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如何当老师

 昵称3897598 2012-06-20
学习如何当老师

 

 

或许有人会说,当了十几年的老师之后还要去谈什么“学习如何当老师”这样的话题,未免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但不管别人怎样认为,看了闫学老师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之后,我确实对“如何当老师”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感触良多。

 

“让学生喜爱你的学科”

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学生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因为这不仅能证明你是一个有魅力的老师,更重要的是当大多数学生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时,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将变得事半而功倍。然而,在平日里,我们总能听到这样一些抱怨:某某某昨天作业又没完成;某某某上课时魂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某某某好像在帮我读书似的……确实有那么一部分不让人省心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给老师出些“难题”,惹我们生气。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同事,很少听他们抱怨学生如何地不爱上他的课,相反地,对他们的课,学生总是抱着欣喜与期待的心情去迎接的,恰像当年在杭州师范学校任教音乐和图画的李叔同那样:“当时学生们学习图画、音乐比任何功课都勤奋”“他几乎把全校学生的注意都牵引过去了”……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从夏丏尊先生的评价中可见一斑:“这一半缘于李叔同先生在音乐、图画方面的非同一般的雄厚实力,一半也由于李叔同先生的人格感化力巨大。”

我非常赞同夏丏尊先生的这番评价。有句话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我觉得这话还不够确切,应该改为:教师的知识应该是一条永不干涸的流动的河或者是一片深不可测的浩瀚的海,无论什么时候,怎样的学生都能从中汲取到各自所需的惊喜!如果社会进步了,学生的起点提高了,而老师仍旧抱着过时的知识“吃老本”,又怎能满足学生日新月异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怎能让他们喜欢上我们所教的学科呢?更不用说那些原本就只有半桶水的老师,连应付教材上的内容都已经捉襟见肘了,又谈何吸引学生投入到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呢?

除了在专业知识上具备雄厚的实力外,巨大的人格感化力也是让学生爱上自己所教学科的重要因素。设想一下,一个口不择言,行为失据,奇装异服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对学生夸夸其谈,指手画脚,学生能信服他的“教导”吗?我想,除了厌恶和鄙夷外,大概很难再找出更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被庸俗与龌蹉的阴霾笼罩着的学生对这种老师的看法了吧!所以,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你身上的真善美,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你,喜欢你,从而“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你教的学科,而不断地读书、学习也许是达到这种境界的最好途径。

 

“教师不写何以教学生写”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对一些语文教师所教的孩子不会写作文感到遗憾,他这样写道:“因为这样的语文教师自己从来没有试着写过一篇描写春天的雷雨或者正月的暴风雪之类的作文,学生也从来没有听到他谈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让他们用上最完善的教学方法教上七年,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的确,有很多老师出于懒得写、不会写等各种原因,多少年语文教下来,都没有一篇真正出自自己之手的下水文,要么从参考书上摘录,要么从网上下载,要么让学生自己读作文书。结果,学生的作文不是生搬硬套、东拉西扯,就是行文空洞、缺乏感情。然后就是老师怪学生太笨,那么多范文看了也写不出好作文!殊不知,作为语文教师的自己都不会写,又怎么能要求学生写得好呢?

那么,老师写下水文有什么好处呢?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写,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身边也有那么多值得写的东西。其次,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切身经历写作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使自己在批改、讲评时能够更加细致、深入,更加得心应手。还有,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作文的“美”,也能激起他们对写好作文的期待。因此,不管有多忙,我都会抽出时间去写下水文。记人的、叙事的、写景的……要求学生写什么,我必定先他们而写成,有时根据需要,同一个话题,我会写上几篇不同结构、不同风格的范文在作文讲评时供他们参考,并与他们一起分析、讨论。我发现,每次给学生看我的范文时,他们都会表现出特别的惊喜与期待,也许是因为我写的人、事、物都存在于他们身边,甚至就是他们自己,所以每每他们读到熟悉的人和事时总是十分兴奋,有时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喜悦、惊讶或流露出的同情、哀伤,我就更下定决心要把每一次的范文写好。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一篇篇吸引他们的文章竟然出自与之朝夕相处的老师,就消除了对写作文的恐惧感,进而对写好作文有了更大的信心。

