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挑肥拣瘦话“膏粱”

 梦想飞天书馆 2012-06-20

挑肥拣瘦话“膏粱”

(2012-06-11 08:28:58)

肉向来是中国人饭桌上、餐馆里备受宠爱的食物,中国人素有“无肉不成席”之说。人们对肉食的偏爱远远超出蔬菜、五谷之上。肉食同时也是西方人的主要食品。

中医养生学历来是讲究素食的,但讲究素食,并不等于不吃荤菜,因肉类对人体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清代医家章穆曾说:“大抵肉能补肉,故丰肌体、泽皮肤,又能润肠胃、生津液。”这里指出了肉类对肉滋养脏腑,对外润泽肌肤,并有利于生殖后代。

所以动物的肉类,确实同植物类食品一样,不仅可作为食物食用,而且也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很多人初听肉类能治病,都觉得是个新鲜事儿,其实,它们的效力,很早就被老祖宗们点化出来,而且抬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有句老话,不知大家是否听过,叫“血肉有情之品”,意思是,某些活的东西身上长的部位,对人身有很大滋养之效,与人的情份很深,所以自古就有“血肉有情,非金石草木例也”以及“能栽培身肉之精血”的说法。

因此,血肉有情之品是最补人的。象鸽子、公鸡、泥鳅、黄鳝、虾子、狗肉、羊肉、动物肾以及生殖器、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具有很好的补阳效果;象牛奶、鸡蛋等具有很好的补阴血、益虚损的作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人身上的一种血肉有情之品:胎盘,胎盘的中药名称又叫“紫河车”,为父精母血相合而成,能大补元阳,常用于治疗各种虚弱病症,是补品中的上品。

根据“血肉有情之品”的理论,中医还创立了“以脏补脏”的理论。也就是说,心功能不太好可以吃猪心,肝功能虚弱可以吃猪肝、鸡肝等,肺气肿可以吃猪肺,肾功能不好可以吃猪腰子,等等。在运用上,中医往往还要联系“藏象学说”,这样效果会更好。例如肝开窍于目,眼睛不好的人也可以多吃猪肝、鸡肝等;心主神志,失眠可以多吃猪心;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可以多吃猪血;眩晕、偏头风、神经衰弱也可以多吃猪脑、狗脑;肺主气,干咳可以吃白木耳炖猪肺;肾主水,水肿也可以吃猪腰子;痔疮、肠炎可以吃猪大肠,脱肛可用川椒与猪大肠一起炖着吃;膀胱主排尿,小儿遗尿症可用猪膀胱加入车前草一起炖着吃。由此可见,肉类的药用作用的确是不可低估的。

当然,中医也不是一味的鼓励你去吃肉,吃肉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首先,中医认为这类食物属于膏粱厚味的食物,也就是油脂油腻重的的食物,尤其是动物性脂肪、蛋白质厚腻丰富的食物,如肥猪肉、牛肉、羊肉等,以及以这些为材料而加工制作的副食品。过度进食这些食物对身体是有害无益的。老百姓经常讲:“鱼生火,肉生痰”。就是鱼和肉本来都可以吃,但是一定要有节制,它只起到二定的补益作用,不能把它天天当做粮食吃。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造字,很有意思,我们先看蔬菜的“蔬”,草字头,下面是个疏通的“疏’’字,言外之意就是它有疏通气血的作用。再看荤菜的“荤”字,和“晕”字相通,言外之意就是越吃脑袋越糊涂。

《黄帝内经》上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什么叫“膏粱之变”呢?就是你老吃那膏粱厚味,如果这些东西吃得太多了,你就该长“大疔”了,意思就是长疮了。糖尿病后期不都是那个溃疡吗?实质上这就是中国最早对糖尿病的记载。回想我国饥荒年代,比如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那段时期,中国有多少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很少!那时候基本都是什么水肿病、营养不良。严格地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在中国古代是富贵病,是财主和皇上才得的病。而我们现在有很多人都得了。

所以,家庭的掌勺者,在调理家庭饮食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适量节制膏粱厚味食物,注意做到平衡饮食。要知道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础,怎样才能做到膳食平衡呢?主要是根据身体的营养需求,调整饮食结构,注意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等几类食物之间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营养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为了保证平衡膳食,应当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