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之門】(50) 坤卦为何“先迷后得主”?

 大道至简64382 2012-06-20

【《易》之門】50        坤卦为何先迷后得主

     
先迷后得主是坤卦的卦辞,完整的句子是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为什么坤卦先迷后得主呢?《彖》传的解释是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按照这种解释,坤卦中的君子,因为迷失方向,先是走了一条弯路或岔道,最后才纳入正轨。其实《彖》作者才是迷失了方向,走上了岔道,最后也没有回到正轨。

    
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呢?君子这个概念,先见于乾三,乾三辞为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前面我们在《君子是什么样的人?》一文中有过探讨,那就是在易经上君子这个辞的界定相当明确,指的就是循道之人,具体说就是按照人道也即六爻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行进的人。乾卦六爻的顺序,是一个因时递进的顺序,换成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我们叫人道,甲乙丙丁戊己我们叫天道,这两条在卦体上就是下上。乾卦的天道人道实际上是一条道,这是天人合一,对人来言也可以说是与时偕行,乾三以及乾卦其它各爻都是与时偕行,虽然某些爻存在着脱轨的危险,但还是坚持了这条道路,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乾卦是一个君子国,这个方向是明确的,也可以说是确定的。

    
坤卦六爻的运行路线也是初二三四五上,换成天干就是己庚辛壬癸甲,这也是因时递进、天人合一与时偕行,在卦体上也是下上,这个方向也是明确的,那么为什么乾卦某些爻只有脱轨的危险,没有迷失方向的问题,而坤卦却出了一个先迷的问题呢?原来迷就迷在坤卦是乾卦的颠倒,乾卦颠倒过来,一切也就都反了过来,表面上看,乾卦与坤卦的六爻都是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但是内容却不一样了,如果说乾卦的顺序是一个的过程,那么坤卦的顺序对乾卦而言便是一个的过程,两个过程不一样,反映在方向上也就不一样,比如说乙的运行方向是丙,变成癸以后,爻位还是这个爻位,运行方向就成了甲;再比如乾二乙向三爻丙运行的时候,其右方是上爻己,左方是初爻甲,坤二庚向三爻辛运行的时候,其右方是上爻甲,左方是初爻己,这样一来,左与右的实际内容也变化了。如果完全依靠上下前后左右的定位方法,那就理解不了坤与乾走的是一条正好相反的路线,这也就是坤卦中的君子感到困惑与迷惘的原因,假定坤卦发展到上爻也就是最后,那么就又回到甲,甲是乾元,所谓后得主就是又回到甲,以此我们知道甲就是乾坤各爻的

   
坤卦中的君子是否又回到乾卦的始发站了呢?没有,实际上坤卦到达三爻时已经是粮草断绝了,坤五也没有向上,而是等待时机变成了屯初,从君子之道的角度看这个爻算不上君子,而是篡位小人,但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个爻虽然没有回到甲,但却避免了一场封闭的或者说是恶性的循环,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天地,所以坤五的爻辞是黄裳,元吉,元吉的意思就是以此爻改元为吉,而作为的天元甲,也就从此下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