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熬夜的傷害 晚睡幾乎可算是熬夜的同義詞,但要多晚才算熬夜?中醫認為,11pm以後才入睡的,皆算熬夜(1),成人最好10pm以前上床,小孩則不可超過9pm。 晚睡、熬夜晚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傷害? 有云皮膚會變粗糙,有害美容; 有云會讓男性不舉; 有云會變胖;有云小孩會長不高。 此外還可見到口乾苦、口瘡、目紅乾澀、耳鳴、痘痘狂冒、小便黃赤、便秘等等「上火」之症,白天精神不振、腰痠背痛,稍一作過頭便覺得要虛脫了,或每到傍晚近下班時就開始昏昏欲睡,而痼疾發作或加重等等更不在話下。 隨著年紀的增長,熬夜後的副作用愈加明顯。 綜言之,熬夜對人體的傷害是全面性的,一般人看到的終究以表淺的傷害為主,但試想:皮膚都會因晚睡而粗糙,那麼體內的組織、器官、五臟六腑不會也變得「粗糙」嗎? 男性都會不舉,那麼女性就不會「性趣」索然嗎? 會變胖,不就代表體內無用物資、代謝廢物的堆積嗎? 小孩會長不高,不就意味著體內的細胞生長、組織修補都受到影響嗎? 所以說,晚睡、熬夜的傷害是全面性的,年輕人或體質佳者,或可耐受短期熬夜,傷害則是潛伏、累積的; 年紀稍長者,其傷害則可以立見。 何以只是晚睡、熬夜,便會造成如此大的傷害? 所謂「修養生息」,修養才能生息。 銀行的存款調動頻頻,年終時能結餘多少利息?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有沒有人可以一邊工作,一邊休息的?有沒有社會可以一邊族群對立,一邊百業蒸蒸日上的? 有沒有國家可以一邊內戰,一邊進行基礎建設的? 這樣的道理在人體亦同,漢醫強調「天人相應」的理念: 天地間有啥現象,人體內也有類似的現象,人就是天地的縮影、天地之驕子。 日主動,主生、長;夜主靜,主收、藏。 天地萬物皆在白天繁茂興盛,在夜間休養生息。 人在白天工作,消耗體內的許多物資、能量,堆積了許多代謝廢物,組織中也有些小損傷;夜晚時則準備打烊; 睡眠時,人體則開始清除白天累積的代謝廢物,修補損傷,儲備明日所須的物資、能量。 明早一醒,又是精神充沛、朝氣充滿的一天。 生物誕生於天地間,天地間即是生命的邊界條件,生物體內的物理、生理活動自然得受限於日夜節律,與天地同步,所謂「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長期熬夜、晚睡會對身體造成的深遠影響之一是會虧空你的「精」和「血」,讓你變成「沒棟頭」,容易疲累的體質,接著小毛病一堆,久則百病叢生。 怎麼說呢?這得先瞭解何謂中醫的「精」和「血」。 營養物資是產生能量的基礎,猶如汽油之於引擎,中醫將營養人體、產生能量的所有物資簡明地二分為「血」和「精」,即廣義的「精」、「血」,下文同。 中醫的「血」不同於現代醫學的血液,廣義的「血」是供全身日常消耗所須的一群養份(包括現代醫學的氧氣、葡萄糖、胺基酸、脂肪等等等)。 食物經過胃腸的消化、吸收之後才能轉變為「血」,經血脈輸送至全身,供給一日所須。 有剩餘的「血」則被儲藏於肝系統(它不全等於現代醫學的肝臟)之中,作為戰備「儲血」,在沒飯吃或有緊急大量需求時(如猛烈運動、緊急事故、熬夜、感冒、…),即被提出來使用。 中醫的「精」不特指生殖器排出的精液,廣義的「精」泛指人體中最精華的一群物質,它用於修補組織損傷、用於生殖、未成年的生長、發育所需,它的形成比「血」更慢、用途更基本,因此更重要。 食物經過胃腸的消化、吸收之後,其中的精華部份即是「精」(包括現代醫學的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之類),在供應日常所需之外,剩餘的便被保存於更深層的腎系統(它不全等於現代醫學的腎臟)之中,作為戰備「儲精」,在沒食物吃或有緊急大量需求時(如猛K書、行房、熬夜用腦、…),被提出來使用。 一般人都有此經驗:念書或工作到有點晚時,會漸有昏昏欲睡之感,但一旦撐過這段昏沉期,頓時會覺得體力湧現、腦筋清楚,又可以繼續熬下去。 此時就是身體已切入戰備模式,即現代醫學所謂的「應激」態。 應激態的啟動會讓身體開始燃燒平常備而不用的物資,其不尋常的運作方式會較平常的運作產生更多代謝廢物,事後身體得花數倍的力氣去清理殘局,這也是熬夜後的翌日,人的精神不振、皮膚變差、形容憔悴的原因之一。 長期熬夜、晚睡會讓身體經常處於戰備態,戰備「精、血」經常被提出使用,出多入少,久了必然虧空,變成無法應激的體質,不堪熬夜、長時間工作,容易疲累、「沒棟頭」、容易感冒、小毛病一堆。 