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结

  黑狗兄 2012-06-20
  证名。体表出现成串或散在性的结块。肝主筋,肝失调达,血气凝结而成。《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肝之经脉不调,气血失节,往往有筋结之患,不论骸体间,累累若胡桃块状是也。”治当以调肝散结为大法。

 

经络满布人体,贯穿全身,是运行气血的通路,一次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必形成淤滞,而皮肤肌肉得不到充分营养必无光泽,甚至导致皮肤发生各种病变,如痤疮(青春痘)、雀斑、瘢痕等,在肌肉则形成肿瘤,痰核,在血管则形成浮络,静脉曲张,静脉瘤等现象,而这些代谢又有可能形成另一个病症,如失眠、头痛、鼻病等,如此因果循环则皮肤的代谢功能必定降低,从而加快了皮肤衰退老化的速度。
 
筋结气结产生的原因
 
  人体皮肤毒素囤积,容易在鼻侧、额头、眼下、发炎之细胞上囤积筋结,主要因素是熬夜、思虑、烦心及细胞死亡所造成的,因此长时间才会造成气血不通,产生筋结。
  由于现代人的“都市人”长期营养过剩,缺少户外运动等情况的存在,随着其年龄增长,身体各种毛病在不知不觉中重生,尤其是女性到了中年期,因气候及女性生理期原因引起的头痛、头重、经常性眼睛涩、眼花、全身性疲劳、而随带的皮肤问题,拨筋疗法通过独特的经络手法及依照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君竹拨筋滚动按摩棒配合使用,打散筋结、气结排走毒素及坏死细胞、即而达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活血、消瘀、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燥热止痒、润肤悦色,美颜减皱的效果。
 

西医学上有一名词叫“结节性筋膜炎”,关于它的描述为“主要症状为肿块,常为偶然发现,中肿块大约为1.5-3cm,位于皮下深处,与皮肤无粘连而与深部筋膜粘连着,其活动度取决于局部筋膜的活动程度,质硬韧和实性感,无痛或仅有轻度的压痛,境界清楚。很显然,“结节性筋膜炎”的描述完全与经筋学对某一种“筋结”的描述一致,而西医对“结节性筋膜炎”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对该病的认识停留在对病症的描述清楚,病因不明。而经筋疗法,几乎就是对各种各样 “筋结”的治疗,所以,对“筋结”的发生-变化-消除有着丰富的认识和经验。事实上,通过对“筋结”的治疗,可以使“筋结”变软,变小甚至消失,而伴随着这一过程,就是病症缓解直至痊愈的过程。

颈部

      要想快速有效地放松痉挛的软组织,找准“筋结”是事半功倍的关键。不同的组织损伤,其筋结的形态不一。如韧带损伤,在损伤处可触及豆大的筋结;如肌肉损伤,可在肌肉中触摸到块状或条索状粗细不等的筋结。中国中医科学院孙树椿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在各型颈椎病中找出不同部位、形状各异的筋结要点。如神经根型颈椎病常可在相当于C5~6水平的椎旁软组织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常可在C3~4水平的椎旁软组织发现,交感型颈性心绞痛患者可在左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触及。而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其发病多由于下颈段的颈椎失衡所造成,在前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上常可发现筋结,压之可产生疼痛并向左胸部放射。对痉挛的肌肉进行柔和的手法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常可得到明显缓解。“筋出槽、骨错缝”是颈椎病的重要病理环节,不定点旋转法治疗通过消除脊柱的错缝,消除异常集中的应力,纠正力线,从而使“骨合缝、筋归槽”,颈椎的失衡状态得以改善而达到治疗作用。

腰部

腰椎体骨质增生症

【病症概述】

    腰椎骨质增生,临床表现为腰部的腰酸、腰痛及胸紧、挛急、活动受碍,乃至累及臀腿,并有X光诊断为依据者,临床称为腰椎骨质增生症。本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医学目前缺乏特效疗法。中医多认为由于肾气的亏损引起,以壮阳补肾及壮筋腱骨投放药物治疗,虽临床获得一定程度的近期治疗效果,但远期疗仍多不满意。故探索其高效特效疗法,尚属医学面临的课题。

