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文化创意

 卫启云 2012-06-16
文化山西新观察:像挖煤一样挖文化渐成晋人共识
http://www.sxgov.cn/       2008-12-15 08:35:28

山西应当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回望探索之旅,诸多启迪令人回味。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洗礼,山西人终于走向自觉,开始了由两手挖煤到一手挖煤、一手“挖”文化的战略转身。当国际金融危机寒流袭来,传统煤焦产业受到冲击之时,再来咀嚼我们走过的文化之旅,则既感受到文化建设波涛拍岸,又对文化山西未来充满憧憬——


山西煤炭资源丰饶,人称晋地为“煤炭山西”。


山西文化资源厚重,晋地又被称作“文化山西 ”。


煤炭生产有其规律可循,连年治理整顿使全省煤矿由近万座骤变为3000余座;而文化产业却以年均20%的增长速度悄然崛起,对整个山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4%,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越了金融和房地产业。


“由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跨越!”——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山西人在艰难求索的基础上终于实现了新突破。省委、省政府做出的这一战略决策,正在由3400万人的实践作出诠释。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主导产业的冲击日见其显。巩固和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全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新山西,文化产业该作何担当?践行科学发展观,文化应当释放怎样的能量?走好文化山西之路,有哪些经验和差距?面临怎样的困难和制约?应该向哪里寻求突破?


让我们一起进行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新观察!


山西两大资源家底厚重,一曰煤炭,二曰文化。“像挖煤一样挖文化”,使山西的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国人谈论山西,不再仅仅是那些黑黑的炭块。文化改变了山西的对外形象,也改变着山西人的观念


煤和文化似乎是扯不到一起的,而山西却不然。


“像挖煤一样挖文化”!如今,这一理念已渐成晋人共识。


山西是一个煤炭大省,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4,产量占全国的1/3,出口量和省际调运量均占全国的70%。


丰富的煤炭资源,让我们尝到了甜头,同时也吃到了苦头。煤炭的过度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往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使人们一度陷入沉迷之中,而对华夏祖先留给子孙的另一笔巨大财富——文化资源,却未能予以足够的关注。


东屏太行,西隔黄河,北倚长城。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这巍巍太行与浩浩黄河间,逐渐汇聚成一个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关公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建筑文化、晋商文化、戏曲文化、歌舞文化、红色文化……


“文化资源是绿色资源,文化资源是越挖越多的资源,文化资源是越用越充分的资源。”


科学发展观让向来以煤炭自豪自足的山西人,发现了“文化资源新大陆”:文化具有可重复开发、多层次同时开发和持续开发的天然优势。


2003年,《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出台,确立了文化产业在山西转型跨越崛起中的地位。通过大力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我省一批文化精品脱颖而出:


话剧《立秋》、小说《国家干部》、电视剧《乔家大院》、舞剧《一把酸枣》、京剧《走西口》等屡屡在全国获奖;


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全国热播,新编晋剧《傅山进京》《边城罢剑》赞誉频传;


连续举办数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华夏文明看山西”系列活动,围绕晋商文化开发的电视专题片《晋商》等,形成一个个强势文化品牌,成为山西新形象的亮点,使三晋文化影响力迅速扩张。


在着力打造文化精品的同时,山西显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行业布局结构:


文化旅游业借助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引领了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作为全省文化产业的龙头,成为山西文化产业的支柱;


山西出版发行与版权服务业作为山西文化产业的第二龙头,紧随其后;


山西电影、电视剧精品制作发展模式备受关注,成为全国影视界的一支新军;


以位居全国平均期印数前三甲的 《英语周报》《语文报》等报刊为代表的山西教辅类报纸,成为“中国第一教辅报刊群”;


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山西舶奥动画制作公司以山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为创作源泉打造精品,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十一五”规划动漫行业唯一扶持企业。山西宽度国际信息公司重点投资的“创可中国”项目,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的网络虚拟工厂……


形象的改变是外在的,而经济结构的转变更具实质性。据统计,全省迅速崛起的文化产业连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2007年,实现增加值160.75亿元,比2006年增长28.9%,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2.65%提高到2.80%,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54%,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76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发展的旺盛势头,吸引了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山西得一文化产业集团成为我省最大的图书音像产品集散地,美特好集团公司投资1600余万元兴建的星美影城成为我省首家五星级电影院,运城制版集团成为在国外20多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的跨国公司,山西宇达成为全国最大的青铜雕塑企业并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


