证据证明某种情况存在,当作有充分证据证明某种情况不存在。
  D.题干的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没有利用一个有力的论据:为什么有更多人喝了饮水机里的纯净水没有造成腹泻。
  E.题干的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没有指出造成腹泻的真正原因。
九. 因果型(15%)

因果关系及因果倒置型也是常见的题型。比如,为了检查某种因果关系是否成立,采取某个特定的实验方法,改变原因后,看结果是否不同,即进行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关键是让实验对象的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同,而题目的错误也往往在于"其他"的某个关键影响因素并没有被考虑进来。另外,有时两组数据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仅仅是形式上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同时增大减小等,它们可能是仅仅因为巧合,也可能是别的共同的因素导致的,而它们之间实际上没有因果关系,就是说,它们都是某种"结果"。

两个实验大棚里种上相同数量的黄瓜苗,在第一个大棚里施加镁盐但在第二个里不加。第一个产出了10公斤黄瓜而第二个产出了5公斤。由于除了水以外没有向大棚施加任何别的东西,第一个大棚较高的产量一定是由于镁盐。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地削弱了上述论证?
  A.两个实验大棚的土壤里都有少量镁盐。
  B.第三个实验大棚施加了一种高氮肥料但没有加镁盐,产出了7公斤黄瓜。
  C.两个实验大棚里都种植了四个不同的黄瓜品种。
  D.两个实验大棚里还种植了其他的蔬菜。
  E.两个实验大棚的土质和日照量不同。
十.解释(5%)

题干给出关于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通常是给出一个似乎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的现象,找出能解释的选项

1、某海岛上,生活有海鹦、鳗鱼和北极燕鸥三类海鸟。其中,鳗鱼是北极燕鸥和海鹦的主要食物。从1980到1990年的十年间,鳗鱼的数量从100万只下降到了50万只。令人奇怪的是,这十年中,海鹦的数量从100万只仅仅下降到了60万只,而北极燕鸥的数量则从100万只下降到了25万只左右。
下列哪项最好地解释了1980年—1990年间海鹦和北极燕鸥这两种海鸟数量下降比例之不同?
A.海鹦减少了吃鳗鱼,转而吃石鱼或其它鱼,但是北极燕鸥没有这样做。
B.另一些附近的且条件相似的岛屿上,这两种海鸟的数量是稳定的。
C.鳗鱼的减少是因为其生存环境的改变而不是因为人类的过度捕鱼。
D.海鹦和北极燕鸥的幼鸟的食物是幼小的鳗鱼。
E.1989年不同寻常的恶劣气候影响了鳗鱼的生育周期和海鹦的数量,但是并没有影响北极燕鸥的数量。
三大命题原则
(一)“一视同仁”原则
  逻辑命题的一个首要原则是是对考生一视同仁,也就是真正体现公平性,试题作为对知识水平的测试,应尽可能避免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任何人接受测试都应享有充分的被公平对待的权利,并且保证无专业背景之间的差异。即MPA逻辑考试对任何一个考生都是公平的。具体地说,虽然逻辑考题都是基于一个段落,所涉及的内容像阅读理解的文章一样,内容包罗万象,但读懂文章、回答问题,无需任何学科、专业的特定知识,你回答问题所需的一切信息均已包容在段落之中,考生只需着重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来思维。尽管有些考题涉及逻辑学中的专用术语,但并不需要正式逻辑学的知识来解答。

(二)“假设正确”原则
   一是对假设、支持、削弱和评价这四类推理思路自下而上的考题,在问题部分典型的问法是"下面哪个,如果正确(可行),……"。这使得选项在即使违反常识或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质疑其正确性。段落或选项中所表述的信息、观点或事实是否正确并不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段落中所呈现的观点或事实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体会推理方法是否成立,有何缺陷,以及如何通过问题的目的去评价它。
  二是对归纳类推理思路自上而下的考题,我们要认为题干段落所描述的内容都是正确的,即题干内容在即使违反常识或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质疑其正确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从题干出发,进一步往下推,能推出什么结论。

(三)“五中选二”原则
  逻辑考题编写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五个选项中的一个选项必须比其他的四个好。然而,正确选项的设计不能比其他四个选项明显地好以致问题的难度变得太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命题者构造高质量的迷惑性选项比构造正确选项的难度要大得多,对命题者来说,编制逻辑考题的最大痛苦与挑战不在于如何编制出一个正确答案,而在于如何编制出一个非常像正确答案但又绝对不是正确答案的选项。因此,通常五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值得考虑(两者中仅仅有一个是对的)。另外三个选项,尽管有时与推理主题有点关联,但它们都忽略了论点的推理结构。
  这个原则在"最能支持型"和"最能削弱型"考题中体现最充分。
三大解题原则
(一)“答案不需充分性”原则
  这个原则是针对以支持和削弱型考题为主要代表的解题思路为"自下而上"的题目而言的。
但任何确定事物的发生都依赖于许多条件或许多原因,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某一确定发生的所有条件或原因,因此当问题目的让我们寻求一个支持或反对段落推理的答案时,我们的目标是去寻求一个(仅仅是许多条件或许多原因中的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增大或减少的答案,而绝非一定要去寻求一个使结论必然成立或必然错误的答案。切记:逻辑考题是要我们寻找一个与段落推理有关并对段落推理起到某种作用的选项,而并不是一个真理。

 (二)“收敛思维”原则
  这是与"假设正确"命题原则相关的解题原则。由于逻辑题只是选项本身字面所体现的意思,并且在段落中只能就给出的信息进行推理,因此千万不能发散思维、联想。许多考生总是对考题进行递进推理,看到某一选项就得出一个并不必然的推理,总喜欢对选项进行诸如"如果,那么"的递进,但是MPA逻辑题的思维推理大多只在一个层面上进行,并且只能在段落所给出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推理。逻辑考题的正确答案必须是其本身含义加上段落之中的信息来实现问题目的,决不能对选项的意思进行递进推理。换而言之,思维只能在段落之内,不能有段落之外信息的进一步推导。

(三)“相对最好”原则
  这是与“五中选二”命题原则相关的解题原则。逻辑考题要求你根据段落里所给信息及逻辑推理,从下面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选项,从而实现问题目的。很多情况下,这个选项并不是专业知识背景下或常识中的最佳选项,但只要是五个选项中最能实现问题目的的选项就可以了,也就是要让考生从五个选项中挑选一个相对最好的选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