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对问题赚对钱

 黄清风716 2012-06-22

问对问题赚对钱 http://read./1x0000000001/149210x9852/    http://www./readbook/5591.html      作者: 庞子东 出版: 新华出版社    书籍亭阅读   市场营销

序言(1)

针对目前我国销售业的这种现状,本人撰写了此书,希望能为广大销售员提升销售能力、扩大销售业绩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本书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先转思路,后有出路。本部分从体力销售与脑力销售的区别入手,阐明体力销售时代告别历史舞台的时刻已经到来,告诫销售员必须转变思维模式,以全新的脑力销售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销售市场。

    第二部分,提对问题,办对事情。本部分以大量的案例阐释了提问式销售的重要性,告诉销售员,问对问题才能赚对钱,提问式销售才是取得更大的销售业绩的唯一方法。

    第三部分,善问善果,不问不果。本部分以善问为切入点,阐明卓越的销售员都是善问者。指明当今的销售人员,只有做一个善问的销售员,才能成为卓越的销售员;转变思维模式,采用提问式销售,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销售行业让更多人买单,才能成就自己的销售梦想。

    第四部分,心随我动,五步成交。这一部分是全书的中心内容,主要从提问式销售的六个步骤入手,阐明什么才是提问式销售,在销售过程中,如何进行提问式销售,为广大销售员彻底掌握提问式销售策略,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施技巧。

本书是专为销售员量身定做的“销售宝典”,是一本操作性、实用性非常强的销售工具书,以人的思考模式入手,提出了许多“革命性”的观点,并将其融入到具体的销售活动中,分析其间的规律模式,洞悉顾客的购买心理,指出提问式销售的真正优势,并提供了具体的提问方法和实战对策。

    书中不仅深入地分析了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而且提供了丰富的提问技巧,切实为销售员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创造性地解决了销售员在销售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帮助他们走出销售误区,真正地迈向成功。不论你是优秀的销售员,还是普通销售员,你都可以从本书中获益。

    相信,本书一定会成为销售员的“圣经”,它将彻底改变你的传统销售观念和销售方法,为销售员转变销售思维模式,掌握提问式销售策略,更好的进行销售工作,提供行为准则。

卖体力,还是卖脑力(1)

毅力在销售过程中,是一个关键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因素。为什么呢?
我想说,在事实上,这些销售员都是没有境界的销售员。他们获得的那点成功,并非都是由于他们具有坚持不懈和追求上进的精神,而更多的是应该归功于他们在失败里面学来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他们之所以强调勤奋和毅力,是因为他们都受了自己的一小点自恋心情的误导,他们只是忍不住地去把过去的艰苦岁月拿来咀嚼品味而已。

卖体力,还是卖脑力(3)

销售的过程就象是追女孩子一样。女孩子不好追,你主动与之接近,可她的心思如海底的针,她的善变如天上的云,欲迎还拒、难以捉摸;客户不好求,你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可他们对你诸多挑剔。追女孩子,讲究魅力表现、芳心打动、脸厚皮薄、鞋底磨穿、嘴皮说破、做事做绝、殷勤大度、机缘巧合;营销人对目标客户,也理应展现自我、宣扬特性、心情感化、懂事殷勤、会说会做、盯住不放、死磨硬泡又不至于使其对你生厌。

我们是一群有梦的人,我们坚定着我们的梦想,并为此激情付出。当然梦想与激情并不仅仅是口号而已。我们对这些话语的理解,绝对不能流于表面,我们必须深入。一切梦想的实现,都需要有方法,我们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蛮干。

天才们是创造性地去思考,而不是去重复。当遇到问题时,他们都会问自己他们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看待问题,如何重新思考问题,以及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问自己他们被教会如何解决问题。他们往往会得出多种不同的答案,答案也许是非传统的,也许是非常独特的。

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时,一个人会产生尽可能多的,他可以想见的选择性方法,考虑到最起码的最近似的答案。主动地探索各种方法是很重要的,即使是已经找到了最有希望的方法。

卖体力,还是卖脑力(4)

为了成功,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思考方法。我们都有很丰富的由过去经验得来的思想和概念的储备,这样我们才能生存和成功。

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儿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人,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三年后,卖怪石的青年成为村里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

    后来,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儿梨招来八方商客。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香甜无比,就在村上的人为鸭儿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曾卖过怪石的人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上好梨,只愁买不到盛梨的筐。五年后,他成为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再后来,一条铁路从这儿贯穿南北,这儿的人上车后,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龙。小村对外开放,果农也由单一的卖果开始发展果品加工及市场开发。就在一些人开始集资办厂的时候,那个人又在他的地头砌了一道三米高百米长的墙。这道墙面向铁路,背依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坐火车经过这里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会醒目地看到四个大字:可口可乐。据说这是五百里山川中惟一的一个广告,那道墙的主人仅凭这座墙,每年又有四万元的额外收入。

    90年代末,日本一著名公司的人士来华考察,当他坐火车经过这个小山村的时候,听到这个故事,马上被此人惊人的商业化头脑所震惊,当即决定下车寻找此人。

    当日本人找到这个人时,他正在自己的店门口与对门的店主吵架。原来,他店里的西装标价800元一套,对门就把同样的西装标价750元;他标750元,对门就标700元。一个月下来,他仅批发出8套,而对门的客户却越来越多,一下子发出了800套。

    日本人一看这情形,对此人失望不已。但当他弄清真相后,又惊喜万分,当即决定以百万年薪聘请他。原来,对面那家店也是他的。

    ■

    成功除了需要我们付出必要的热情和执着外,还需要方法,这些方法才是让一切顺理成章、自然达成的奥秘所在。

    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如果不跳出来想问题,我们永远只能是一个成就平平的人,我们的销售业绩也永远不会真正地有所飞跃。

    在你进行具体的劳动的时候,你需要想,这里是不是存在更有效的途径。这并非是一种投机取巧,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不然我们是不会有过人的成就的。那个“懒汉”和这个“卖怪石头”的青年,他们才是我们的榜样。

卖体力,还是卖脑力(5)


而我们都向他们学习了什么呢?我们埋头工作,认真去学习他们的苦干精神,以为只要这样就可以成功,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认识误区。

    如果我们听完他们的故事之后就满怀热情,埋头扎进自己的工作,以为从此之后自己就具有成为劳动模范的素质,那么我们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我们这样不假思索的话,我们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劳动模范。