    【机制释义】

    人的腰部,主属太阳经筋。但整体辨证看问题:1足太阳之筋,自足部起始,循腿、臀、腰、脊、颈而上,终于头面。腰部的肌筋,只系足太阳经筋的一个局部筋肉,它的病变,无疑与经筋的整体存在密切关系。2与足太阳互为表里的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之后,上循结于脚跟,并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后经腿之内侧(走阴侧呈拮抗状态),结于阴器,然后循椎夹脊旁筋肉,上达后颈,结于枕骨,再同足太阳经筋会合。由此可知,腰之背侧,属足太阳,而腰之腹侧,属足少阴。阴与阳,形成互相协调,又互相拮抗制约的构体。3腰之外侧是足少阳经筋循行。4腰之前(腹部深筋)为足阳明经筋循行所过。因此,腰部的前伸或后屈,以及旋转及侧屈,包含着上述四条经筋之参与,皆可形成其损伤的机遇。故腰椎骨质增生出现的临床症状,不宜只以单纯的足太阳经筋操作作解释;其临床施治,不可只着眼于腰的局部。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以腰胀、腰酸、腰痛为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严重病例,腰痛连及臀腿,腰背强直或腰屈曲、转侧艰难。

    病灶体征:常见背脊、腰脊肌筋拘紧,形成索样变筋结状态:腰部侧位,臀上部的前、中、后三点,国恼部,足跟及足底等,皆可查到肌筋之筋结表现,腹股沟的中外侧(股动脉外侧),可触及索样的阴经筋结。抬腿试验阳性。

    诊断依据:主要依靠X光、CT、核磁共振的诊断作依据。在排除脊椎的其他病变如腰椎间盘脱出、椎弓滑脱、腰椎关节紊乱、强直性脊椎炎、腰椎结核、脊髓压迫等情况下确诊。

   【治疗方法】

   1.贯彻“以灶为腧”的诊治法则。
   2施以脊、腰、臀、腿足太阳经筋循行线为主的理筋手法。
   3对足少阳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循行所过的筋结病灶,同时给多维解锁的理筋手法实施,达到全面的舒筋解结为度。①对背脊筋区、腰筋区、臀筋区、膝筋区、腘筋区等等,分别用分段针刺消灶冶,施行针刺消灶解结。⑤对腰侧及腹股沟之筋结病灶,运用新型针刺消灶法加以消灶。③以多维的拔火罐方法投拔火罐治疗。⑦ 按理筋法治疗常规施加补遗治疗,并调整整体机能。

  腹部筋结

       中医用手触摸按压患者腹部,了解腹内脏腑异常变化和全身状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属于按诊范畴。其临床目的,在于了解腹部皮肤凉热、腹壁肌肉软硬度、腹部胀满、压痛、肿块等情况,以及脐间动气(脐周动脉搏动)充盛与否,为疾病的辨证分析提供依据。

理论根据和部位划分
腹部在人体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腹部一般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剑突下方为心下,上腹部相当于胃脘,脐周为大腹,下腹部为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心下、胃脘、大腹部位,又名中焦,内居脾、胃;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由于各脏腑之气都聚于腹,并通过经络沟通、气血运行充养腹部内外,因此加强了腹部肌肤和内脏的联系。各脏腑在腹内的分布与腹外相对应,加上经络内外循行联络,所以若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然反映于腹外一定部位,并因病因病机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体征。故腹诊可以判断脏腑病变和全身状况。

方法
腹诊时,让患者排空二便后仰卧于床上,两手放在身体两侧,头部垫起,大致与身体呈一平面,袒露胸腹,全身放松,体态自然。待情绪安定后,先观察患者腹外有无异常变化,然后,用触、摸、按(见切诊)三种方法,自上而下,先左后右,由轻到重按切腹部。