精血一旦虧空,就不是短期之內可補回來的,藥王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提到,血虧空者得三年修養生息(作息正常、不准太刺激的生活)才可補回,精虧自然更久。 經常切入戰備態的另一不良作用就是腦袋會變得容易警覺,晚上難以入睡、清晨過早起床,或一點風吹草動就驚醒的失眠體質;或是白天想睡覺,越到晚上精神越好的陰陽倒置的體質。 這在西醫也算是種自律神經失調:白天本應當交感神經較亢奮,晚上本應當副交感神經較亢奮,對於陰陽倒置的患者則恰恰相反。這類患者若不改善睡眠習慣,病症就不可能痊癒。 當然,有常有變,以上言其常,也有像貓頭鷹這類,夜作日休、不出問題的,但屬極少數,你的體質若不屬這類型的,就不要假扮貓頭鷹,搞垮自己的身體。 總之,你只須掌握一個原則:睡眠是為了消除今日的疲勞,修補組織的虧損,儲備明日所需。睡眠失常,則今日的代謝廢物、組織的損傷都無法完全消除,明日所需的物資、能量亦無法備妥,人就會一直衰憊下去。 順便提到,睡不好、失眠皆因五臟六腑機能失衡,腦部只是第一受害者,千萬不要服安眠藥,那是在麻醉腦神經、粉飾太平、自欺欺人之舉。 久服安眠藥更會讓你的精神、神經崩盤,精血徹底虧空,五臟六腑虛憊,衍生百病。只要找個好中醫,把你的五臟六腑機能調平衡,配合正確的飲食作息,自然能夠痊癒。 【附註】 1. 中醫發現,11pm~ 2. 現代醫學亦發現,肝臟(liver)在儲藏大量「民生物資」之外,亦是人體最主要的化學工廠,負責體內大部份物質的代謝、解毒(把有毒物質轉變成無毒的),唯有正確時間的睡眠才可令肝臟將其機能充份發揮於解毒,故還可將此時段視為人體的解毒時段,錯過此時段不休息,則體內餘留的有毒代謝物將持續留置、堆積,毒害人體。 3. 睡眠與褪黑激素的關係: o 褪黑激素由腦部的松果體所分泌,受光線抑制,幾乎都在夜間分泌,於11PM~ o 褪黑激素可抑制交感神經,令心率減慢、血壓下降、肌肉鬆弛,能加強免疫系統、毒殺癌細胞。 o 褪黑激素的分泌非常規律,睡眠不足或生理周期受干擾皆會大幅降低其分泌。只要熬夜一天,翌日的分泌量就會減少,約須11天才能復原。褪黑激素的規律若受破壞,會出現失眠、精神不振、白天昏沉等等症。 o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研究員發現,生理時鐘錯亂的老鼠比較早死,他們據此認為,工作需要輪班導致日夜顛倒,或者經常搭飛機跨越不同時區,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o 據研究,夜晚開燈睡覺者,免疫功能會下降,較易罹癌。有研究顯示,女性常值夜班,乳癌的發生率增加2倍。 4. 睡眠與生長激素的關係: o 熬夜的小孩長不高:閔南諺語云「嬰嬰喔喔睏,一眠大一寸。」身高與遺傳、營養、運動等因素有關之外,還決定於生長激素的刺激。嬰兒一天24小時都有分泌,但從兒童期開始,生長激素平時的分泌降低,只在熟睡後才有分泌尖峰。一般人在1~ o 熬夜會令人衰弱:對於已停止長高的成年人,熟睡後才有的生長激素分泌尖峰對促進體力恢復仍是有利的。生長激素可促進蛋白質合成、細胞修復,包括皮膚細胞。若熬夜,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細胞無法有效更新,皮膚自然沒有光彩,全身狀況也差。50歲以後,生長激素的分泌峰消失,體力直直落可能與此也有關。 o 有研究指出,夜貓族一整天的生長激素分泌量和正常睡眠者相近,卻有兩個高峰,其一是在一般人睡眠時的分泌高峰,另一在他睡覺後。分泌量雖相近,但有效度如何則仍待研究。 生長激素並非越多越好,過多,在青少年會導致巨人症,在成人會導致肢端肥大,還會過度抑制腎臟的1α-hydroxylase活性,長期會令維生素D偏低,降低腸道對鈣的吸收,成為骨質疏鬆的助因。凡事平衡才是美。 5. 皮膚是人體中細胞代謝、分裂最旺盛的部位之一。若沒睡好,皮膚裡堆積的代謝廢物未完全清除,損傷未完全修補,明日所須的物資、能量也儲備不足,皮膚得不到充足營養,膚質自然變差。現代醫學認為,熬夜會令腎上腺素分泌大增,皮脂分泌增加,阻塞毛孔,令臉上冒痘子、肌膚粗糙無華、毛孔變大。 6. 長期熬夜,致精血虧空,自然會令男士們沒本錢舉起來,就算勉強舉起也不堅強,此乃身體的自我保護措施,它要主人不要再掏空身體的重要物資。若服藥令舉,勉強行房,就像借高利貸,令已虧空的精血虧的更徹底,乃自取滅亡。 7. 研究發現,常熬夜會變胖。因為熬夜讓身體經常處於戰備態(即現代醫學的應激態),身體會提升其防衛指數,平時自會多累積一些熱量以備應激之需,故變肥。又,熬夜讓身體沒時間清除體內代謝廢物,代謝物長期堆積,也是致胖之因,但這是虛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