谁才是真正的劳动模范,谁才是真正的商业社会的成功者?我们在开篇所说的故事里,大多数的村民都只是忠于自己的劳动。从表面上看,他们仿佛是热爱劳动的,而那个想出办法的人,则好像有点投机取巧。而实际上,我们如果从更深的层次上进行追问,那些,以艰苦劳动为荣的人,他们真的热爱自己的事业吗?他们怎么不去想一个可以提高劳动效率的办法呢?他们在做事之前,怎么就没有去想一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这并非是一种天才的学说,这是一种思维习惯的问题。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必须有提问的习惯,你必须考虑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如果你把对自己的提问转变为一种习惯,你就是天才。如果你在开始一件事情之前就把所有的问题想清楚的话,你的大脑会非常清晰,真正的成绩是属于那种思维清晰的人,而不是那些只知道埋头做事的人。

因循守旧,还是开拓创新(1)

思考就是不断的问与答

    我们说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区别,是脖子以上,还是脖子以下?肯定是脖子以上。就是大脑思考的不同。

    人和人的区别就是思考的方向和方法不一样。那么什么是思考?思考非常重要,一个人思考的品质决定他人生的品质。你思考什么,你才会真正的去做什么。

    所以一个人之所以人生品质不好,首先是你的思考方向和方法有问题,如果你思考方向和方法有问题,你的人生品质就会出现问题。

    什么是思考呢?思考就是不断的问与答的过程。我们人类在研究思考、研究问题的过程当中,发现思考模式比较常用的有三个。

    第一个是惯性思维模式。什么是惯性思维模式?就是根据我们的经验习惯进行思考的一种模式。惯性思维模式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多,人们有意无意都在进行惯性思维。
有个小学生拿个石块随便和他的小伙伴逗玩,没想到把一块窗户玻璃砸碎了。校长看到以后,没有及时把烂玻璃换掉。没想到在一个月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现这个窗户的八九块玻璃都被砸坏了。然后,他全部换成新的。又出现一个现象,所换的玻璃一个月、两个月一块都没有坏。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什么呢?原来曾经坏过一块,结果一月内很多块都坏了。原来一块都没有坏,结果两个月仍然都完整无缺。

    有辆车放在河边,那里稀少人烟,把这个车门的玻璃摇下来,结果车停在那里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有人把一辆车门的玻璃都锁上,仍放河边,结果这辆车一星期还停在原地。

    ■

    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事实上要砸碎车玻璃还不容易吗?其实,这里面存在着一种惯性思维模式。

因循守旧,还是开拓创新(4)

在管理当中,有很多误会就来自于高层甚至中层的自以为是,就缺乏那放不下的一问。所以在管理当中问也是很重要的。沟通是管理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可以说,优秀的管理者就是优秀的沟通者。

    如果不善于沟通和提问,不分青红皂白就去做决策,就很有可能闹出天大的笑话来。

在现实当中,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状况,这是一个永恒的定律。所以很多人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就是只相信自己看到的。看到的有很多在管理、沟通及销售当中是一种假象,或者说是一种隐蔽的假象。因此,作为销售员,一定要养成问问题的习惯,只有多问常问,你才能与顾客更好的沟通。

墨守成规,还是逆向思维(1)

有一些销售人员假如接触了20个客户,只成交了3个。他们就认为自己失败了17次,成功了3次。得出的结论是,被拒绝的时候总是比被接纳的时候多。所以,他们就会对拜访陌生客户产生恐惧感。

    那么,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墨守成规,还是逆向思维(3)

所以你要想得到比过去更好,跟过去不一样的结果,必须使用跟过去不一样的方法和观念。你说是吗?

    这里还有一句话送给你,“一个人做同样的事情却想得到不一样的结果,是不可能的,那是很愚蠢的。”

    做销售,见人要先问,见人要多问。问寒问暖,问才能把你的信息传达给对方,让对方体会到你在为他好。

    此路不通,绕道而行

    ■

    有一只山羊,每天都要沿着一条山路上山吃草。在它上山的时候,总会遇到一头大象。大象故意用庞大的身躯封住山路,慢吞吞地在前面走。山羊只好跟在它的屁股后面,这样就耽搁了很多时间,待到达山顶的时候,新鲜的草已经被别的牛羊吃光了。

    山羊和兔子是好朋友,有一天,它实在无法忍受大象的恶劣行径,就去找兔子出主意。兔子说:“被大象欺负的动物多着呢,哪止你一个呀,可是,大象是这里最强大的了,谁也拿它没办法。”

    “那怎么办呢?你看我现在经常吃不上新鲜的青草,体重都下降了。”“我有一个办法,这条路不通,你可以绕道呀。在山的北面有条路,虽然远了一点,可那条路更小,大象去不了,没有它挡路,你反而可以更快地上山。”

    兔子果然聪明,从那以后,山羊每次都比大象先到达山顶。
很多销售人员就像这只山羊一样,当一条路被堵死后,往往就一筹莫展、不知所措了。其实,如果能够另辟蹊径、绕道而行的话,同样也能到达目的地。
 
俗语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反求诸己,从而走出自我设限的狭隘天地,则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墨守成规,还是逆向思维(4)
在美国有一间鞋子制造厂。为了扩大市场,工厂老板便派一名市场经理到非洲一个孤岛上调查市场。那名市场经理一抵达,发现当地的人们都没有穿鞋子的习惯,回到旅馆,他马上拍发电报告诉老板说:“这里的居民从不穿鞋,此地无市场。”

    当老板接到电报后,思索良久,便吩咐另一名市场经理去实地调查。当这名市场经理一见到当地人们赤足,没穿任何鞋子的时候,心中兴奋万分,一回到旅馆,马上电告老板:“此岛居民无鞋穿,市场潜力巨大。快寄一百万双鞋子过来。”

    ■

    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打赤脚的非洲人,却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个人悲观失望,不战而败;另一个乐观自信,大获全胜。

    其实,当我们经常往坏的或悲观的方面去想的话我们将错失许多“成功的机会”。相反的,我们一直往好的、积极的方面去思考的话,我们就会挖掘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机会,即使是危机也可能藏着一线机会。


这就是此路不通,绕道而行的厉害之处。因此,作为销售员,必须学会这种策略,如此,才能更好的与顾客沟通,才能决定成交。
 

先推销产品,还是先推销自己(1)

生活的回报只会出现在旅程的后期,而不是旅程开始的时候。你无法预测要走多少步才能实现目标。对于销售员来说,朝着自己的目标持续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失败之后要回过头来想一想,总结一下经验,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会遭到拒绝,然后再找出对付拒绝的办法,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胸有成竹。


没有卖不动的产品,只有想不到的办法

在一个著名的商业网站上浏览的时候,我突发奇想。在论坛上发了个帖子:“假如你有100斤黄豆要卖出去。可现在市场上黄豆正滞销。请问你有什么办法把豆子卖出去?”

