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说中国书法》

 爱雅阁 2012-06-16

《浅说中国书法》

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中国书法以她奇异的光彩,占有着独特的地位。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吸引许许多多的观赏者。人们象欣赏动人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和诗歌一样,联想起美好的生活,得到心灵的感应和享受。一幅字就是一幅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中国书法,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它通过简练的线条造型和丰富的含义,表达出复杂的意境情趣。欧美人把中国书法称为是一种印象派艺术,赞叹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书法的价值越来越超出汉字使用的范围而被世界所认识。1977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上,就有一篇题为《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论文的发表,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艺术。要了解和研究中国书法的源流,我们就得从汉字的简史说起。中国是文明古国当中唯一一个从古到今一以贯之,基本延续的国家。汉字是从形而成,叫做象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久的文字。

 

我国文字的起源,到底在什么时候?很难肯定回答,我们只能根据古书上的一些记载和遗留的实物来推断。根据《易经》和《说文解字·叙》所说,“……象天法地,始画八卦”,可见“八卦”是我国最古的文字记号。那是用长短不一的线条,拼成八种符号,表示着“天、地、雷、火、山、水、风、泽”的意思,(见附图一)。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附图一

 

古书中,也讲到结绳记事始于神农,大事大结,小事小结,结绳之字不可考。但古文中的一二三都加上弋,为狩猎时代获禽记数之字。

 

讲到创造文字,自古以来都说是仓颉见兽蹄鸟迹,始造象形文字。黄帝时代有两个史官,一是仓颉,二是沮诵。也有人说字是他们俩辅佐黄帝共同造的,其实这也不过是一种传说罢了。文字的形成必然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逐渐创造累积而成的。

 

汉字的萌芽,据迄今发现的考古材料,可以上溯到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刻划来看,它已经不是单纯的符号,而包含了原始文字的因素了(见附图二)。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这类原始文字,已经是有形可识,有义可辨。从这些珍贵的资料中,人们比较一致地认为汉字是从象形和指事为两大途径并行发展起来的。从公元前4000年的原始社会时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萌芽期,直到公元前1000年奴隶社会的商代后半期才臻于成熟。

 

 

近代开始,先后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和陕西西岐山周原出土了成批的商代和西周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主要是牛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先后出土了十多万片,经专家和学者整理,仅获得5000多个单字,其可识的只有2000个左右。

 

有了文字以后,古人又根据它的构造分为六类,叫做“六书”。就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六种。

1)指事,就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如“上”“下”,初看起来,可以辨识,细察起来,可以见它的意思。(2)象形的定义,就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屈曲也)”,例如:日月山水中的月字,月形常缺,圆满时少,所以画缺形,以象月的形状。(3)形声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就是从象形字上,加上一个声符,一边取一个物的形体,一边取一个字的声音。例如:“江”“河”,左旁的水是象实物形态的,右旁的“工”“可”表示声音。(4)会意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的字相比,联成一个意义。例如:“信”字,信即言而有信之意,一个人没有信,就不足以为人。(5)转注就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根据章太炎的解释,以为由方言的殊异,因而转变字音或字形而为转注。他说:“什么是转注,这一瓶水展转注向那一瓶去,水是一样,瓶是两个。把这意思来比喻,话是一样,声音是两样,所以叫转注。譬如一个“老”字,换了一个地方,声音就不同,所以再造一个“考”字。有了这一条例,字就多了。又如“谈”,语也;“返”,还也,等等。(6)假借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字,“长”字。会字的本来意义是号令,做县官的称为令。古人本没有造这个字,后来因为县官有发号施令之权,就借它称县官为令,又如“长”字的本来意思是长久长远,对于年大或位高的人称“长”。古人也没有造这个字,后来因为“长久”的“长”和“长辈”的“长”声音似同,也就借来应用,这就叫假借。

 

关于六书学说大概是起于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时代,直到公元后三世纪的东汉才完全成立。以上所说的是“六书”的简单解释。

 

因为这是我国文字构造的六种类型、六种方式,不了解“六书”,就无从知道文字的构成和来源。所以用一点篇幅说一下“六书”,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是有益的。古人研究“六书“的目的,是避免错字,当然我们今天也不能写错字。外国语的单词是字母拼成,汉字是点画构成。写外语单词拼写不对是原则性错误,当然我们写错别字也会贻笑大方。

古文字除了甲骨文,还有钟鼎文(金文)。人们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铜器铭文为最早的商代中晚期青铜器铭文。在19771979年先后两次在陕西歧山凤雏周原遗址发现了西周早期的甲骨文。所以,甲骨文不等于商代的文字,金文不等于周代的字。人们一致认为: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金文是东周的代表文字。