利用政策杠杆,鼓励民营企业进军文化产业,同时吸引省外国外资本向我省文化产业投资。由农民企业家投资3亿元建成的皇城相府,短短几年就实现旅游赢利一亿多元;民营企业家阎吉英投资6亿元建成的绵山风景区,每年吸引游客十几万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由政府投资改为市场运作,评奖得到了欧莱雅、阿尔卡特、凤凰卫视、中国移动等中外公司的投资,不但争取到数亿元资金,而且提升了山西在世界的知名度。


山西的文化产业在全国崭露头角。其增加值近5年来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同业人员的2.44%,比2004年提高0.1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文化产业的强势发展,使国人在“煤炭山西”观念上,添加了“文化山西”的基因。


文化产业崛起的过程,也是人们观念改变的过程。过去文化在山西只是一种事业,是一种公益性、非赢利性的公共产品。现在变了:文化产品也可以是一种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文化服务是一种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业服务。让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直接进入市场机制、直接产生经济价值,改变了山西人传统的文化观!


资源好、开发差;品牌好、效益差;产品好,产业差。山西文化产业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与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尚不成比例,放在全国的盘子里看并不突出,需要“补的课”很多


从两手挖煤到一手挖煤、一手“挖”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使山西文化产业实现连年跨越。然而,业内人士却有着自己的看法:“与过去比,成绩有目共睹。但与全国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态势比,与山西文化资源在全国的地位比,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得还较慢,开发力度、深度不够。”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焦斌龙说。


这是对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做出的理性判断。


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资源条件。山西享有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历史变革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之美誉,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基础,可谓得天独厚。


“尤其是那个精妙绝伦的戏台和演出场所,连贝聿铭这样的国际建筑大师都视为奇迹,但整个博物馆的原址却是‘三晋会馆’,即山西人到苏州来做生意时的一个聚会场所。”这是著名学者余秋雨《抱愧山西》中的一段话。寥寥数语,读者不难窥斑见豹:随手拿出一个小“会馆”,就能让大师折服,三晋文化之夺目光彩可想而知!


山西历史文化发端于史前文明的旧石器时代,有规模、成体系,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


——省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73处,为全国最多;


——全国发现旧石器早期遗址200余处,山西就有157处;宋、辽、金及其之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同类的72%强;


——现存唐代以来彩塑12712尊、古戏台2888座、汉唐至明清寺观和墓葬壁画2.5万多平方米、北魏至明清石窟寺300多处、战国至清代10个朝代长城共2500多公里,均居全国之前列!


与丰厚的物质文化相比,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毫不逊色。


近5年间在全国27个省市区巡演451场,观众50万人次,平均每场的上座率保持在85%以上;期间,还应邀三次登上全国戏剧的最高舞台——国家大剧院演出,囊括了涉及到的所有国家级重大奖项——话剧 《立秋》,在全国掀起一股经久不散的“山西旋风”,其大力弘扬的明礼诚信的晋商精神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圪丁跪在石头上,小亲圪呆……”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从我省浩如烟海的民歌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等22首,用现代舞台手法将其包装成了一台《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一经推出,好评如潮,专家惊叹为“藏于民间的天籁之声”。仅今年以来,《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就在太原青年宫演出130多场,观众达8万多人次。


称雄明清五个世纪的晋商文化和璀璨夺目的民歌文化,只是山西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冰山一角”。比如,还有以五台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恒山为载体的道教文化,以山西梆子、碗碗腔、二人台等54个剧种形成的戏曲文化,作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心的红色文化……


山西还是一片智慧的土地,这里思想活跃、英雄辈出、人文荟萃:荀况、关羽、王维、白居易、司马光、关汉卿、罗贯中、赵树理等等杰出人物,都是这片土地孕育的时代精英。换一个角度看,一个历史名人就是一座文化产业“富矿”。


“华夏文明看山西”——字里行间尽显山西人对文化家底的自信。许多外地游客游历三晋,发自肺腑地赞叹:山西当之无愧!