一时间,跟帖的网友纷纷支招儿,他们提出的办法不下20种,其想像力令人叹为观止,深受启发。仅列举如下三种:

第一种方法:如果市场上豆子滞销,那么就把豆子剥成豆瓣,卖豆瓣;如果豆瓣卖不动,就把豆瓣腌了,卖豆豉;如果豆豉还卖不动,那就加水发酵,改卖酱油。 

第二种方法:将豆子制作成豆腐,卖豆腐;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硬了,就改卖豆腐干;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稀了。就改卖豆腐花;如果实在大稀了,那就改卖豆浆;如果豆腐卖不动,就放几天,改卖臭豆腐;如果还卖不动,就让它彻底长毛发霉后,改卖腐乳。

第三种方法:让豆子发芽,改卖豆芽;如果豆芽还滞销,就让它长大点,改卖豆苗;如果豆苗还卖不动,就再让它长大点,当盆栽卖,命名为“豆蔻年华”,到城市的各大中小学校门口摆摊,并到白领公寓区开产品发布会,记得这次卖的是文化而非食品;如果还卖不动,建议拿到适当的闹市区进行一次行为艺术创作,主题就是“豆蔻年华的枯萎”,记得以旁观者身份给各个报社打电话报料,如成功,可迅速成为行为艺术家,并以此完成另一种意义上的资本回收,同时还可拿到报社的报料费;如果行为艺术没人看,报料费也拿不到,那就赶紧找块地。把豆苗移栽入土,灌溉施肥,除草培育,几个月后收成,再去市场卖豆子……


由此可知,这世上只有卖不出豆子的头脑,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其实,不光是卖豆子,卖其他产品也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被自己的惯性思维束缚,因为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太多的条条和框框,而对眼前的机会视而不见。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看你怎么去抓。推销高手能把梳子卖给和尚,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把防毒面具卖给森林中的马鹿,他们推销的都是客户并不需要的产品,看上去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大多数推销员而言,都会是一个不可能有结果的结果。

    但是,对于推销高手而言,更多接受的却正是类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超越自我的挑战,而他们所要求完成的工作就是将幻想变成理想,把理想变成现实,将所有不可能通过努力和技巧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可能!

先推销产品,还是先推销自己(2)

先卖给自己,再卖给顾客

在一次展销会上,一位顾客看中一台机器,想了解一下用什么钢材制造的,轮子朝哪个方向旋转,销售员却回答不出。客户十分不满:你来销售产品,自己都弄不明白,别人敢买吗?这说明,销售员一定要了解所销售的产品。销售员要能够把产品销售出去,就要了解顾客的需求心理,刺激顾客的需求欲望,引导顾客作出购买决定,并向顾客提供服务。

    为此,销售员只有了解自己的产品,才能详细地向顾客说明产品能带给顾客什么利益,产品能满足顾客哪些需要,由产品的质量、功能所决定自己销售的产品在满足顾客需求上能达到什么程度?只有了解自己的产品,才能圆满地回答顾客提出的疑问,从而消除顾客的异议;只有了解自己的产品,才能指导顾客如何更好地使用、保管产品,以便顾客重复购买。销售员应当做到:了解产品性能的程度使内行人感到惊讶;了解产品用途的程度使顾客感到惊讶。

销售员应掌握的产品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该商品能给顾客带来什么好处;它的生产方法;它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它与其它企业同类产品之间及不同类型产品之间的比较(优缺点、价格等);它的市场状况如何;企业的交易条件、售后服务规定、财务结算知识等等。

销售人员除了对销售的技巧的娴熟掌握以外,还应该对自己产品的知识要专业。不仅对自己的产品知识要专业,还要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要熟悉,熟悉行业的标准,熟悉市场的分布和前景,了解价格和促销等等的变化。这样,才可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成功的销售员都是他所在领域的专家,做好销售就一定要专业,具备专业的知识。

先推销产品,还是先推销自己(3)

  这就是专业。专业应该得到专业的报酬。

在美国,曾经有一家电厂的发电机坏了,请了一位电机专家来检修。专家来了以后,这里看看,那里听听,最后,在电机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圈,说:“毛病在这里。”工人们把那里打开,很快就修好了电机。最后,厂家付报酬的时候,专家要了10000美金。大家很不服气:“就用粉笔画了一个圈,就要10000美金?”专家说:“用粉笔画圈收1美金,知道在哪里画圈收9999美金。”结果大家都服了。
 
一个销售员必须百分之百地相信自己的产品。销售就是说服顾客的过程,销售员必须使顾客相信自己的产品能够给顾客带来利益。要说服顾客,必须先说服自己,即自己真心地相信所销售的产品能够给顾客带来利益。你对产品充满自信,你认为顾客购买产品是幸运,而不购买产品则是损失,这样你才能打动顾客。欧美的销售员提出:“你买它,然后再卖它”。反之,如果你对自己销售的产品都不感兴趣,都不愿买,那又如何能煽起顾客购买产品的热情呢?
做好自我推销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要向对方介绍自己,对方不一定会接受你;而要做一些事来让对方欣赏,却又苦于找不到适当的机会。这时就需要我们采取迂回的技巧进行自我推销,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你,接纳你。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年轻时他默默无闻,苦于自己的书无人问津。要知道,一位作者要让读者接受自己,必须通过他的著作。如果他向人介绍他的作品是如何之好,我想是没有几个人会信服他而购买他的书的。于是毛姆别出心裁的在报纸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某年轻百万富翁,性情温和,爱好体育、音乐,希望能与毛姆最新作品中女主角性格相同之女士为友,而后论婚嫁……

    几天以后,毛姆的著作大为畅销,竟使毛姆跻身于著名作家之列。 

 一则小小的广告能带来如此神奇的效果,这不能不说毛姆自我推销技巧的高明。他巧妙地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让人们对他的作品发生兴趣,从而也将自己推销给了读者。

    推销技巧的精华就在别出心裁、藏而不露。波兰音乐家萧邦的成名,也是通过这种迂回的推销方式达到目的的。

先推销产品,还是先推销自己(4)

做好自我推销是极为重要的。那么,要让别人相信你,一般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1.真诚地分享你美好的产品、机会与事业

    不要用欺诈的形式,你可能在某一时间欺骗某个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欺骗总有被揭穿的一天,只有真诚的分享,才可以打开人们的心。