       从书法角度看来,甲骨文的笔法和分行布白都是非常精妙的。甲骨文的文字大都是干支卜词,也有其它文字记录。商代的宗教迷信是极盛的,奴隶主们每有要事,就用龟甲牛骨来占卜。先削平磨光,再在上面刻槽钻洞,用艾绒等点火在洞燃烧。烧出的裂纹叫做兆,根据兆来定吉凶祸福。占卜好后,叫卜官把卜辞刻上去。我国著名文字学家孙诏让、董作宾等对甲骨文很有研究。他们从漏刻的点画中发现了朱书和漆书,知道古人就是先书后刻的,从此世人看到了三千年前的笔迹。现在,研究甲骨文已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

       再说,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钟鼎文(金文),也就是大篆。这种文字大都是铸的,章法异常奇古,妙不可言。一般金文的字较大,线条粗圆笔画多。每件器皿上,只刻几个字,十几个字,最长的铭文是毛公鼎497个字。许多青铜器被用于统治阶级的各种礼仪,被称为礼器。(见附图三)

 

 

       说到这里,我们认为西周的金文同商代的甲骨文基本上还是属于同一体系,其发展并没有重大的突破。直到公元前三世纪的秦朝,字形发生了很大的演变和发展。唐朝《孙过庭书谱》序里说过:八体之兴,始于嬴政。嬴政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时,定书体为八种,就是: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小篆由秦相李斯赵高所作;大小篆在当时是简册所用的字;刻符是兵符、印信上用的文字;虫书,象虫鸟之形,幡信上所用的字。幡信就是古人题表官号於旗帜符节之属;摹印、又叫缪篆,弯曲多廻文,为避伪作,用於印玺上的文字;署书是题扁额用的字;殳书是刻在干戈武器上的字;隶属则由程邈所定,用在公文上的字。

       可见,当时字体种类是相当繁复的。我们现在归纳起来,八体中,除隶书以外的七种都可归到篆书里面去。而篆书总的说来,可分三种:一是古文,二是籀文(这两种统称是大篆),三是小篆(秦篆)。

    东周以后,列国争雄,各以政治区域为本位,各有一种方言文字。秦代统一中国,对于当时这种文化上的畸形现象,自感到施政和教化上有极大妨碍,而要加以整理和统一。秦始皇就命其丞相李斯将当时庞杂不一的文字加以整理统一,改繁就简。於是罢去六国文字中不与秦文相合者。产生了秦篆(小篆),并以秦篆为汉字正宗。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小篆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小篆特点有二:一是改籀文的繁重怪异;二是字形大小统一,不像大篆那样大小不一。小篆在字形上整齐了,简单化了。同时,小篆更加抽象化,较大减少了象形意味,将汉字从图案化进一步向符号化推进。从有了小篆时候起,中国才有了统一的文字。汉代许慎编的《说文解字》,就是一部标准的小篆辞书。他以9353个小篆为正文,实际上是继承了秦代书同文字的事业。

       另外,还要说一下石鼓文,是介乎大小篆之间的一种篆文。字体个个整齐,笔法圆润,结体古秀,是我国最古最名贵的石刻。相传是周宣王时的猎碣(方者为碑,圆者为碣),共有十只。宋代曾嵌过金,后又剔去。石鼓是我国的国宝,定为秦代之物,大抵在秦统一以前,周末时所作。石鼓文字根据现在宋拓印本有460多个字。唐朝时就有韩愈的石鼓歌著作;解放前郭沫若也有石鼓文研究的著作。石鼓是石刻之祖,学篆书最好以石鼓为基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石鼓文印本,是当时把日本弄来的照片印上去的,很有实用价值。那是天一阁所藏四本宋拓石鼓中最好的一本。另外的三本,先后由中华书局和艺苑真赏社出版过。近代海派*吴昌硕是专写石鼓出名的,自有独创的风格。还有马公愚写石鼓文也很有功夫。他们的作品都只能参考,不能取法。要学的话,还应该直接临原本。

       以上所说的都是篆书,名目繁多,好像是不容易搞清楚。其实,我们只要记住古文字的四个名称就够了。这四个名称就是:甲骨、钟鼎、石鼓和小篆。

再说今文字,今文字时期应该自公元前三世纪的汉朝开始起算。从秦至汉,我国的汉字形体和笔法又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那就是由篆至隶的演变。隶书就是现在风行的汉碑体。在书写和应用上要比原来的篆书笔画变园为方,结体变长为扁,把它改变得更简单容易,便于书写,便于应用。

 

隶书的创造,相传是从秦代末期开始的,是秦下杜人程邈所作。程邈是秦朝的监狱官,本来他对文字就很有研究,大小篆都写得很好。因为犯了罪,关在云阳监狱里。没事做,他就想到了当时官狱公牍特别多,都用篆书书写太复杂,又写不快。因此,他就动脑筋,改变书体。在原来大小篆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化繁为简易,变长园为方扁,拟定3000个日常应用的标准隶书,并想法子送给秦始皇去看。始皇看了,很赞美,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而且起用为御史。始皇把程邈所造的隶书发交官狱应用。这是历史上的一种传说,其实隶书早在秦以前就已发现,无疑是广大人民在日常应用中逐渐变造而成的,决不是程邈一人所能创造。程邈可能在这方面下过一番整理的功夫。