基本内容
腹诊主要了解凉热、软硬度、胀满、肿块、压痛等情况。①诊腹部皮肤凉热。触摸腹部皮肤凉热,可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按之不温或冷,为寒证,喜暖手按抚,为虚寒证;按之热甚而灼手,为热证,喜冷物按放,为实热证。按之灼热,为里热内伏;按之不热而脉数,是表证。热退后,腹部按之仍热,为热邪未尽。少腹冰冷,为阳气欲绝的危重病;治疗后脐下转温,是阳气来复的佳兆。②诊腹壁肌肉软硬度。轻按腹壁柔软,而重按脐腹有力,为正常状态。腹壁瘦薄,脐腹按之柔软无力,多为虚证;腹壁按之坚硬,为实证。外感病,按腹未硬者为表证,按腹硬而疼痛者为里证。③诊腹部胀满。按之有充实感,有压痛,叩击声音重浊,为胀满实证;按之不充实,无压痛,叩击闻空声者,为胀满虚证。腹部高度膨胀,状如鼓,称鼓胀。鼓胀分为水鼓和气鼓。以手分置腹部两侧,一手轻拍,另一手可触到波动感,按之如囊裹水,腹壁有凹痕,为水鼓;无波动感,按之无凹痕者,为气鼓。④诊腹部压痛。按腹疼痛,甚而拒按,为实证。若局部肿胀拒按,为内痈。按之疼痛,痛处固定不移,刺痛不止,为瘀血;按之疼痛,痛无定处,胀痛时发时止,为气滞。腹痛喜按,无明显压痛,为虚证。⑤诊腹部肿块。腹诊发现肿块,须注意其大小、形状、硬度、有无压痛、表面是否光滑等。腹部肿块疼痛为积聚。肿块固定不移,按之有形,疼痛有定处,为积病,病属血分;肿块聚散不定,按之无形,疼痛无定处,为聚证,病属气分。妇女小腹有肿块为血瘕,男子小腹有肿块多为疝病。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为宿粪;右少腹作痛,按之疼痛而有肿块,为肠痈。若形如筋结,久按转移,觉指下如蚯蚓蠕动状,腹壁凹凸不平,按之起伏聚散不定,为虫积所致。⑥诊脐间动气。又称诊冲任。是了解肾气充盛与否、诊察全身状况的重要方法。诊察时,应密布三指(食、中、无名三指),按切脐之上下左右动脉搏动情况。凡动气和缓有力,一息四至,绕脐充实,为肾气充盛。按之躁动而细数,上及中脘(脐上4寸处),为阴虚气逆。按之分散,一息一至,为肾气虚败。按之搏动明显,为内有积热。按之搏动微弱,且空虚无力而局部冷,是肾阳不足。按之搏动明显,局部灼手,症虽寒颤、肢冷、下利,是真热假寒;按腹两旁热,脐旁四周久按却无热而冷,症虽面红、口渴,是真寒假热。


重点经筋区的施治方法


1.头部眶膈筋区的施治方法眶膈筋区,系指鼻骨与眼眶内缘之间部位,及眶上沿区域。本区域以理筋手法及针刺疗法施治。施治时运用指合力,以拇指尖切按鼻泪骨间沟肌筋2~3分钟,而后向下切按,延达“迎香”,再将拇指尖移向眶上沿及内上角,切按大皱眉肌及肌筋;切按时,把拇指尖指向内上角,忌向眼球触压。接着切按眶上缘中部及尾部。最后揉按或切按眉间印堂。再将手法移至眉梢上部施以适宜的治疗(参见图示)。需要时,配合单穴皮肤点刺法针治。

    2.颞筋区的施治方法额筋区,系指头部颞上线以下、耳根前与眼眶外之间的区域。本区主要有颞前肌、颞后肌及小皱眉肌与筋膜。结构较薄而坚紧,血管神经丰富,常运用手法与针刺疗法联合施治。手法施治,重点对上述三肌及筋膜,运用拇指腹借助指合力,先行揉抹手法松解局部的肌筋;继之以切按手法,对“结灶”施以“切拨”。切拨的用力量度宜轻,以患者感到可耐受而舒适为标准。切拨的次序,一般按三线(即颞上区线:颞筋区二线及眉梢耳枕线)及三区(颞一区、颞二区及颞三区,详见图示),自前向后,逐一“消灶”。手法“消灶”每次施以3~4个灶点,达到初步松解为度。对病症广泛病例,应加颌骨“冠突”,及耳前筋灶点的施治。

    颞筋区的针刺疗法,一般运用对三肌的结灶各施治一针;必要时,对颞肌腱(即上关穴)加施一针,均以“结灶”为肠,直入直出,不予留针。(参见图示)