坐拥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山西,完全有条件烹饪出一桌文化产业的盛宴,走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


然而,站在全国来看山西,就不难发现:去年160.75亿元的年增加值在全国各省份中并不算高。先看北京:借助奥运会举办的强劲东风,北京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北京文化产业实现业务收入3614.8亿元,创造增加值812亿元,已占到全市GDP的10.3%,作为北京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作用显露无疑。再说上海:近年来上海充分利用其资本与技术的优势,积极发展现代文化产业。2006年,上海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45.73亿元,占到全市GDP的6%。


有人也许要说:山西不能和北京、上海比!那好,我们不妨再审视一下与我省同处中部地区的湖南、经济发展水平逊我省一筹的云南二省。湖南卫视收视率位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原创动漫总产量排名全国第一,《体坛周报》占据了全国体育类报纸60%以上的发行和广告份额……湖南创造了引人注目的“湖南文化现象”,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446.2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9%。云南则充分发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出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色的《云南映像》《丽水金沙》等一个个名扬海内外的景区演艺精品,2006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16.7亿元,占当年GDP的5.4%,成为一个新兴支柱产业。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建民将山西文化产业的现状概括为“三好三差”——


资源好、开发差。记者曾多次到过佛教圣地五台山,确有此感。白天,进寺入庙,观瞻佛像,兴致盎然;入夜,街上行人稀少,冷冷清清。“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凸现出五台山对富有浓郁特色的佛教文化开发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旅游收入。而手捧优质文化资源,却未能将其转化成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的,在我省又岂止是一个五台山?


品牌好、效益差。是的,我省已培养出山西电影制片厂、山西省话剧院、宇达青铜文化公司等一些有影响、有知名度、有竞争力的企业,打造出了“平遥国际摄影节”“华夏文明看山西”等一批著名文化品牌。但客观地讲,我省的这些“龙头”在国内文化市场上占有率低,竞争力弱,规模小,软、硬件水平不高,与年收入数十亿元的广东影视传媒集团、北京歌华集团、辽宁出版集团等文化产业“巨头”相比,显然不在同一个“重量级”。


产品好,产业差。在今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中国文化展示活动中,我省浮山县木偶剧团表演的木偶剧,锁定了游客的眼球。但一谈到发展现状,剧团团长吴春安眼神黯然下来——团里为数不多的专业演员,年龄都在50岁以上,经营状况很不景气。我省虽有许多质量过硬、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但不少如浮山木偶剧一样,处于零星分散布局、家庭作坊式的水平,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链,不利于做大做强。


产业零散、协同性差、主体培育不够、政策落点偏少。文化产业实现新突破,山西面临着纵横交织的羁绊;文化强省,山西仍需努力排除这些障碍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面对优势和差距,山西人经纵横比较终于明白:要想实现“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必须奋力破解诸多因素的制约。


产业零散,竞争劣势突显——


2005年,曲沃县著名“葫芦王”郑月巴的作品,获得“中国·国际葫芦文化节”最佳作品奖。美国葫芦文化协会负责人称赞:郑月巴先生的作品堪称“世界一流”。


然而,令郑月巴没有想到的是,当时间悄然跨入2008年,美国一家公司要求定制他的600个作品。吃惊之余,更令郑月巴没有想到的是,因没有能力完成这个数量的定单,他只好无奈地推掉了这笔送上门来的买卖。建一个葫芦村,成了郑月巴难圆的梦!


号称华夏文明“主题公园”的三晋热土,究竟承载了多少人的文化梦想,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研究文化产业的人全都明白:产业规模是决定山西文化产业在全国所处地位的重要因素,形不成气候的零散产业是绝对没有竞争优势的!


《山西省文化产业统计信息》表明: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文化产业单位仅有40个,从业人员9151人,全年实现增加值3.7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43%,处于全国下游水平。显而易见,山西文化产业组织还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单位仍普遍缺乏活力。


协同性差,没有集群优势——


前不久,我们走进了被称为“朝阳”产业的太原市数码港动漫基地。


山西舶奥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是这里的龙头老大,制作水准属国内一流。早在2006年,该公司反映环保题材的动画片《衡》,就在美国举办的国际视觉影视节上获奖。去年制作的《泥巴小精灵考考曼》,也于今年10月在央视少儿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董事长刘葆东却对记者坦言:“播出仅仅是拿到了登台亮相的机会,真正挣钱还要靠系列延伸产品,如:游戏软件、图书、漫画、光碟、磁带等等”。刘葆东说:“公司现在已经投进去1300多万,估计到明年下半年才能收回一些。而要形成产业集群,真正做到动漫产业系列化、规模化、市场化,至少目前还不可能!”