    所以,先成为你自己产品的使用者、爱用者,是很重要的。你需要享受到产品的好处,才能发自内心地喜欢它、欣赏它,并迫不及待地想把它推荐给其他人。当你这样做时,你是在分享一份美丽的机会,而不只是在赚别人的钱。这样,你的心态就会全然不同,你的自信与热情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并洋溢出炫人的感染力。

    2.散发你的自信与热情

    这是随着你对产品的使用、经验的累积、技巧的熟练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有的朋友在给别人介绍产品时总是底气不足,别人一开始质疑就准备打退堂鼓了。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们缺乏由心而发的、对产品及事业的美好感受。一个相信自己的产品及事业是最好的、最有益于人的销售员,被消费者拒绝或质疑时,他只是可惜别人在错过一个绝好的机会。

    ■

    
日本保险业泰斗原一平在27岁时进入日本明治保险公司开始推销生涯。当时,他穷得连中餐都吃不起,并露宿公园。

    有一天,他向一位老和尚推销保险,等他详细地说明之后,老和尚平静地说:“听完你的介绍之后,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

    老和尚注视原一平良久,接着又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 

原一平哑口无言,冷汗直流。

    老和尚又说:“年轻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要改造自己首先必须认识自己,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老和尚又说:“你在替别人考虑保险之前,必须先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是的!赤裸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

    从此,原一平开始努力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大彻大悟,终于成为一代推销大师。
 

先推销产品,还是先推销自己(5)

“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这是我们一生中要努力追寻的目标。哪一种事情适合自己干?如何让周围的朋友喜欢自己?可以说是你事业成功的关键。若进入销售行列,在销售过程中首先便是推销你自己——你的形象、你的修养、你的气质、你的人格。

    那么,也就是说,除了成为产品的使用者、爱用者,你还需要累积经验与练习技巧。

    诀窍1:不要等到开始接触客户时,才练习技巧。

    在面见之前,你就要开始练习各种技巧,如设计问句、回答质疑、快速地自我介绍等。

    诀窍2:一次只练习一个技巧。

    有些人看书或听课,学到一些技巧,假设是十个技巧吧,他们就开始想:我要用这个、那个,还有这个。但是真的需要使用这些技巧时,他们一个也用不上。所以,每次反复练习一个技巧,掌握之后,再进入下一个技巧的练习。

     诀窍3:穿着仪表是你的亮点

    凭心而论,人都有爱美之心。所以,不要随随便便穿着那种大腿砍破了十几个洞的“时髦”牛仔裤去做销售。如果你想让别人相信你,你就需要有让人相信的外表——大方得体的衣着、灿烂友好的笑容是你最好的名片。

    因此,销售员要做好销售工作,并最后成交,在销售之初,必须做好自我推销工作。

 先找财源,还是先找人源(1)

 靠人脉才能实现腾飞

百年老店的内联升从建立到发展,同样是得益于好人缘。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意思就是,只有戴上马聚源的帽子,穿上瑞蚨祥所卖布料缝制成的衣服,脚上再蹬上内联升制作的鞋子,同时腰包里装上“四大恒”(当时四家著名钱庄的银票),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气派。由此可见,内联升的鞋子不仅远近闻名,而且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内联升至今有将近150年的历史,它的起步与发展,尤其是建立顾客档案的做法,现在仍可供我们借鉴。

    清朝道光年间,河北武清县一位名叫赵廷的年轻人从农村来到北京,进入一家鞋铺当学徒。他是个有心人,既聪明又能干,很快就学得了一身做鞋的好手艺。这时,他幸运地遇到了“财神爷”——丁大将军。

    一天,赵廷将丁大将军订做的鞋子送到丁府,丁大将军非常满意,便将赵廷叫到跟前,问道:“这鞋子是你做的吗?”

    赵廷点点头。

    “我这儿有一个尺码,你按照这个尺码给我做一双朝靴。一定要做好,定有重赏。”丁大将军说。

    离开丁府后,赵廷选用最好的布料,下足工夫,几天以后,终于将一双精心制作的朝靴送入丁府。丁大将军一试穿,满口叫好,不由得上下打量起赵廷来,发现这个小伙计虽然穿着朴素,但全身上下干净利落,眼睛里也透着一股精明劲。丁大将军对他很有好感,便笑着对赵廷说:“你有这样的好手艺,还愁赚不到钱吗?干吗还当小伙计?”

    赵廷红着脸说:“实不相瞒,我早就想自己开店了,可惜没有本钱。”接着,赵廷将自己开店的一系列想法全盘托出。丁大将军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借钱给赵廷开店。

    清朝咸丰三年(1853)冬天,内联升鞋店在东交民巷开张了。赵廷认真分析了北京当时制鞋业的现状,认为制作朝靴的专业鞋店很少,于是决定主营朝靴。

    有一次,一位有权势的人派仆役来内联升买鞋,由于这个人的脚型特别,所以一时没有合适的鞋,仆人很是不高兴。赵廷赶快按照他带来的鞋样,赶制了一双,并亲自送到府里,事后这位有权势的人非常满意。

    因此,赵廷想:我为什么不把这些人所需的鞋的型号和特点记下来呢?一来可以赚更多的钱;二来也可以使他们不用现量脚样,就能在内联升买到合适的鞋。而且这样一来,那些没时间量脚样的“贵人”买鞋时,不就更加会想到内联升了吗?

于是,他又找到丁大将军,通过各种关系,专门收集了许多王公贵族、京都和外地官员所穿朝靴的尺寸、样式以及他们的特殊喜好,积久汇集成册,取名《履中备载》。像袁世凯等当年达官贵人们的朝靴的尺寸,《履中备载》中都有详细的记录。所以,以后这些人再需要朝靴,只要派人说一声,要几双、什么材料的,内联升就可以根据《履中备载》中的资料很快制作出来,使他们十分满意。
《履中备载》也为官场上那些善于钻营的人提供了方便。各地进京的举子为巴结在京为官的“恩师”,或为谋取外放的肥缺,想尽办法讨显贵的欢心。他们听说内联升的老板秘藏着一本《履中备载》,于是纷纷前来打听显贵的足下之需,不惜花重金为上司、恩师定制几双朝靴送去。接受礼品的人见对方连自己穿多大尺码的鞋都知道,自然感到意外,就对他们予以提拔。

    一双小小的朝靴于是成为催化剂,成为某些人飞黄腾达的必备品。因此,内联升生产的朝靴身价倍增,一双可以卖白银数十两。所以,很快内联升就名声大噪,不仅在京的官员喜欢购买内联升的朝靴,外省的一些官员也成了这里的顾客,财源自然也随着滚滚而来了。

