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风情:卖小鸡儿

 昵称1022423 2012-06-19

乡村风情:卖小鸡儿

  “小——鸡不?卖——小鸡了!”

  正吃着饭,听到街上这嘹亮的叫卖声,人们放下饭碗就往外跑,买不买,都要出去看看。

  麦收前后,村上经常来卖小鸡的,也是一景。

  十字街口,卖小鸡的人用一尺宽的苇席在平地上围成一个大圈子,把小鸡放进去,一个个滚动的小绒球似的,叽叽喳喳,欢蹦乱跳,很惹人喜爱。

  小孩们都学着喊:“小——鸡不?卖——小鸡了!” 平时,也喊着玩儿,唱流行歌似的,常常就把大人引出来,一看没人卖,就笑着说:“你看这孩子!哄我白跑一趟。”孩子们就嘻笑着跑远,一面更大声地喊。

  人们都喜欢挑小母鸡买,到家喂大了下蛋,吃不完,或舍不得吃的鸡蛋,就卖了钱买油盐酱醋等其他日用品,像家庭银行一样。所以,区别公母,就成了买小鸡的关键,当然还要挑长得壮实,跑得欢的,好喂。

  有人自己不会挑,就委托别人挑选:“他婶子,你给我挑几个。”

  “行!”被委托的人都会爽快地答应,蹲下就选。

  万一挑不准,不落埋怨吗?不!以后小鸡长大,几个都是公的,也不责怪帮着挑选的人。

  偶尔也有责怪的人,闹着玩儿:“他婶子,可叫你坑死了,一个一个的净‘小儿’!”一面就哈哈地笑。被责怪的人也笑:“‘小儿’好哎!给你传宗接代!”

  “瞎说!”一边就举手做出要打的样子,旁边的人都哈哈笑,欢声一片。庄稼人就是这样,宽厚,纯朴,自己不坑人,也不想别人会坑自己。

  更多的时候,是卖小鸡的人给挑,为了让买的人放心,就赊给你。先记账,到秋后再来收钱,一般不会错。偶尔有一家,买了小母鸡,长大后发现是公鸡, 就按小公鸡价钱收,没人为这事争执。本来也是,前院后院地住着,谁家有事大家都知道,如果为了少交几个钱,有意骗人家卖小鸡的人,把母鸡说成公鸡,坏了人性,怎么有脸见人啊?孩子找对象也经不起打听,最后吃亏的是自己。这一点,都懂。

  都让买的人自己写账,在卖者账本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下边是:某天某月买了母鸡几只,公鸡几只。

  有时候也来卖小鸭的,与卖小鸡的一样:听街上一喊:“小——鸭不?卖——小鸭了!”人们就出来买。我们村上水坑多,村前村后,村东村西都有。许多人家买几只,整天放在坑里凫水,嘻戏,“嘎嘎嘎嘎”地叫,开音乐会一般。

  有一次,南院的二宝买了几只小母鸭,记账的时候,他问:“母字怎么写啊?”没等别人回答,站在旁边的老队长就逗他:“你会写娘字不?母就是娘,你写娘鸭就行!”人们都哈哈地笑,二宝想了想,真写了“娘鸭三只。” 卖小鸭的人一看,也忍不住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