调查中我们得知,像舶奥公司一样,动漫基地其他30多家动漫公司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有专家认为,只有多方面合作,才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以动漫产业发达的美、日、韩三国为例,他们都在这方面有着极高的协同能力。日本动画更是在出片之前,先要出书,后改漫画,甚至还要专门设立一个评估公司,视市场情况,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环环紧扣,相得益彰。


在我国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文化产业的协同能力也都非常突出。


相比之下,我省文化产业需要的协同效应目前还很弱。像上述30多家动漫企业一样,受体制束缚,文化产业内部的广电、出版、文化、工艺美术、旅游等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的合作较少;整个产业缺乏来自信息、制造、教育、商业等相关行业的支持;文化产业及其内部行业与国内相关地区同类行业的合作明显不足,这样导致山西省文化产业的行业内部资源、行业与相关行业的资源,以及地区内、外部资源难以整合,产业链难以延伸,产业规模难以扩大。


缺乏龙头,主体培育不够——


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象征,也是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一种标志。


以双双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 “中国驰名商标”的《英语周报》和《语文报》为例,前者,单期发行量突破1658万份,实现利税5040万元,高居全国同类媒体之首;后者拥有10报、5刊、1网站,单期发行量也高达500万份,是读者眼中的“中华语文第一报”。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放远一点,我们就不难发现:虽然这两个“龙头”在山西是佼佼者,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还形不成群体力量,相互之间互补性还不强,不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链的完善与壮大。


如果再和别的省市如年广告收入13亿元、收视率、市场占有率在省级卫视中排名第一的 “湖南卫视”,以及年主营业务收入4.3亿元、进入全国报业20强的“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比较,这个差距就更大了。


有专家认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竞争形态,正由 “武力竞争”转为 “经济竞争”,再转为 “文化竞争”。我国在今年5月举行的中国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对文化产业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提高国家级地位,提升国际性影响,树立精品化意识。在内容上,要求进一步突出文化产业核心层,努力吸引、培育和推介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而我省,目前虽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81271个,文化个体户69238个,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主体全省还不多。同全国比较,我省文化产业专业性企业不够强,现代性文化企业比较少,综合性文化企业很少见,迫切呼唤能够充分依靠现代资本市场实现文化资本、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的全国知名文化企业。


步履艰难,政策落点偏少——


除了上述一些制约因素,我省在政策落实上也是步履艰难、落点偏少。


以西安南郊的曲江新区为例,由于对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2007年,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为3000万元,从2008年开始将逐年增加,直至占新区财政预算收入的40%。同时,该区还建立了人才创业基金、文化原创基金、秦腔艺术发展基金、会展产业发展基金等,设立风险基金10亿元。


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该区允许以自己的管理才能和知识产权占有股份,最高可达35%;为入区文化人才提供档案保管、职称评定、劳动保险和专业培训;为高级人才解决住房、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困难;鼓励干部员工离岗创办国家鼓励类文化产业,并给予不超过49%的启动资金。


其他省市如河南出台了14项配套政策;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其中,深圳仅扶持动漫产业一项,每年靠政策保证的扶持资金就达一亿元……


相比之下,我省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落实与国家的政策尚存在一定差距。


一方面,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在我省还有待具体实施;另一方面,我省制定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也没有完全兑现。省委、省政府2003年出台的《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和《山西省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15个行业之一,提出要让重点的文化产业项目和企业享受“1311”项目的相关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文化单位和项目被列入“1311”项目,也没有一家单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更没有土地、税收等部门出台实施这一政策的具体办法。


因此,比照全国和其它兄弟省市,我们迫切需要相关政策的制定、落实和支持。


由自然人文资源大省迈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文化产业是跨越之桥;跨过去,几千年文化传承,丰富的文化积淀,将化为山西新的财富;实现新的突破,我们有信心有优势


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有新的突破,正面临新的突破,完全能实现突破!


省委书记张宝顺说,山西搞文化强省战略,不是盲目随波逐流、模仿照搬,而是立足于本省实际得出的科学判断,是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


这是登临高山之巅举目前望的一种眼界!