中国有句古话:“小才不知有缘,不懂用缘;中才知有缘,但不善用缘;只有大才,知缘而且善用缘。”这句话正是人缘就是财源的生动写照。
 
学历、金钱、背景、机会……也许这一切你现在还没有,但是你可以打造一把叩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人脉。这是一个人脉的年代,谁都不可能成为鲁滨逊那样的孤胆英雄,而应该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英雄,而成就这一切的就是人脉。有了一个好的人脉网络,就可以让你的提问有了更大的依据。

如果我们想想就会很好理解现在社会流行的一句话:“成功不是看你做什么,而在于你认识了谁”,可能有些片面,但也有着深刻的道理。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因此,不管你从事哪个行业,只要你拥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再加上你的能力,你想取得很好的业绩并不是难事。难怪美国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说:“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来获取与人相处的本领。”

因此,
作为一个销售员,不仅要懂得积累人脉,更要明白:人脉+能力=财脉,这个道理会让你受益无穷。光有人脉没有能力肯定是不行的。没有能力的人,别人很难接受你,没有能力的人也很难说服别人,更别说影响别人,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成功者影响别人,而失败者是被别人影响。

先找财源,还是先找人源(2)

有一位保险推销员,他经常去拜访一位老太太,与老太太聊天,陪老太太散步,帮老太太做一些家务事。经过一段时间,老太太就离不开他了,常常请他喝茶。

    然而不幸的是,有一天老太太突然死了。

    这位推销员怀着一颗悲痛的心去参加老太太的丧礼。当他抵达会场时,发现另一家保险公司竟也送来两只花圈,他很纳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个月后,那位老太太的女儿到这位推销员服务的公司拜访他,说:“我就是另一家保险公司经理的夫人,我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好几张您的名片,上面还写有一些十分关怀的话。我母亲很小心地保存着,而且,我以前也曾听母亲谈起过您,仿佛与您聊天是她生活的快事,因此今天特地前来向您致谢,感谢您曾如此鼓励我的母亲,带给我母亲晚年的快乐。”

    夫人深深鞠躬,眼角还噙着泪水,说:“为了答谢您的好意,我瞒着丈夫向您购买贵公司的保险……”然后拿出20万现金,请这位推销员签约。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举动,这位推销员大为惊讶,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

    真诚的态度可以感动人,同样也可以使你收获你想要的东西。所以说,人脉就是财脉。有了一个好人脉,可以让你更简单的向顾客提问,更有效的进行提问式销售。

先找财源,还是先找人源(3)

人脉的培养要有长远眼光
 
在顾客关系管理理论中,有很多关于创造顾客忠诚的阐述。其实,经营人脉资源如同经营顾客一样,实现人脉忠诚才是人脉经营与管理的最终目的。为什么很多人人缘不错,认识的人也很多,但是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门前冷落车马稀”?这说明人脉经营的功夫不到,仍然停留在酒肉朋友、泛泛而交的较低的层次上。
每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的不同时间,都可能出现最需要别人帮助、关心、支持、鼓励乃至同情的时候,他如果是你的人脉对象,在他最需要的时候,你应该就在身边。或者是义不容辞的冲锋陷阵,或者是风急火燎地忙前忙后,哪怕是你默默地同他在一起,什么都不做,哪怕是你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同情的眼神,哪怕是你与他一起大笑,一起痛苦,一起着急,一起担忧,他都会感到真正友谊的存在,他都会深藏对你深深的感动。

先找财源,还是先找人源(4)

建立一个广大的人脉网络,是一个销售员必须时刻牢记的问题。

做销售离不开人脉

人脉的伟大之处,它可以帮你卖出更多的商品。

先找财源,还是先找人源(5)

埃尔默边谈边展开那些纸张,并对那些给他写信的人的情况做了补充。

    “我做的另一件事情是,”埃尔默继续说,“我每天在四季餐厅订一张桌子,邀请8个人与我共进午餐。”“我不向他们推销什么,”他强调说,“我只是把人们聚集在一起。”“我邀请商界人士、体育界人士、文艺界人士、政治家……各种各样的人。”

    “我只是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埃尔默微笑着说,“我只是建立关系,然后许多人就会从我这里购买人寿保险!你知道,推销东西给朋友是不需要技巧的,你想请朋友出去,或者请朋友帮忙,只要开口就行了,因此,你不需要更多的推销技巧,你只需要更多的朋友,尽可能多地认识朋友。71%向你买东西的人,之所以买是因为他们喜欢你、信任你、尊重你。我从来没有忘记我之所以在我的推销生涯中获得成功,是因为众多信任我的客户朋友。我由衷地感激他们,因此除了给他们提供周到的服务,我还经常给他们赠送小礼品表达我的心意。每一位客户每年都会收到我的感谢信、生日卡或者圣诞卡,你简直想像不到一张小小的而且费用低廉的生日卡能产生多大的作用。有一次,一个客户的孩子对我说'当我年幼的时候,我父亲就给我买了保险,从那时候起您就每年给我寄贺卡,我一直把您当成我们家成员之一,在我知道什么是保险之前,您就使我想成为您的客户’,年轻人,这就是建立关系的魅力所在啊。”

所以,销售离不开人脉,销售更有必要建立一个广阔的有脉网络。好人脉可以帮你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的进行提问式销售,更好的卖你的产品。

人脉,就是你的摇钱树!


提对问题 办对事情
通过提问,理清自己的思路。这对于销售人员至关重要。“您能描述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吗?”“您能谈一下您的希望、您的要求吗?”这些问题都是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让自己清楚客户想要什么,你能给予什么。

先提问,后突破(1)

玛丽莎是法国贵族的公主,她应邀参加国际大使级晚宴,因为她个性内向,所以她母亲非常担心她。宴会结束后她很快乐地回家,她母亲就问她:

    “今天玩得怎样?”“很好呀!”

    “晚会中有什么人让你印象最深刻?”

    “有!有位美国外交官,口才很流利,告诉我他环游世界的奇特经验,他真是个杰出的外交官。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位英国绅士,他叫汤姆斯,他请教我法国人如何喝咖啡,并且很体贴地听我慢慢述说,我觉得我好像变成全场最杰出的外交官!”

    懂得发问使这位英国绅士得到公主的欢心!


    通过提问,理清自己的思路。这对于销售人员至关重要。“您能描述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吗?”“您能谈一下您的希望、您的要求吗?”这些问题都是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让自己清楚客户想要什么,你能给予什么。

    好的提问导向成功

    ■

    狐狸偷了鸡,狗想治它的罪,但狐狸死不认账。怎么办呢?