    3.枕筋区的施治方法枕筋区,系指枕骨外粗隆,上项线以下至风池、风府之间的筋区。

    本筋区附着颈部部份肌筋,易发生筋性劳伤。但本筋区半长毛发,头皮薄紧,“病灶”隐蔽,紧接颈项,查灶及施治均需花费时间和精力。主要的施治方法,是运用手法及针刺治疗。“病灶”常见于脑户、玉枕、脑空、风池及风府。手法乃以切按为主,适当加用掐捏、揉捏。针刺以“结灶”与腧穴相结合为主要施治部位,采用切按固灶的单针点刺方法施治。(参见图示)

    4.颈项筋区的施治方法颈项筋区,系指后颈及后颈侧,自头至肩之间的筋区。该筋区的肌肉筋膜,层次较多、走向的方向变动较大,同时有哑门及重要神经血管,施治时宜特。别谨慎。一般施用掐握手法及捏揉手法,施治后,按经筋图线或“结灶”,以两线三点针刺。用掐提穴固定法,或按压固定针刺腧穴,直入直出,不予留针。针后施以拔火罐治疗。(参见颈部图示)

    5.肩部筋区施治方法肩部筋区,系指颈至肩之间的筋区。本筋区肌筋较丰厚,属肌筋病症的好发部位。但该区的深部有肺尖及重要血管,施治时,宜注意。常用捏揉手法及臂按压手法。以掐提方法固定针刺灶穴,用自外向内的一线三点至四点灶刺治;必要时以左手掐旋的手法,转动肩前的灶穴施行针刺,用直入直出的针刺手法。针后加施拔火罐。

    6.肩臂肘筋区的施治方法肩臂肘筋区,系脂肩臂至肘腕部的筋区。本筋区的范围较广,是经筋病症的好发部位之一。常用按压、捏揉、捏搓、掐搓、弹拨等手法施治。针刺以肩顶、肩前、喙突、时窝等筋区为主要施治灶位,向“结灶”刺治,以单针直刺手法,不留针。针后投拔火罐。

    7.背部筋区的施治方法背部筋区的面积较宽,其重点筋灶,是夹脊、肩胛内上角、岗下及部分肋结节筋带。施用的手法,常先以滚动法推滚全背及腰部,继之以按压手法,对筋结显著部位,作沉压与放松的施治;对岗下肌、肋结节,以指合力的拇指指腹按压法或切按施治;对浅层的斜方肌,以适当的体位,作掐捏手法施治;对大小菱形肌筋,以按压及提捏施治,获得全面肌筋的松解,全背舒适为度。

    针对主要“结灶”,以紧压的固灶方法,施以点刺达筋膜表层,对肩胛内上角及结节的“结灶”,以紧压病灶于骨面上加以点刺;对夹脊肌筋,用推向脊椎方向压紧刺疗,疏密度适宜。本筋区的肋间隙内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严重后果。针刺后,于针刺孔皮表,加施拔火罐治疗。

    8.胸前筋区施治方法胸前筋区,以锁骨下肌筋、胸锁关节及胸肋关节、胸骨表面、肋弓及剑突为常见的经筋“结灶”好发部位;部份病例有胸肌肌筋及肋部肌筋的损伤病灶,亦可查及左五肋胸肋关节及11、12游离肋端的“结灶”;肋弓缘的“结灶”亦可查及。

    对胸筋区施治,常用揉抹手法、点切法、切拨法、掐揉法等施治,以轻手法为主,力戒粗暴。胸部针刺,以紧按将“结灶”固定于骨质表现,而后行点刺治疗;对可提掐的肌筋,以提掐方法(如胸肌肌筋),将刺治的肌筋提离胸壁后刺治,针尖不可向胸腔方向行刺。肋部一般刺治的灶位为3~s个,针刺后,以吸力较轻的拔罐器行拔罐施冶。

    9. 腰部筋区的施治方法腰部筋区,以腰椎两侧的肌筋及腰三横棘突的病变损伤,为常见部位,其上连胸脊,下入腰骶。常以推滚、臂压、掐捏、拇指腹揉抹等手法施治;病人体位,以腑卧及侧位分次行施。针刺,以紧压固定“结壮”后行刺,常用腑卧位直刺与侧卧位的侧刺方法,针刺向腰椎体方向刺人,忌向后腹腔方向行刺。为避免刺伤肾脏右腰2~3椎体横突间以上(距正中线外向5~7.2cm)及左腰节二腰推体下缘以上的部位,切忌深针。第十二肋骨以上的区域,属胸腔范畴,忌误刺入。腰部筋区针刺,一般施治三个灶位,但注意分浅、深层肌筋的“结灶”位置。针刺后投入轻吸力的火罐施治。