实现文化产业新突破,我们面临着特殊的机遇和优势:


如前所述,山西丰厚的文化积淀,他人难以企及,这是我们独特的资源优势;


三晋地处我国中部,被誉为“北京后花园”,承东启西,通南接北,发展文化产业便利辐射周边,这是我们绝好的区位优势;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和省里出台组合拳拉动内需,财政资金更多用于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释放出新的文化消费潜力,这是我们难得的市场优势;


我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新山西的发展战略,把服务业发展作为四大攻坚任务之首,多项举措打开了文化产业扩张的空间,这是我们强大的政策优势;


山西经济连年快速增长,财力日强,特别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调高煤焦等传统产业准入门槛,停产转产的退出企业迫切寻求新的投资渠道,这是我们充裕的资金优势……


如何让优势变现,推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山西找准了五大着力点——


着力点之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从以经营性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重点,走向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并重,全面建设市场经济环境,我省的文化体制改革正在破冰前行。


“推进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向改革要出路!”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建民对此有着更深刻的见解:


必须进一步改善宏观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方式,推动政企、政事、政资、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进一步推动国有文化企业进行公司制或股份制改造,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文化企业。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融资增加投入;通过转换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保证涌现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人才,保证创作生产出更多的文化产品、提供更多文化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要。


着力点之二: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省城太原的百姓仿佛还在品味剧场里、广场上回荡的晋腔晋韵。


“2008中国·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话剧 《立秋》、舞剧《一把酸枣》等6台大戏免费演出。市民凭有效证件领票即可观看到屡获大奖的剧目。6天35场,观众达2.61万人次。


“文化是城市之魂,人民是城市的主体。只有让文化艺术走入百姓寻常生活,将文化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才有前提和基础。”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这样解读他对“文化惠民”的看法。


“政府埋单,百姓看戏”提示我们:文化产业是新兴服务业,由于文化消费缺少刚性,特别容易受到经济结构不利变化的影响。一有风吹草动,最先从账单上消失的往往是文化消费;当服务业发展受到挤压的时候,最先被挤出去的往往是文化产业。因此,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我省必须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拨款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以扩大供给为主,兼顾需求的组合政策。


山西历史上第一个文化产业规划正在征求意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布局、重点行业、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破解难题,随即浮出水面。通过建立积极有效和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出台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人才政策等在内的有效措施,无疑会引导省内省外各类资本、技术、人才、项目向文化产业领域集聚。


着力点之三: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山西大剧院、山西省图书馆(新馆)、山西科技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和山西体育中心五大标志性工程破土动工,各地吸引眼球的文化产业项目像雨后春笋。


一批强势文化品牌的涌现,让世人对山西刮目相看,也给我们以启迪。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运作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示范效应强、发展潜力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通过项目运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我们的选择。


各地正在组织开展文化产业重点投融资项目征集活动,建立全省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必须整合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提高文化产业集聚度。积极开展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加强对文化产业开发项目的跟踪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项目。


着力点之四:培育强壮的市场主体。


近几年,我省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崭露头角。今年,我省开展评选文化产业“30强”企业和示范单位,激励文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山西如何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提升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


有关专家认为,必须在调整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和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联合、重组等,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组建多媒体文化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建立和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文化资本向市场前景好、社会效益高的领域集中,引导和支持我省各类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向文化领域转移,推动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集中优质资产,形成我省国有或国有控股为主导,民营文化企业为骨干,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新格局;积极鼓励和支持山西文化走出去和文化产业走出去,培育省外及海外市场。


着力点之五: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品牌。


品牌是出路,是生机,是影响力,是摇钱树!


山西已经有了平遥国际摄影展、华夏文明看山西、《乔家大院》等一批优秀的文化产品;还有云冈国际旅游节、五台山佛教艺术节、运城关公国际旅游节、全球华人祭后土祠等一系列强势文化活动,使山西文化影响力迅速扩张,山西人的文化自信心得到加强,为文化强省积淀勃发之势。


我们要继续着力打造华夏之根、黄河风情、晋商文化、太行风光、边塞文化、古建艺术等一批代表山西形象、体现山西特色、具有较高品位水准的文化品牌,通过品牌带动带活一批相关文化资源,发展壮大一批文化产业。


我们要鼓励文化企业开发推广创新型文化品牌,以品牌扩大影响、吸引资本、聚集人才、开拓市场、推动产业整体发展。继续办好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已经逐步形成品牌的各类文化节庆活动。


我们要做好现有文化品牌与市场的对接,充分发挥品牌效应,积极开发相关衍生文化产品,延伸文化产业链。特别是要加强山西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开发具有市场价值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业的品质,推动文化旅游业成为我省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上下积淀五千年,惟此采掘无穷期。用文化产业发展山西、繁荣山西、打造山西,让文化成为三晋的名牌、名片、标记,是时势之所迫,是人民之渴望,是我们共同之担当!(韩书贤 薛锁明 王建科 范 非)

 

来源:山西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