    狗问道:“你说不是你吃的,为什么你嘴上有血?”

    狐狸道:“那是因为我昨天不小心撞在墙壁上,把嘴碰破了。”

    “那你身上的鸡毛是怎么回事?”

    “是鸡送给我做装饰的。”

    “那鸡到哪里去了呢?”

    “当然是到我肚子里……”狐狸知道说漏了嘴,连忙住口。

    狗道:“没话说了吧?我要用利牙撕开你的胃,让你心服口服。”

    狗通过问问题,使狐狸乱了方寸,结果狐狸自露马脚。

    ■

    所以,好的提问一定可以使你的销售行业更成功。
 


美国一家电器公司的推销员阿里森去拜访他的一个老客户,想再销售一批公司刚生产出来的新型电机。没想到刚迈进大门,总工程师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问:“阿里森,你还指望我们再买你的电器吗?”

    原来该公司上次从阿里森手里买的电机发热过高。

    
“好吧,斯宾斯先生,我的意见和你一致。假如那电机真的过热,别说再买,就是买了的也该退货!”

    “那好!”对方得到这样的回答,心里暗暗高兴。

    “当然。”对方随口回答。

    “按标准,电机的温度可以比室温高度,对不对?”

    “对,但你的产品却比这高得多,简直叫人没有办法接触!”

    “请问你们车间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大约是度。”

    “很好!车间室温度,加上应有的度,一共是度左右,如果你把手放进60度的热水里,能否被烫伤呢?”

对方只好点头。

“那么,以后就不要用手去摸电机了,放心,它现在的温度是正常的。”
在上面的情景中,推销员阿里森通过与电器公司总工程师一系列巧妙的对答,不仅弄清了情况和原因,而且还坚持了标准和原则。进而对方的态度有所转变,不但没有退货,还订购了一批新货。

    阿里森采用的是“苏格拉底”提问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是柏拉图的老师,以善辩著称。他在和竞争对手的争辩中,从众所周知的常识性小问题开始提问,让对方不断承认他说得对;有时候不用提问的方式,而用陈述。这样经过一连串的提问和陈述,就会使对方的回答前后出现矛盾,这时再加以反驳,揭穿对方的荒谬之处,或者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法,道理就会越辩越明,从双方的论辩中,则显示出辩证的真理认识过程。

作为销售员,不但要掌握提问式的销售理论,更为关键的是,必须时刻训练自己多提好问题,只有好问题才能让你的销售最终成交。

说得多,不如问得巧(1)

谈话中要学会倾听

    当你同别人谈话时,如果对方将脸扭向一边,一副漫不经心、爱理不理的样子,那么你的谈兴会骤然大减。“看这个样子,他似乎不愿同我谈话,算了,别浪费时间!”有时即便对方也不时地附和说一二句“是吗”“原来如此”一类的话,但他那举止不定的眼神也在提醒你:“别谈了,他根本没听进去。”于是,一场谈话只能半途而废。

    相反,如果你的听众是一个聚精会神、侧耳聆听的人,你的心情就会大不一样。“噢!瞧他那副认真听的样子,似乎对我说的事很有兴趣哩,我还可以多说些。”如果对方边听边点头,并且不断附之以“嗯”、“嗯”之声,那么你的谈兴一定会受到十分大的刺激,你会产生对自己更大的信心,话题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思路也会变得清晰。

    显然,善于倾听无形中起到了褒奖对方的作用,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

    你若能耐心地听说者倾诉,这就等于告诉对方“你说的东西很有价值”、“你是一个值得我结交的人”。无形中,说者的自尊得到了满足。于是,说者对听者就会产生一个感情上的飞跃,“他能理解我”,“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倾诉的机会”。彼此心灵间的交流使双方的感情距离缩短了。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听者呢?首先,要认真听。仔细认真地倾听对方的谈话,是尊重对方的前提。热情友好地对待对方和及时肯定对方的谈话,是尊重对方的重要内容。

有位顾客买了一件西服,因为掉颜色回去要求退货,和售货员争执了起来。商店经理闻声赶来,三言两语就使气得发疯的顾客恢复了平静。
经理的方法是:静静地听顾客说话;等顾客说完,让售货员说话;经理承认不知道西服掉颜色,并征求顾客意见:“现在怎么处理,本店完全听从您的意见。”顾客说:“有什么法子可以防止掉颜色呢?”经理说:“能否请您试穿一个星期再作决定?您那时候还不满意,请您退货。”结果,顾客穿了一个星期,西服果然不掉颜色了。

做一个好听者不仅要认真听对方的话,还要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听人说话要注意礼貌。要专心致志地听,眼光要和讲话者交流,适当以表情姿态呼应对方的讲话。眼光切勿飘忽不定,不要做其他事情和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不要轻易打断对方谈话或接过话头。

一个善于倾听的销售员,一定是个卓越的销售员。

走出提问的常见误区
 一个卓越的销售员,一定能走出提问的误区。对于那些不善提问的销售员而言,走出提问的误区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说得多,不如问得巧(2)

保持沉默,给客户时间思考

    在电话中,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沉默。例如,你问到:“陈总,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果这件事持续下去的话,对你的工作会造成什么影响?”你在等待陈总回答,但陈总并没有象你想的那样马上讲话,出现了沉默。人们都害怕沉默,一旦有沉默发生的时候,总有一方想打破这种沉默,这时你又讲话了,因为你担心这会否影响与客户的关系。诚然,长时间的沉默,确实会让人感到有些尴尬。但在你向客户提问一个问题后,你确实需要保持一小段时间的沉默,原因很简单,因为并不是每一个问题,你的客户都愿意回答或者知道如何回答,他也需要时间来思考如何回答你的问题。

    有时候,沉默在谈判中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有一次,在我的培训课程中,当我讲到保持沉默这个技巧时,一个电话销售人员给我讲了这么一个他与客户沟通的情况。有一次,在电话线上一个客户问他:“你还可以给我多大的折扣?”这个电话销售人员讲:“这已经是最低的了,我帮你下订单,好不好?”接下来就是一段难堪的沉默,双方都不再讲话,这个电话销售人员讲当时他都快受不了了,这时,客户开口了:“好吧”。这时,客户其实正处于复杂激烈的心理说服,你给他时间思考,相信他会作出正确决策。

说得多,不如问得巧(3)

6.面对客户提问时

    当客户向你提出问题的时候,这对销售人员来讲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是帮助自己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的时候,试想一下:如果销售人员非常出色地在电话中与客户交流客户感兴趣的话题,十分专业地回答了客户提出来的问题,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客户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对他产生的影响的时候,客户会多么地信任你。但遗憾的是,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越来越快,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团队销售的逐步出现,随着客户的专业水准的越来越高,销售人员经常会碰到无法回答客户提出来的问题的时候。这时候,你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坦诚以待,或者利用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技巧:反问。问题是反问有时候并不能起作用,有些客户一定要你讲出个一、二、三来,当你回答不出来时,你的可信度确实在降低。但作为销售人员,你的职责之一就是尽可能减小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坦诚就可以帮助你做到这一点。例如客户问到:“你们如何来帮助我们提升国际竞争力?”你不知如何回答,你可以讲:“张总,谢谢您提了这么个高难度而且又极有专业水准的话题,我回头安排我们的一个顾问与您谈谈,想必对您有帮助,您看这样可以吗?”

