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张通妻陶贵墓志》 《张通妻陶贵墓志》又称《大将军昌乐公府司士行参军张通妻陶墓志》,正书,十九行,行十九字,有方界格。隋开皇十九年三月(公元599年)刻立。清末出土于陕西咸宁,相传原石久佚,原拓极少,故有重刻数本。对该墓志的著录见于《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1901年)、《集古求真》(1923年)、《八琼室金石补正》(1925年)、方药雨的《校碑随笔》(1931年)、《陕西金石志》(1934年)、《咸宁长安两县续志》(1936年)、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1981年)等,墓志全文见《古志石华续编》(毛凤枝著,民国)、《关中石刻文字新编》(1935年)等。 然而对于孰为原拓本、孰为重刻本一直存在争议。马子云、施安昌先生所著的《碑帖鉴定》上说:原石本,第一行下角未泐。又“司士”之“司”字钩笔未损。第三行“轩冕”之“轩”字“干”旁无石花。又易辨者,十四行“似莲”二字起,至十八行“秦川”二字间,裂痕一道,横出十九行之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