老师下水文的写作技巧大概相当于数学老师的解题技巧吧,所以切不可把它当做额外的负担,而应该认真地去对待。当然,要做好这件事并不容易,它同样离不开不断的学习与阅读,只有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才能从容地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

 

“惩罚是为了检点与反思”

尽管苏霍姆林斯基说那种从小在皮带和拳头中成长的孩子的父亲“是一个上帝只赋予他生孩子本领的人”未免有点偏激,尽管他提出通过“美疗”——听音乐、读文学作品、到大自然中游览、编写童话等方式来帮助那些冷酷无情、麻木不仁的孩子的主张难免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但我仍然十分赞赏他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当中提出的“实际上,惩罚的存在就是为了使一个人能检点自己和反思自己”的观点。

曾经是多么执拗地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是对他们负责。包括罚写作业、罚做值日,甚至还有体罚!直到自己成为母亲重返讲台之后才发现之前所采用的那些自以为“高明”的、“伟大”的教育方式竟是如此低劣,我不止一次地反思过去的那些看似有效实则愚蠢的手段,最终又不得不清醒而又痛苦地承认自己在教育上的无力与无能!

惩罚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罚写作业、写检讨、批评斥责等。实施惩罚的人,也就是老师,通常会出于使学生能服从自己的意志而对其进行惩罚。但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当然也不排除在很多时候是由于急功近利而采取了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能使学生尽快被制服的手段。尽管当看到那原本麻木、冷漠、顽皮、懒散甚至桀骜的学生乖乖地按照自己的指令去完成我们让他完成的任务时,会有一种征服者的快意,但又有多少人想过,这种完全是出于无力反抗而不得不表现出来的暂时的忍耐与屈从到底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或许会因此把一个原本可以教育好的孩子推向一条与正确的人生航向渐离渐远的暗黑之路!假如,这个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呢?

闫学老师认为“惩罚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人感到羞愧,为了自己的过失感到难受,从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面对孩子的种种不尽人意的表现而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惩罚手段时,一定要慎重地选择,尽可能让惩罚变成一个检点与反思的过程,而不要把它当成是一种目的。

 

“做一个在道德上进攻的人”

小学生花钱买“官”,花钱雇人写作业;中学生因为妒忌他人学习成绩优秀而对同班同学进行群殴;大学生抄袭论文、吸毒、飙车撞人逃逸……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有时,忍不住问自己:现在的学生怎么了?现在的教育怎么了?

记得在我还是中小学生的时候,特别让人鄙视的是那种“高分低能”或成绩虽好却品行恶劣的人,这些人总是被当做反面教材在课堂内外被大家唾弃或嘲笑!然而现在,在我做了十几年的老师之后,居然悲哀地发现我们的教育竟然已经不知不觉地沦落到“唯分数是瞻”“唯分数是重”“唯分数是尊”“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的无比狭隘、功利与短视的境地了!

不难发现,班级里那些常考高分的“优等生”总是高高在上,处处受宠,即使他们违反了一些纪律与规定,也往往能凭借高分而被“网开一面”。相反地,那些在学习方面比较弱的孩子,就算他们比别人更遵守校纪校规,就算他们在劳动、尊敬师长等方面做得再出色,就算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诚惶诚恐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也很难讨得大家的“欢心”。带着有色眼镜的人们早已把他们归为“异类”,动辄加之罪,或索性将之“打入冷宫”!小学阶段就这样“以分取人”,不知置道德于何地,又怎么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呢?倒是“考试机器”“分数奴隶”“高分恶德”者越来越多了!

简直无法想象,当众多道德败坏、品质低劣的人掌握了足够丰富的知识进而掌控了社会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正是基于这样的洞见,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因此,为了生活安全起见,就应当永远做一个在道德上进攻的人,一个不妥协的人,一个不屈不挠的人。”用闫学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其实,作为教师,有一个最朴实、最基本的道理应该清楚:教育就是要让人走向光明,而不是堕入混沌;教育就是要让人向上行走,而不是朝下沦陷。当我们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赞成,并想方设法把学生教育成一个在道德上进攻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