说得多,不如问得巧(5)

4.“照话学话”法

    ■

    有一位男顾客,进店看了一件标价3000元的上衣,销售员小陈走过去。

    “这件衣服,怎么这么贵?”顾客问。

    “这里的衣服就是这样贵的啊!”小陈没有思索就说。

    “就买这件!”顾客说。

    “好的。”

    小陈说:“当时模仿完后,我感觉说错了,脸一下子红了。可听见顾客说就买这件。尴尬没有了,心里想这方法还真有用!”

    ……

    ■

    推销就是沟通,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目标一致,达成交易。以上这样方法叫做模仿,这种方法运用在推销以及人际交往中,非常成功,威力无比。

    人际沟通有三个要素:话题、语调和身体语言。那么如何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提高沟通的效果呢?要领就是模仿,通过投其所好,制造和谐气氛,达到沟通模式尽可能与沟通对象保持一致。说白些就是对方习惯用什么方式,你就用什么方式配合。案例中的小陈就是以话题和语调模仿,实现了成交。

    “照话学话”法就是首先肯定顾客的见解,然后在顾客见解的基础上,再用提问的方式说出自己要说的话。如经过一番劝解,顾客不由说:“嗯,目前我们的确需要这种产品。”这时,销售员应不失时机地接过话头说:“对呀,如果您感到使用我们这种产品能节省贵公司的时间和金钱,那么还要待多久才能成交呢?”这样,水到渠成。毫不矫柔,顾客也会自然地买下。

说得多,不如问得巧(6)

一般地说,提问要比讲述好。但要提有份量的问题并非容易。简而言之,提问要掌握两个要点:

(1)提出探索式的问题。以便发现顾客的购买意图以及怎样让他们从购买的产品中得到他们需要的利益,从而就能针对顾客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恰当的服务,使买卖成交。

(2)提出引导式的问题。让顾客对你打算为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信任。还是那句话,由你告诉他们,他们会怀疑;让他们自己说出来,就是真理。

对待抵制先揭示,再化解(1)

抵制心理的类型

    通常顾客对购买商品都存在抵制心理。抵制心理是顾客产生的忧虑造成的。销售人员必须预先考虑顾客潜在的抵制心理,并懂得如何做出反应。

    在销售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出现顾客的抵制心理。例如,在被接近时,顾客可能不愿意同销售员谈话。当销售员介绍商品时,顾客也可能产生抵制心理。

    有些常见的抵制态度的出现是因为顾客并不想在当时买东西或对价格、商品、商店及其服务质量或销售员感到不满意。

    顾客有时抵制立即做出决定。他们可能说,“我还没有下决定呢”,“我要和我妻子商量一下”或“我想我得等一会儿”。所有这些显示顾客对于自己对商品的需求或商品的优点并不确信。而延迟购买的真实原因可能是商品的价格或商品本身。同样有时顾客只是不喜欢做决定。对那些犹豫不决的顾客,安慰有时比施加压力更有用。

    价格可能是顾客持抵制心理的主要因素。考虑到价格因素,有些顾客可能认为商品价格过高,与其他零售店的价格不一致或比它的价格还高。其他常见的对价格持的抵制态度有“我买不起”,“我将找一件更便宜的时装”或“我会等到清仓大甩卖时再来买”。

    有关商品的抵制态度包括“这个纱门质量太差了”,“这件衣服尺寸不对”,“我认为这台复印机看起来不好”,或“我不喜欢这套衣服的料子”。

    顾客有时可能不喜欢商店本身。例如,顾客有可能到一家商店去买东西,即使他们通常不到那儿去。当他们去商店时,他们可能对购买商品感到不安。这些顾客对商品的质量及商店的退货规定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

    对于个别的销售员,顾客有时也会有抵制心理。销售员的个性、行为或着装都可能同顾客所料想的不同。顾客可能会想,“我并不喜欢同这种人打交道”。该销售员可能不能消除顾客对他所持有的抵制态度,因此对双方而言,最好是把顾客领到另一个销售员面前。从而商店更有可能卖出商品,同时第二个销售员可能以后也会予以回报。

    工作有效率的销售员知道顾客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抵制心理。他们知道所卖的商品价格比竞争对手的贵,知道某一商品明细目录的可选范围有限,他们还知道商店不接受某些信用卡。既然不能消除顾客所有的抵制心理,工作有效率的销售员在为销售而做商品介绍时就能预见并处理一些顾客的抵制心理。例如,销售员可以说,“这把电钻有点贵,但我会向您演示您能用它做很多不同的事。”

对待抵制先揭示,再化解(2)

揭示顾客的抵制心理
有些销售人员错误地将顾客对商品不太好的评价当做顾客有抵制心理。下面是一个例子:

顾客:这把电钻贵吗?

    销售员:这把电钻真的不怎么贵,您是关心它是否值那么多钱吗?