    10.腹部筋区的施治方法腹部筋区,按九区划分法,分上腹、中腹、下腹三个区域。施治者,需对每一筋区的解剖情况熟悉。腹部常见的“筋结”,多见于腹直肌肌筋、腹外斜肌筋、腹白线及脐下“五皱襞”。对腹部的手法施治,常用轻浮的抚揉法、轻切揉法;腹侧有时采用掐揉法;对深部“缓筋”,常以拇指腹,行切拨及切揉施治。腹部的针刺治疗,是对上述常见肌筋的“结灶”作间隔的点刺,全腹点刺5~7针,运用按压固灶或提握固灶方法。所刺深度,限于腹壁,切忌刺进腹腔。刺治后,行拔火罐治疗。

    11.臀骶筋区的施治方法臀骶筋区,指腰骶区间、骶部筋区及臀部筋区的联合筋区。本区域是经筋病症的高发区,结构复杂,肌肉丰厚,上下并联,牵涉面广泛。对本筋区的手法施治,一般使用较重的手法,如指腹弹拨法、臂部按揉法、时尖按揉法及指尖切拨法等。重点施治部位:髂脊、腰眼、骶背八、臀中及臀侧与臀后坐骨结节等的筋结病灶。

    臀筋区的针刺,主要以按压固灶及压拨固灶方法。行刺的重点,针刺对肌膜结索及其尽筋头、受损的韧带施治。针刺后行拔火罐治疗。

    12.下肢筋区的施治方法根据“四维相代”原理,下肢伤筋,具有拮抗面、立体性、广泛性的联合损伤特点。大腿前侧结灶,好发于伏兔、股内及股外侧肌筋的中部,及其下端尽筋头;大腿后侧结灶,好发干中线及左右侧线的肌筋,以中线为高发筋线,可触及明显的索状结灶物;大腿内上侧肌筋的结灶,于腹股沟上下股动脉外侧;股后侧肌筋的损伤者,步行艰难,其筋结主要来于坐骨结节。膝腹筋区的结灶,好发于膝眼及股、胫肌筋的附着点;胭筋区的结灶,呈倒“三角”形状态,上两角深伏于 胭窝上两侧,腓肠肌内外侧头),下角于胭下中部,另一筋结偏于中部外侧(跖肌肌筋)。小腿后侧的筋结呈y字形状倒口向上,依经筋标本线图形状分布,上两支筋汇合至承山伸向足跟。小腿前外侧的筋结,好发于胚前及腓骨沿浅区,后者以其中下部位的筋结最为突出。

    腿部的手法施治,以联合手法为主,对筋结各部位逐个分筋。针刺多以针对结灶使用各之所宜的刺治手法。针后投拔火罐治疗。

 

