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人的心智与哲学

 昵称503199 2012-06-19

哲人的心智与哲学

 (2012-06-12 09:37:49)
标签: 

杂谈

悲观主义者叔本华说:一定的焦虑,痛苦,烦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一条航船如果没有压舱物,它就不能保持平稳,也无法正常行驶。人生也是如此。叔本华写下这句话时,已经28岁,而我是在21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在没有看到叔本华这段文字之前,我把痛苦与焦虑,比喻为必要的“人生压舱石”。于是在一个秋天,我坐在满身翻卷的黄叶中,写下《人生不过是一场体验》一文,轰动全校。

 

叔本华对哲学最大的贡献,是用“意志”这一“自在之物”推翻了康德的“现象与物自体”理论,这在他晦涩难懂的那本书中都写尽了,这本书大二时我在枕头下垫了整整一年没有看懂,没有看懂,自然佩服,自然折磨。10多年过去了,等我下功夫对佛学弄个究竟后,再读这本书,忽然开悟了,如喝凉开水一般,一个晚上读完。

 

此外,对于早期的叔本华来说,一种更高维度的、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是可能的,但随着他的年龄增长,他也慢慢变得康德式的了。在接触了印度哲学以后,他更倾向于透过一种神秘主义经验来通达关于物自体的知识,它不再是通过一种理智直观,而是通过某种所谓的顿悟。

 

后来叔本华的弟子尼采,因为在心智与语言思辨高度上达不到叔本华的极致,疯掉了。在海德格尔与德里达还没有出现之前,尼采的疯掉很正常。据说,尼采第一次读到叔本华的书,激动得痛哭流涕,认为自己遇到了先知。

 

叔本华与尼采,都从共同的原点出发,却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他们的原点都是“欲望”。透过“欲望”,叔本华看到了痛苦,他说,使我们痛苦的,并不是外界那些物质的得失,而是我们自身永远躁动不安、奔腾不息的欲望。所以,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尼采不这样看。他也看到了欲望,但是透过欲望,他看到了生命意志的“流射”,看到了创造,看到了权力。其实,由意志到征服到权力,是一个必然的逻辑。尼采在他的自传体《我这个人》写到:我生病从来不看医生,征服疾病正是我生命意志的体现,也只有征服才能使我的生命意志更强大。

 

这两个哲人都厌恶女性,都没结婚。估计是叔本华认为对女性的欲望给自己会带来痛苦,而尼采认为女性实在不值得去征服以体现自己的生命意志,尽管他说过千万别忘记带上自己的鞭子一类的混话。这两个人不同的是,叔本华算是无疾而终,而尼采疯了,一跤摔在大街上,再也没起来。若干年后,另一个尼采的信徒希特勒,把世界弄了个哀鸿遍野,他也疯了,这一点,想来尼采没料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