    顾客:不,我只是想知道价格。

    顾客所表达的抵制态度常常只是不购买商品的借口。顾客很少会说,“我没有任何理由——我就是不想买。”通常顾客会找个理由,而且它看上去像真的有抵制心理。有些顾客对任何商品都很赞同或不做任何评论,接下来他们决定不买商品。因而销售员必须揭示顾客隐藏的理由。通过留意顾客对他们售卖商品的介绍,销售人员可以看出顾客隐藏的抵制心理。当顾客对商品的某一特性或价格不感兴趣时,销售人员应停止介绍,并开始新一轮的接近,或者他应当使他的某一观点更清楚。

    有时顾客对待商品的方式表明了他们抵制心理的根源。例如,他们可能会仔细打量一件衬衫,随后将它放在一边。这意味着“它看上去做的并不是很适合我”或“它的式样不好(或颜色不好)”。

有一种运用相似性的办法也经常被用来增强人们的好感以提高人们的依从机率:声称自己有类似的兴趣和背景。

    比如说,汽车销售员在受训时就被告知,当检查顾客拿来的旧车时,应该注意寻找顾客的背景和兴趣的蛛丝马迹。如果在汽车的行李箱中有露营装备,这个推销员过一会儿就会提到自己一有机会就喜欢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去;如果在后座上有高尔夫球,销售员可能就会顺口说他希望雨最好还是不要落下来,这样下午他才可以打成早已计划好的那场十八洞的球;如果他知道顾客是从外乡来的,他也会惊讶地说他也是在那里出生的。

虽然这些相似之处看上去可能很不起眼,它们却的的确确在起作用。比如说,研究者们在检查保险公司的销售记录以后发现,顾客们更可能从与他们有相同的年龄、宗教信仰、政治观点或抽烟习惯的推销员那里购买保险。

    正是因为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相似之处也可以非常有效地让人们说“是”,而且制造出一层肤浅的相似又易如反掌,因此现在很多的推销员训练计划都教他们的学员要“像镜子一样”反射出顾客的身体姿态、心情表达方式,因为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所有这些方面的相似性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对待抵制先揭示,再化解(3)

 例如,顾客可能会说,“我很高兴到你们店里来看商品,但我不想在这儿买任何东西。”对此,得体的反应是,“请问您不喜欢我们商店的什么东西呢?”顾客对此问题的回答可能揭示了顾客的误解或一个观点,而对这一误解,销售员很容易就可以消除掉。例如,顾客可能会说,“我不喜欢你们的退货规定。我喜欢退货后得到现款,而不是赊账。”知道了这位顾客不买商品的真实原因后,销售员可以回答,“我们已经改变了退货规定,现在的规定是退货后付现款。”

销售人员应试图通过站在顾客一边来缓解顾客的抵制心理。这一点可以通过先同意顾客的抵制心理,然后再予以反驳。通常顾客总认为销售员不赞同他们的抵制心理。与此相反,销售员应当意识到顾客的抵制态度是真诚的,而他们应当尊重顾客的观点。销售员可以说,“我了解你的感受。如今什么东西的价格都很贵。”同意顾客的观点之后,销售员应当开始向顾客提供一些他所不了解的信息。在表达不同看法时,技巧是很必要的。

    例如,对于“我不喜欢这些打褶的新裤子。”这样的抵制态度,一个男士服装销售员可以回应说,“先生。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些裤子时,我也有同样的感受。但穿上去很舒服,而且很时髦。一年前这些裤子开始面市时,我买了两条,而现在是我最喜欢穿的裤子。”销售员先赞同顾客,不认为他的反应是不正常的,但接着他就转变顾客的抵制态度通过这样表达不同看法,使顾客认识到商品的优点。

对待抵制先揭示,再化解(4)

准顾客:你们的售后服务怎么样?

    销售员:您放心,我们的售后服务绝对一流。我们公司多次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企业,我们的售后服务体系通过了ISO9000的认证,我们公司的服务宗旨是顾客至上。

    准顾客:是吗?我的意思是说假如它出现质量问题等情况怎么办......

    销售员:我知道了,您是担心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您尽管放心,我们的服务承诺是一天之内无条件退货,一周之内无条件换货,一月之内无偿保修。

    准顾客:是吗?

    销售员:那当然,我们可是中国名牌,你放心吧。

    准顾客:那好吧。我知道了,我考虑考虑再说吧。谢谢你。再见。

    销售员:唔……

    ■

    表面上看,这个销售人员对顾客提出问题的解释应该说翔实全面无懈可击,而且几乎是脱口而出,抢先回答了顾客的问题,他流畅的话术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这样的对话结束后,销售人员甚至会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觉得自己在异议化解话术的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同时,也可能为自己能够在顾客面前展示敏锐的智慧而欣慰不已。 

 
但为什么顾客最终仍然没有兴趣继续话题呢?主要原因是销售代表将对话的焦点放在自己,而不是在顾客身上。一方面,在没有弄清楚顾客问题的真相时(甚至有时候顾客的异议是假的),就给出了自以为是的答案,顾客没有感觉到应有的尊重,认为销售人员回答不够严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回答者认真的确认,确认问题的过程可以体现回答者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人们在提问时确实会出现省略掉一些背景描述,隐藏提问真实动机的情况,这样本身就容易造成回答者的对异议理解上偏差。为了避免给提问者留下轻率地给出答案的印象,最好的做法就是通过正确的提问了解提问者的真实动机,然后再给予回复。
 
事实证明,表达对顾客异议的正确理解甚至比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更重要!至少,针对顾客异议的提问表达了对顾客的关心与尊重。有这样一个案例说明了以上观点。

    ■

    准顾客:你们的售后服务怎么样?

    销售员:王先生,我很理解您对售后服务的关心,毕竟这可不是一次小的决策,那么,您所指的售后服务是哪些方面呢?

    准顾客:是这样,我以前买过类似的产品,但用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漏油,后来拿到厂家去修,修好后过了一个月又漏油,再去修了以后,对方说要收5000元修理费,我跟他们理论,他们还是不愿意承担这部分的费用,我没办法,只好认倒霉。不知道你们在这方面怎么做的?

    销售员:王先生,您真的很坦诚,除了关心这些还有其他方面吗?

    准顾客:没有了,主要就是这个。

    销售员:那好,王先生,我很理解您对这方面的关心,确实也有顾客关心过同样的问题。我们公司的产品采用的是意大利AA级标准的加强型油路设计,这种设计具有极好的密封性,即使在正负温差50度,或者润滑系统失灵20小时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油路损坏的情况,所以漏油的概率极低。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万一,如果真的出现了漏油的情况,您也不用担心,这是我们的售后服务承诺:从您购买之日起1年之内免费保修,同时提供24小时之内的主动上门的服务。您觉得怎么样?

    准顾客:那好,我放心了。

    ■

    显然,同样的问题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回答,顾客对后一种回答非常满意。这两个案例的区别不在于答案的不同,而在于后一个销售人员采用了提问的方式,这种方式给予了顾客尊重的感觉,同时也协助顾客找到了问题的真实动机,轻松化解了顾客的问题。

    纵观以上案例,我们已经了解到提问的诸多价值,提问可以帮助销售人员:解除顾客的抗拒,引导顾客的思路,轻松控制会谈局面;建立差异化的销售行为,击败竞争对手,获得领先优势;展示对顾客所在行业领域专业思考以及顾客异议的深度理解,赢得顾客的尊重与信任。
所以,销售人员必须学会提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