 

当时官狱的书记抄写员等下级人员叫做隶役,是供人差役的意思。这种字开始时专给隶役用的,所以叫隶书。又因为是佐篆书之不足,所以也叫佐书。推行后,大家都觉得写起来方便多了,因此人们都乐于应用,隶书就开始普遍风行起来。隶书到了汉代更为盛行,就完全取篆书而代之,成了当时中国通用的文字。

 

隶书还有秦隶、汉隶和八分。秦隶是一种方折的篆书。隶书和八分的区别,自古说法不一。有的说,八分是另外一个秦时道士王次仲所作。因为它采取八分篆书二分隶书,故叫八分。有的说体势象分别之形,有如八字之分,故称八分。尽管曾经引起许多概念上的纠缠,所指的实际上是同一种书体,我们只要认定目前通行的汉碑体的隶书就够了。

 

汉隶在我国书法艺术上起了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这种隶书大都是东汉时所立的石碑上的文字,每个字都有挑法,就是每个字有一笔是捺出来的,带有扁形的隶书。结构紧密,中敛旁肆,用笔古朴,体势开张,是汉隶的特长。

 

隶书到了三国,有魏隶,晋时有晋隶,唐时有唐隶。那些隶书用举侧秀,结体方匀,格调低落,艺术性不高。所以,都不足学,只要看看它的演变迹象就够了。学书应该取法乎上,直接学汉隶,以碑为模范,才是正宗,才是主流。抓住主流,支流自不足道。以现代名家沈尹默为例,人们只看到他的行楷书遒丽有法,不知他对于各种汉碑都着实下过一番苦功。他晚年尤喜张迁、乙瑛,八十高龄,还日课甚勤,个中奥秘,自非深于书者不知也。

 

书法到了后汉,之所以有突然的进步,是由于书写工具渐臻完备。毛笔的发明者,据说是秦时的蒙恬,而纸的创造者是汉时的蔡伦。我们看到后汉字体用笔的巧妙,可以知晓毛笔制造的精良,而纸的应用也以汉代为盛。由于这些工具的改良,直接有助于书法进步是毫无疑问的。从此,人们书写的方法摆脱了用刀镌刻于竹木的艰苦工作,进而用毛笔直接书写于纸帛。于是,在这隶书成熟和鼎盛时期,碑刻盛行,民间无名书家大量涌现,作品蔚为大观,美不胜收。

 

再要说一下,后汉的名书家,自古来讲书法源流派系的,也都以后汉蔡邕为开山鼻祖,说蔡邕的笔法得于神人。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也善书法,能继其家业。她曾说:“臣父造八分,其笔法得之神助。”蔡邕父女俩都是汉代的大文学家和艺术家。蔡邕不但善八分隶书,且善飞白。蔡邕的笔法传女文姬,再传钟繇、夫人、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欧阳询、张旭、李阳冰、徐浩以及颜鲁公。

 

自古以来,论书法的都主张学书法当从篆隶入手,方是探本求源之道。拿现在实用来讲篆书除刻印之外,用处不大,而隶书却用处很大,可称是古典美术字。因为,它的优点是整齐、精密、古朴、秀丽而易识。作为一个书法家来讲,如果不会写隶书,未免是美中不足。学习书法,而不学隶书,等于登山不至顶峰。如入宝山,虽不能说空手而返,至少没有满载而归。要知道,隶书是各种书体的根本,真书、草书,无不发源于此。

 

写了隶书可以解决学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例如:笔笔中锋、含蓄、浑厚、凝炼、精密、开张、横平竖直、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等等。学过隶书,不论是用笔或结体布白方面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历来评书家要赞美真书写得好,总说源自隶书。六朝碑版之所以雄强古茂,当然是因为最接近隶书的缘故。唐人中欧阳询因写过房彦谦碑而真到内史;褚遂良书法之所以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据说是导源于礼器碑。颜真卿则接近衡方、乙瑛碑。欧阳通之所以力可扛鼎,空过乃翁,也无疑是从隶书得笔,别树一帜。王羲之初学卫夫人,成就不大,后来西游,看到华山庙碑,才悟到笔法,成为千古书圣。这样看来,我们学书的人,汉隶不可不学。至于选择碑帖,最好由礼器、史晨、乙瑛三碑中,择一入手,才是正轨。其它如:石门颂、张迁、华山、曹全碑,都是汉隶中艺术极富的东西。

 

附图五:汉隶张迁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