孙树椿“治未病”疗筋伤经验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三个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孙树椿教授非常重视“治未病”思想对筋伤治疗的指导作用,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临床实践之中。
  孙老师认为“治未病”绝非易事,其难在于掌握疾病发生与变化之“机”,从而先其机而行。临床上,筋伤病既可合并于骨关节创伤的同时,也可因慢性积累,积久成损,久损及骨。因此,“治未病”要强调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条件,重视条件的形成和转化,把握治疗的深度和方法,以获得最佳疗效,从而彰显中医学的临床优势。
  重视发病环节
  强调主动预防
  孙老师认为“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因此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当的可防控性。
  针对急慢性筋伤的发病率增高,孙老师对预防和锻炼的方法作了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强调平时注意加强筋骨关节的柔韧性锻炼,保持其轻劲状态。提倡有效而安全的科学锻炼方法,以减少筋伤病患的发生。并根据颈、胸背、腰、肩、肘、腕、髋、膝、踝足等部位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关节的不同运动形式、发病特点,研究出既有利于防病强身又能促进临床疗效的九部练功疗法,作为防治筋伤病变的重要措施。
  重视改善功能
  提倡早治防变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筋在人体运动系统中,直接参与骨关节的构建及运动。因此,筋伤病的病理范围并不限于软组织,当筋因病而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时,往往伴有骨性关节结构的失稳。这种失稳状态的持续存在,是造成关节退变的基础,同时又会加重肌筋膜的痉挛和劳损。所以,防止骨关节病损的发生和加重,应以舒筋、柔筋、强筋为基础。
  对脊柱的劳损性病变,临床检查常见条索状筋结,孙老师重视这种局部细微的病理改变,认为其形成是因为不协调姿势造成了局部的气滞血瘀或津凝痰聚。筋结的大小、硬度提示痰瘀阻络的轻重、久暂,且随着病变存在时间的延长,渐而影响韧带及骨关节的稳定,加重劳损。随着功能障碍时间的延长和程度的加深,最终将会造成骨关节的形变。因此,骨伤病的治疗,应将恢复筋“束骨而利机关”的生理功能作为防止骨关节形变的前提。临床诊疗中,孙老师重视运用手摸心会的技能,深入细致地观察、判断筋伤的程度和范围,用触摸、对比的方法,找到病变形成的蛛丝马迹,以此选择治疗的最佳方案,达到“既病防变”的目的。如对脊柱各部位关节错位的及时纠正,就能起到预防关节失稳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关节、韧带、椎间盘等组织的退变和骨关节畸形的产生。不同部位的损伤,都会出现筋膜的拘挛聚结,因部位或局部结构的差别,可以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寰枢关节错缝的病人,常伴有颈性眩晕,临床多可在高位颈椎横突旁找到筋结,如果将局部的痉挛或筋结进行疏通理顺治疗,错缝往往可以通过不定点旋转法得到纠正,而眩晕也可随之得以改善。再如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在神经根发出的相应椎棘突旁或颈肩交界处触到筋结,临床触压可诱发肢体症状的加重。治疗时若将筋结进行有效的松解,则患肢的疼痛、麻木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又如腰骶关节紊乱的患者,常在腰骶椎旁找到筋结,如果能很好松解,紊乱就很容易得到纠正。筋的形态异常作为结构失调的信号,不仅为骨关节疾病的形成提供了可控防变的预警信息,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孙老师强调,在骨关节未出现结构变化的早期,消除筋结是保持组织结构生理平衡、防止畸形改变的有效措施,是既病防变思想指导临床的具体体现。
  孙老师善于根据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所提示的资料,判断疾病的起因和发展的趋势,将既病防变的范围延展渗透到多种疑难病症的深重阶段。如对髓型颈椎病,孙老师提出从程度与阶段上进一步分为痹证型和痿证型,并划出了非手术与手术的界限。孙老师这一创见性理论的提出,拓宽了髓型颈椎病治疗的思路,增强了中医进军顽症痼疾的信心。“既病防变”对于专科、专病治疗方案的制定,乃至于每一项具体治疗措施的实施,都有重要指导意义。而这一理论的应用,不仅需要胆略和慈悲,更需要博学与智慧。
  强调适度锻炼
  重视病后防复
  临床上,很多患者病愈之后因锻炼不当而影响功能,甚至病变复发,这不仅影响临床疗效,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患者信心。孙老师对其中原因加以总结,认为大多是练功的度把握不好,因此非常重视练功方法的恰当运用,制定了“详查病情,合理选练;动静结合,主动为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练功应用原则。在练功的次数和强度上,要求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以健肢带患肢,先求姿势正确,再达力量要求的完善措施,无论是从筋伤的转化和日常预防的角度,均可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临床效果。科学而有效的指导,避免了练功的盲目性和过度、过激的弊病。孙老师不仅指导病人认识工作、运动、生活中的一些不良姿势、不良习惯对机体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更重视对所带学生和临床医生防病、防变思想的培养,将“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深入到临床的各个环节。
  跟师数载,我深切感受到,孙老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对理论精解活用,从事科研求真务实,授徒带教认真严谨,临床施治至意深心,指导病人细致入微。闻其言,观其行,顿悟荀子《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确非虚言。病之大小,取决于病之深浅;医之大小,在于德艺之高下。孙老师之为人、为医、为师、为长,足堪效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